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不是雲南?吃法相似不算巧合,網友:心服口服

隨著過橋米線火遍大江南北,這道雲南的著名小吃也是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其獨特的吃法,和以湯底作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做法,讓不少人都是眼前一亮。不過位於江南的蘇州這種吃法並不罕見,知名的蘇州過橋面就和過橋米線的吃法近乎相同,而且在各個地方的講究也有類似的地方。

過橋米線在雲南的發源地,直到今天依然很有爭議。不過有爭議的就兩個地方,一個是雲南的蒙自一個是雲南的建水。除去蒙自的秀才妻子過橋送飯的傳說以外,在建水還有個可信度極高的傳聞。那就是一位在外地做官的雲南本地人,在回到雲南之後,對於那個地方的美食念念不忘,於是就在當地的米線店重現了那道美食。流傳開以後大家都對這種吃法讚不絕口,漸漸的就發展成了一道當地的特色美食。

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不是雲南?吃法相似不算巧合,網友:心服口服

從這個傳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點,那就是過橋米線這種吃法是由在外地當官回鄉的建水本地人帶回雲南的,那麼真正的發源地應該就不是雲南了。根據傳聞小編也是發現了幾個很關鍵的原因。

首先是湯頭,我們隨便問一個製作過橋米線的大廚,一碗過橋米線最為重要的是什麼?他一定會不假思索的給出答案——那就是湯。一碗米線的所有靈魂都存在於湯中,但是想要弄好一碗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碗好燙要滿足清,濃,爽,鮮這幾個條件,且熬製手法非常講究。

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不是雲南?吃法相似不算巧合,網友:心服口服

恰好遠在江南的蘇州對於高湯就是非常講究的,幾乎每家蘇州的麵館都會有自家獨門的高湯,同樣是對於湯的講究,過橋米線對於湯底的熬製更像是一蹴而就的,而不會像蘇州的過橋面那樣有一個源遠流長的發展過程。

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不是雲南?吃法相似不算巧合,網友:心服口服

再來就是形式,無論是蘇州的過橋面還是過橋米線,都喜歡使用澆頭。我們去過橋米線店吃米線,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澆頭大多數都是生的,需要在湯裡燙熟了再吃。而在過橋米線位於雲南的爭議發源地蒙自,我們可以發現,當地的澆頭都是以熟食為主的。這就和蘇州過橋面的習慣不謀而合了。

至於為什麼好好的過橋面到了雲南之後就變成了過橋米線呢?當然和每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和特產有關了。當地的紅河州盛產米線應該就是這個轉變的催化劑了。

過橋米線的發源地不是雲南?吃法相似不算巧合,網友:心服口服

當然無論發源地在哪,過橋米線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特點和特色。火遍全國自然也是有其獨特的地方的。不僅如此,在其基礎上演化的罐罐米線因為其多樣且穩定的口味,也漸漸的成為深受大家喜愛的米線。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內容了,大家認為過橋米線這種吃法是由江南的過橋面發源演變而成的嗎?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積極留言並參與評論,我們會在接下來為大家提供更多相關的優質內容,創作不易希望大家能夠點贊收藏並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