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樓市鬆綁政策遭“叫停”,降首付被撤回


多地樓市鬆綁政策遭“叫停”,降首付被撤回

最近樓市新政層出不窮,當然,被緊急叫停的政策也不少。多地救市文件已撤回,購房仍按原政策執行。

  2020年初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全國人民禁足在家。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這隻突如其來的“黑天鵝”影響下,春節假期延長,多數行業被迫停產。近乎停滯的返鄉置業、開工時間待定的新項目,全面叫停了售樓處的銷售活動;建築、交房、公積金辦理等上下游環節也紛紛被延後,房地產市場陷入短期“休克”。這場疫情對中國樓市影響幾何?衝擊有多大?各大房企能現金流能支撐多久?諸多疑惑縈繞在從業者腦海,揮之不去。面對種種困境,坊間都在談論樓市鬆綁。

2月下旬,河南省駐馬店市發佈一系列政策提振樓市。其中政策規定,首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由三成降至兩成,且將公積金貸款額度由45萬元(人民幣,下同)提高至50萬元。不過,政策出臺一週後,當地就被河南省政府約談,要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而在駐馬店撤回“救市17條”的前一天,廣州也緊急下架了“取消公寓限購”。

  3月3日,廣州市政府掛出了《關於印發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

  其中,第三十一條內容“解禁”了廣州執行了3年的商服公寓限購——對比之前政策,個人可以自由買公寓,開發商也可以大批量的把商服項目改建成公寓。廣州公寓類項目可謂全面放開,迎來重大利好。

  但在3月3日當晚,市政府的網站就撤下了該《通知》。相關人員表示,關於商服物業的政策,可能要重新調整。

  3月5日,該《通知》調整後,在市政府官網重新掛出。

  與3日首次掛出時相比,原文當中所提及的“商辦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等內容被剔除。

  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地方出手“穩樓市”,政策力度也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允許土地出讓價款延期繳納等,以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為主的措施,逐步擴大到提供購房補貼、契稅補貼以及降低公積金首付比例等。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僅2月份,就有超過60個城市發佈了各類不同的房地產相關政策,政策發佈頻度創歷史新高。

  而鬆動政策是否會給樓市帶來提振?某研究機構分析師這樣說道:“ 除個別三四線城市外,其實,目前各地樓市政策仍然以“穩”為主。對房地產市場交易來說,影響量價最關鍵的政策依然是房貸政策,特別是首套房的首付、二套房的認定標準等,而到目前為止,全國商業貸款購房首付政策並沒有發生變化。”

  而近日央行發佈的《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又重申了這個觀點,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如此再三表態,也表明了中央對樓市的決心。

就目前情況來看,房地產金融政策並沒有因為疫情發生明顯調整和改變,而近期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式的好轉,樓市將會處於長期平穩發展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