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一:大閘蟹的主要品種

(1)長江1號

中華絨螯蟹“長江1號”由中國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歷經10年,成功培育而出。獲得農業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GS-01-003-2011)。這是2011年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9個新品種之一,是江蘇省培育出的第一個河蟹新品種,也是中國審定通過的第一個淡水蟹類新品種,對中國淡水蝦蟹類科研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長江一號

(2)長江2號

中華絨螯蟹“長江2號”是由中國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以2003年從荷蘭引回的萊茵河水系中華絨螯蟹為基礎群體,採用群體選育技術,以生長速度、個體規格為選育指標,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2014年3月獲農業部頒發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GS-01-004-2013)。該品種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未經選育的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相比,養成生長速度提高19.4%,平均個體規格增加18.5%;成蟹養殖群體規格整齊,雌雄體重變異係數均小於10%,遺傳性狀穩定,具有純正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典型特徵。

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長江2號

(3)光合1號

中華絨螯蟹“光合1號”是遼寧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從2000年開始以遼河入海口野生中華絨螯蟹3000只為基礎群體(雌雄比為2:1),以體重、規格為主要選育指標,以外觀形態為輔助選育指標,經連續6代群體選育而成。獲得農業部頒發的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GS-01-004-2011)。該品種適應人工養殖條件,在稻田人工養殖環境下成活率大幅高於野生苗種。

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光合1號

(4)江海21號

中華絨螯蟹新品種“江海21號”於2016年3月獲農業部頒發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GS-02-003-2015)。該品種是由上海海洋大學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等單位,以2004年和2005年從長江干流南京江段採捕的野生中華絨螯蟹、從國家級江蘇高淳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和國家級安徽永言河蟹原種場收集的中華絨螯蟹為保種群體,按照配套系聚合育種的技術路線,在奇數年和偶數年分別構建基礎群體,以生長速度、步足長和額齒尖為選育指標,採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出的A選育系(步足長)為母本、B選育系(額齒尖)為父本,雜交獲得的F1代,即為中華絨螯蟹“江海21號”。

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江海21號

(5)諾亞1號

2017年4月,中華絨螯蟹新品種“諾亞1號”獲農業部頒發水產新品種證書(品種登記號:GS-01-005-2016)。該品種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與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選育而得。該品種親本來源於長江干流江蘇儀徵段中華絨螯蟹野生群體。

大閘蟹的主要品種賞析

PS (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點關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