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萬事興

國人歷來把親情的和睦看得特別重。

《禮記》雲:“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意思是說,父子親近,兄弟同心,夫妻恩愛,財富就會自然聚集而來。簡而言之,就是“家和萬事興”。

由此可見,親情濃厚、家庭和睦,是為人之根、興家之本。

但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人們背井離鄉,去異地求學、謀生,把故鄉變成了他鄉,把親人、家拋在了身後,也把親情稀釋得越發淡薄。

就像一則公益廣告中演繹的那樣。

除夕夜,老母親把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電話也響了一次又一次,全是兒女們“工作忙,不回來了”的說辭。

後來,她索性不倒騰那些杯杯盞盞了,坐在嗡嗡作響的電視機前發呆,背影落寞孤獨,好像整個宇宙蒼穹只剩她一個人。

撇開廣告不談,現實生活中,父母的殷殷期盼,常常讓我們愧為人子。

但一轉眼,寫不完的報告、做不盡的PPT、沒完沒了的會議,就把每一分鐘填充得滿滿當當。

家,給我們能量,親情,能給我們滋養。

只願花常開、月長圓,我們不用伸出渴求的觸角,在異鄉的酒桌上,借推杯換盞來大醉一場,躲過思念之殤。

家和萬事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