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5歲女教授:16歲參軍,創下無數“歷史第一”,成全國影視學專業第一位博導!

歲末年初,已是85歲高齡的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

黃會林依然很忙。由她一手創建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剛剛舉辦了第十屆年會,來自多個國家的學者圍繞著中國與世界、當代語境下的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同樣是在這幾天,由她創辦的"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登陸國外電視臺,世界各地的人們將有機會隨著不同國家青年的鏡頭,看遍中國的山川河流、走進中國的大街小巷、瞭解中國的文化故事。"讓世界瞭解中華文化,是我一輩子的任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黃會林的態度一如既往的堅定有力。

北京85歲女教授:16歲參軍,創下無數“歷史第一”,成全國影視學專業第一位博導!

從教60餘年,開創北師大多個"第一",創辦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黃會林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對電影、戲劇、文學很感興趣。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打響,16歲的黃會林中斷學業,奔赴戰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黃會林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繼續學業,於1958年畢業後留校任教。作為講授中國現代文學、中華文化的大學老師,研究、推廣中華文化,自然而然地成為她一生奮鬥的事業。從教期間,她復建了北師大藝術系、申請了全國高校第一個電影學博士點、構建了北師大藝術學科體系……

與此同時,黃會林還是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學科的創建者。1995年,北師大開設中國高校第一個影視學博士點,黃會林也因此成為全國影視學專業的第一位博士生導師。在創建影視學科的過程中,黃會林認為脫離了實踐的學術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於是萌生了創辦大學生電影節的想法。如今26年過去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已經成為中國青年導演嶄露頭角的舞臺,國外影片展映、國際學術論壇等也讓其成為國際交流的平臺。

北京85歲女教授:16歲參軍,創下無數“歷史第一”,成全國影視學專業第一位博導!

提出"第三極文化"概念,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縱觀世界文化格局,黃會林認為,中國文化應該並且能夠和歐洲文化、美國文化並列,成為影響世界文化的一極。在2009年舉辦的"北京文藝論壇"上,黃會林提出"第三極文化"的概念。她認為,中國文化應"立起來,走出去"。2010年,在黃會林的積極倡導、奔走、呼籲下,承載"第三極文化"學術研究、藝術創作、文化傳播、資源整合的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在北京師範大學揭牌成立,黃會林任院長。這是中國高校第一家以"中國文化"命名的國際傳播研究院。

2013年,黃會林與弟子們共同捐資創立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用以資助研究院各項工作,並持續為許多大型國際活動輸血。2014年,她創辦"會林文化獎",旨在獎勵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外學者,每年評選中外各一位獲獎者,每位頒發獎金30萬元,為世界樹立一個關於中國文化的標杆。

時至今日,黃會林仍舊頻繁出訪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瑞典等國,從事高端文化對話,同時她還協調各方資源,開設國際學術論壇,邀請國際知名學者前來為中國文化出謀劃策。

北京85歲女教授:16歲參軍,創下無數“歷史第一”,成全國影視學專業第一位博導!

發起"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活動,讓世界青年看到並瞭解中國

"儘管已進入全球化時代,但新聞、書本、影視、音樂讓外國青年產生的中國想象,與真實的中國還遠不匹配。"黃會林說,"那我們就改變一下,請國外青年,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以自己的思維來觀察中國,再用鏡頭呈現出來。"

2011年5月,黃會林發起的第一屆"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活動啟動。

"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是由北京師範大學會林文化基金、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主辦的文化體驗與影像創作實踐項目。旨在通過外國青年電影人的獨特視角,在中方誌願者一對一配合下,每人拍攝完成10分鐘中國文化紀錄短片,意在凸顯外國青年的獨立創作與獨特體驗——外國青年講中國故事,從而提升中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加強中外青年之間的跨文化溝通、交流與合作。

9年間,來自60個國家的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610名外國青年,在中國一共拍攝了609部"看中國"紀錄短片。這些影片在國外平臺上被大量觀看、轉發、評論,被邀請到不少國家展映,並在國際影展上獲得100餘項獎項。2019年影像計劃的主題是"時刻·時節·時光",聚焦的是時間裡的中國。"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希望外國學生通過時間的線索來看中國的變化,"黃會林說。

北京85歲女教授:16歲參軍,創下無數“歷史第一”,成全國影視學專業第一位博導!

從教60餘年,從教學到育人,從科研到創作,黃會林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華文化。只要在公開場合,她必著中式服裝,在她看來,中國人的穿著打扮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執著如斯,嚴謹如斯,令人欽佩。如今,"85後"的黃會林,每天仍舊忙於各種會議、項目。在她看來,要走的路還很遠,該做的事還很多。

關注"北京師範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北師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人民日報、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