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胡紅梅事件,你有什麼看法?是單一現象嗎?

Strivefor


胡紅梅事件,是單一現象嗎?肯定不是。這個事件折射出來的,是當前所謂名人效應帶來的副作用,以及教育者如何身正為範的問題。



一、胡紅梅事件的始末

最近幾天,胡紅梅事件在網上大熱。因為當事主人公具備了吸引眼球的所有要素:形象姣好,氣質如蘭,名聲在外,人生贏家。最重要的,她是一個實幹型,有實力的名家。很多接觸過她的人,都對她有較高的評價。

胡紅梅的經歷很吸睛,很耀眼,這幾天網上介紹的很多,這裡就不再贅言了。需要補充的是,胡紅梅抄襲造假的事實已經被石錘,個人也受到了相應處罰。

3月6日,龍崗區教育局發佈通報,責令胡紅梅停止所有侵權行為;撤銷其如意小學副校長職務,調離教學崗位;撤銷“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撤銷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在本學年年度師德師風考核中將其定為“不合格”等次。此外,胡紅梅已獲得的其他相關榮譽,將配合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相關規定處理。


二、胡紅梅事件不是單一現象

筆者不是廣東人,也沒有聽過胡老師的讀書公益講座,對這個名字倒是略有印象。當初聽到胡紅梅因為抄襲他人作品而聲明掃地時,第一感覺是不相信。

畢竟,胡紅梅諸多身份中的任何一個,對大多數普普通通的教師來說,很可能都是一輩子也無法企及的。能夠辛辛苦苦攀爬到那麼高的位置,為什麼去做我們普通人也知道不該做的事情:抄襲他人作品。

抄襲量大,抄了青年作家陳喆作品,抄了臺灣作家作品,抄了山東王老師的作品……作為普通人也知道,起碼你得洗稿啊!可胡老師不知道怎麼想的,也許是膽子太正,覺得沒人能把自己怎樣?也許是恍如夢中,不想睜開眼睛?總之,埋頭苦抄,甚至把人家的書序都抄下來,這操作,實在連我這樣的無名之輩,都覺得有問題,難道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胡校長看不出?

事實證明,胡校長真的看不出,她被兩個字懵逼了雙眼:名,利。

類似胡紅梅事件也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之前的翟天臨學術造假,長江學者學術造假,以及教師隊伍中寫論文,做課題中出現的問題,雖然有大有小,根本上都離不開名利的驅使。



三、一個人需要保持清醒,尤其是自己發光的時候

跌落神壇之前的胡紅梅,並不是一個完全靠抄襲就能達到人生巔峰的人。她的努力勤勉,她的執著堅持應該不是假的。

看見有人寫文章回顧自己跟胡紅梅交往的感受。想必這些人也是發表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沒有幫胡紅梅洗地當搶手的意思,因為地已經完全被汙染,再怎麼也洗不白了。事發之前,胡紅梅人際交往中的感染力,對事業的執著都是真實可感的。

胡紅梅之所以一夜之間光環盡失,是因為她之前太過閃耀,各種光環加身,讓她自己也被模糊了雙眼,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忘記了世間有一樣東西不能忽視,那就是:敬畏!

敬畏法律,敬畏他人,敬畏做人的底線,倘如此,胡紅梅的鬧劇也就不會出現,更多的孩子,更多的成年人在胡老師的引導下,成為一個讀書,愛書,享受書的人。

【結語】

做人,要有敬畏之心。知可為,知不可為。


西喬教育觀


首先要看這個老師書是不是真教的好,像我有個啟蒙老師,小學一年級兩年級教的非常好,當時在全縣都名列前茅的,但是他要評上小學高級就比登天還難,要想憑上,有許多硬性條件,就得動腦筋想辦法,過五關斬六將,要就是抄襲,要不就是放棄,情何以堪。如果就是為了榮譽,而且是那種被榮譽把自己是誰都忘記了,還樂在其中,沾沾自喜,最後身敗名裂就不應該了,出來混,總要還的。還有這個胡老師說句實在話還是很有氣質的年輕時候肯定漂亮,你懂的!


巴山夜雨5873


你說的胡紅梅事件,應該是深圳美女校長鬍紅梅抄襲的事吧。

胡紅梅雖然只是一名小學教師,只是深圳一所小學的副校長,但在業界還是頗有名氣的。當然不是她人長得漂亮——她確實顏值很高,看著舒服乾淨,看到她後,立馬就會想到蘇軾的那句詩:腹有詩書氣自華!

但她出名不是因為顏值高,而是因為她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著作頗豐,產生不小的影響。因為她一直以來倡導讀書且身體力行,而重視輸出(寫作),看起來頗有建樹,成為2016年度“閱讀改變中國”年度提燈人。她的影響甚至擴大到了國外,成為馬來西亞閱讀種子教師公益行動總導師。

胡紅梅“抄襲門”的發端,是山東一位小學教師的作品多次被其抄襲,吃相太難看,忍無可忍之下,對其進行了曝光。網友們自然會適當挖一挖,看看是否是偶爾為之。結果還沒用力深挖,就大吃一驚。

胡紅梅不僅抄襲山東這位同行的作品,還抄襲臺灣作家的整本書,還抄襲加拿大作家作品。這些抄襲的作品,變成了她的科研成果,變成了她博取名利的籌碼,於是,她成了“點燈人”,成了閱讀推廣大使,成了閱讀總導師!

在事實面前,胡紅梅無法抵賴,只好發聲道歉。

而對於她的道歉網友並不買賬。不光是胡紅梅的道歉極不真誠——在她看來,她不是抄襲,而是引用(據說連序都抄上去了),更是對這類違背師德行為的深惡痛絕,對學術腐敗的深惡痛絕。

胡紅梅事件,讓群眾對學術成果的真實性產生懷疑,嚴重損害學術權威。

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學術腐敗後,人們不再相信專家,不再相信權威。

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論文造假,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學院裴鋼院士等涉嫌學術論文造假。娛樂圈中的翟天臨也因論文造假被取消學位。由此可見,胡紅梅事件不是單一現象。

希望教育部門和知識產權保護部門重視這些事件,更要理性反思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要對症下藥,儘快糾正這類不良之風,營造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





昕雨橙子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掙錢之心,永無止境。

胡紅梅老師,身為為深圳特區龍崗如意小學的副校長,一年收入40萬+,足以秒殺全國98%的教師同行的工資待遇,為什麼在教育一線上,動了歪心思,藉著公益之名,用抄襲手段,行肥私之事?

這是在看了胡紅梅副校長的履歷和光環之後,又看了她的360度無死角靚照之後,油然而生的喟嘆。

這是她事出之後,受到的處罰,不算輕:

1、責令其立即停止所有侵權行為。
2、撤銷其如意小學副校長職務,調離教學崗位。3、撤銷“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撤銷其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4、責成所在學校在本學年度師德師風考核中將其定為“不合格”等次。5、對胡紅梅已獲得其他相關榮譽稱號,我局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和單位按相關規定處理。

從上述處罰中,我們可以看出,胡紅梅佳作生涯,到此為止,以後只能靠著工資生活了,但也有可能她前期撈的錢已經足夠多,也不在乎這點了。


在胡紅梅副校長被免職之後,我們討論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與其說 這是詛咒後的結局,不如說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必然。只是,我們也清楚,胡紅梅此類事情,之所以出現,是因為教育土壤的汙染,是因為逐利的行為出軌,是因為我們的監管機制,不夠健全,也是因為犯罪成本,可能太低了。

送別胡老師後,我們還會迎來另外一個繼承人們嗎?這也許,才是我們更擔心的問題。

最後,只想對胡老師說,不要寫遺書,活著不好嗎?


教育練真堂


多麼好的職位呀!(副校長)

多麼漂亮的一位老師呀!

真的可惜了!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3月6日,深圳市龍山區教育局給予胡紅梅如下處分:

【2】撤銷其如意小學副校長職務,調離教學崗位。

【3】撤銷“龍崗區胡紅梅名師工作室”,撤銷其龍崗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

【4】責成所在學校在本學年度師德師風考核中將其定為“不合格”等次。


作為一名副校長,作為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作為2018年全人教育獎獲得者……作為深圳市“十大全民閱讀推廣人”……竟然靠竊取他人勞動成果來提高自己的“身價”。

老穆就想問,這樣的名師,所取得的短暫榮譽,有何意義呢?

胡紅梅的做法,完全是被名利衝昏了頭腦,如今看來,實屬不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如今,自媒體流行,因而人們對版權意識非常強烈!

如果你抄襲他人成果,甚至連標題都不願意改,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難道真的被名利衝昏了頭腦?


老穆認為,這絕不是單一現象,還有不少人有著抄襲的陋習!

老穆希望通過這件事,能夠引起那些愛抄襲人的注意,儘早收手!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胡紅梅抄襲事件,並不是單一的現象,在高校裡更嚴重。

3月初,深圳市龍崗區一美女副校長鬍紅梅,因為抄襲山東省淄博市小學老師王愛玲老師的文章而被舉報。

最近,此事在網上引起了熱議,主要因為包括幾個名詞: 副校長、老師抄襲,師德、學術不端等!

胡紅梅作為一名教師,違背師德,抄襲他的作品來給別人講解,(1)深深地傷害了他所教的學生、(2)傷害了王愛玲老師、(3)損害了老師在社會上的形象。

並且,藉助抄襲行為獲得了各種榮譽,比如“青年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屬於辜負了組織對他的信任,傷害了學校裡其他老師的利益。



最後,處理結果還是比較讓人滿意的。3月6號,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對胡紅梅抄襲行為,公佈那處分決定:取消所獲得的各種榮譽,徹掉副校長職務,並對個人給予處分!

這些年,有很多老師,甚至是教授,抄襲他人成果來評各種職稱,甚至是獲得各種榮譽。

在高校裡,很多有行政職務的領導,為了評職稱拿各種先進,為學校裡其他教授進行強迫合作,變相的竊取人的勞動成果,並且有利於利益輸送的成分。


【案例】我們學校一個副校長,為了評教授職稱,(1)為滿足上課課時要求,讓別的老師替他上課;(2)別老師的科研成果,也一定要寫上她的名字;(3)各種大賽,都要寫上她為指導老師,而實際她並沒有參加指導。

當然,她也會給這些老師一些好處,比如學校的項目優先批給這些老師,公費送這些老師出國深造等等。

最後,她在職稱評審委員會上通過了,但是也遭到了其餘教師的聯名舉報,最後由於證據不足,只撤掉了教授的職稱,還沒有撤掉職務。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該遵守基本的師德,並且行為世範。但是,發展到現在,靠老師自覺已經不行了,需要有專門的機構人員進行舉報或者是查處,以遏制這股不良抄襲之風!


牽牛花牽牛郎


胡紅梅老師漂亮、優雅、知性,僅憑印象覺得人很不錯,事實上胡紅梅老師的教學水平,工作能力也是極強的。如果沒有抄襲這件事,胡紅梅老師應該還是家長和學生心目中的“女神”老師,應該還享受他人的仰慕和崇拜。可惜,因為這件事,胡老師跌下了神壇,成了千夫所指。



雖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過錯有大有小,小錯尚可原諒,大錯就無法彌補了。所以做人要有底線,違背原則的事情堅決不能幹,也不要幹。

作為老師,為人師表,要恪守職業道德。作為名師,更應當注重和加強自己的個人修養,要知道,名師的形象不僅僅代表個人。名師是公眾人物,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更會引起大家的關注。胡紅梅事件即是如此。


胡老師抄襲事件之所以引發這麼多人的關注和指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不僅僅把矛頭對準了胡老師一個人,而是對準了像胡老師這樣的名師群體。要知道,很多所謂的名師,其實名不副實。他們之所以成名,一是課講得好,能拿的出手。於是,經過包裝,一節課反反覆覆地講,最後成了名。也就是面子工程做得很好,至於能不能沉下心來,認真搞教學,恐怕很難說。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發論文,出專著,給自己的臉上貼金。胡紅梅老師即是如此。發文章本也無可厚非,寫自己的教學感悟,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不過,那樣做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人看。抄別人的,抄名家的,省時省力。孰不知,這樣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毀前程。


名師一旦出名,各種榮譽接踵而至。比如胡紅梅老師獲獎無數,其實,作為一名老師,如果踏踏實實在一線工作,哪有那麼多的虛名?何況,對於大多數老師而言,想得個市級省級模範都感覺不容易,而名師們卻可以輕而易舉的取得,能讓人心理平衡嗎?

胡紅梅老師現在被處分,不少人認為處分輕了,可見大家對她這種行為和做法的反感!這也給其他沽名釣譽的所謂名師提個醒,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靜靜助學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胡紅梅的熱度,長盛不衰。究其原因,可能是教育本身就是萬眾矚目的焦點,關注胡紅梅,其實是關注教育。當然,“美女校長”“美女名師”這些頗具娛樂效應的詞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很具有吸睛效應的。

但胡紅梅依靠抄襲,成為享譽國內的名師,這是單一現象嗎?

個人認為,既是單一現象,又不是單一現象,為什麼這樣說呢?

依靠如此明目張膽、大規模的抄襲,登上名師寶座的,胡紅梅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抄襲,從來就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從古至今,抄襲都是屢見不鮮的。而教育界由於各種需要(聘職稱、晉級、博名等),需要各種文章、論文、專著,抄襲,更是比較常見。所以,近幾年,才會有好幾位大學老師(甚至有的是博導、教授),深陷抄襲醜聞,聲名掃地,因“學術不端”受到各種處理。

但客觀地說,相互紅梅這樣抄襲,真的是絕無僅有。因為她的抄襲,已經違背了抄襲的基本原則——其他人的抄襲,多少還梳妝打扮一下,借用一部分,好歹還是有一點自己的東西。她不是這樣,她採取的是全盤抄襲,只改名字的做法——這就少見了!

比如,胡紅梅照抄臺灣作家林玫玲的《假如要有學習單》(2008年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作為胡紅梅自己的作品《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學習單設計實例》(2015年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血肉全吞,甚至連作者自序也照搬並落款胡紅梅。”山東淄博一小學語文老師王愛玲寫道。

其實,要說差別,也有。起碼有三點:名字換了,個別插圖換了,繁體字變成了簡體字!

不客氣的說,抄襲,真不鮮見,如此抄襲,太過於拙劣——甚至,是笨!

翻遍抄襲界,像胡紅梅這樣抄襲的,真是絕無僅有,這不是單一現象,又是什麼呢?

依靠剪刀加漿糊,炮製一些文章論文或專著,成為名師,絕非單一現象。

對於中小學的教育教學,我經常認為(或許還有些固執),不需要那麼多的文章,特別是不需要那些論文甚至專著——試想,迄今為止,哪一個現代的教育專家,對於教育有自己的創見?

那個享譽全國的書生,有創見嗎?如果有,是什麼?

既然沒有創見,寫論文專著,不過給把前人的理論或見解,補充一些現代的例子罷了。

不客氣地說,那些所謂教育專家的書,除了例子有一些(有些什麼都沒有)借鑑意義之外,其他無任何意義和價值。昨天聽杭州某幼教專家的講座,說在幼兒園要從“核心經驗”“必備經歷”“重要資源”三個角度,來開展幼兒主題教育——為了四個字的工整,弄出這幾點,完全經不起推敲。

中小學的老師,其基本的職業特點和工作對象,就決定了工作內容是“教書育人”而不是“寫論文、出專著”。

明明沒有那個理論基礎,提出創見的能力和底蘊,又非要成名成家,自然,唯一的途徑,就是抄了!

抄本地區的,低頭不見抬頭見,風險太大,於是,就抄外地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外地的也有風險,就抄國外的——還美其名曰“天下文章一大抄”!有網友就這樣說(見下圖)

從這個角度看,依靠剪刀加漿糊,炮製一些文章、論文和教育專著,幾乎就是各地所謂名師特別是那些四處做講座的名師的基本套路——這樣看,胡紅梅現象,哪裡又是單一現象呢?這不就是若干名師的行走方式嗎?

總之,從抄的方式、範圍和途徑來看,胡紅梅現象,絕對是單一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的。但從抄這一基本現狀來說,不但普遍,而且很普遍——就連三水三心這樣的名不見經傳的作者,都有若干文章被抄襲,何況大家名家呢?


三水三心


胡紅梅事件已經發酵兩週了,網上鬧的沸沸揚揚,之所以引起這麼大轟動。無非是:

第一:為人師表的老師都如此,教育還有希望嗎?

第二:為什麼這麼久才被曝光?

第三:教師追逐名利比大家想象的嚴重多了。

作為老師我想說的是:

1、名師包裝為什麼越演欲裂?

這幾年,每個名師前面不加幾個頭銜好像他就不是名師?每個地方對自己的名師都是恨不得多加幾個稱呼,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捫設立名師的初衷是什麼?

2、真正貨真價實的名師有幾個?

名師在一線上課的有幾個?為什麼當個名師就一定要會寫各種文章呢?文章能教學嗎?對教學有多大益處?

說實話,真正在一線教書的他哪有時間寫那麼多文章?不抄襲怎麼辦?

3、一個老師,為什麼做事如此高調?

每個人都懂得低調做事,這個老師為什麼如此高調呢?很假單,為了廣告效應。學校也想借此宣傳,所以就把她越推越高。

4、教育的評價體系太有問題了?

我們對老師的評價不看實實在在的教學,就喜歡這些亂七八糟的教改論文,有多大作用?

什麼翻轉課堂、高效課堂有多大區別?不過換個名次忽悠人罷了。外行人不懂,老師那個不知?

老師們最需要淡泊名利,靜心教書。可看看現在的教育,逼迫著老師追逐名利,各種噱頭名目繁多,一會名師,一會學科帶頭人,現在還有什麼名師工作室?能起到什麼作用?除了給領導和個別人帶來點名和利,對一線教師有用嗎?

不是胡名師有問題,是我們的整個教育都太浮躁了?太功利了?


人生如夢LLH


如果胡紅梅時間是一個單一現象,就不會引起軒然大波了!

學術不端現象在大學比較突出,之前在中小學,大家的焦點問題都在職稱上,而多數地區晉級高級職稱,都需要有“論文成果”,對於中小學老師而言,在正規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一篇論文還是非常有難度的,一個是能力不足,一個是沒有時間寫作。中小學老師善於教學,可以寫教學反思,但是對於論文,他們並不擅長,而且對於他們來說也沒有多大用處,所以中小學老師很少有去寫論文的,再加上中小學老師的工作比較瑣碎,也沒有這個精力去寫論文,現在很多雜誌,不僅不給稿費,還要收取版面費,正是這些原因,導致中小學教師晉級職稱時,也都存在學術不端的現象,論文怎麼發的,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只是因為這樣,大家可以原諒,但是們現在的情況,廣大教師們卻對此討論熱烈,肯定有更深刻的原因。

胡紅梅事件,不僅僅是學術不端!

相比而言,胡紅梅的“學術不端”更加惡劣,因為她把大量其他作者創作的作品,堂而皇之地改上自己的名字,打著公益推廣的旗號,謀取私利,甚至把文章直接出版發行,最後卻以不懂版權法為由進行搪塞,甚至以“遺書”進行要挾,這已經涉及到師德敗壞的問題了。

試想,一個老師怎麼能不知道“抄襲”的嚴重性?這種思想怎麼能夠成為老師,甚至是名師呢?如果學生考試作弊或者抄作業,老師是怎麼處理?作為老師、作為校長不是不知道吧?

“嚴於律人,寬以待己”,這種雙重標準,令人氣憤!

胡紅梅事件的背後,是大家對於名師制度的不滿和發洩!

胡紅梅如果是一名普通老師,這件事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但是她不是普通老師,她有著別人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眾多榮譽:2016“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閱讀點燈人稱號、深圳市“十大閱讀推廣人”、廣東省最年輕的“青年崗位能手”、市“十佳深圳最受學生喜愛教師”、市“十大感動深圳教育人物”、龍崗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全國教學藝術大賽一等獎、省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省青年教師素養大賽五項全能一等獎……

從區裡到市裡再到省裡、國家裡,這些榮譽中的任何一項,都令中小學老師可望不可求,但是胡老師為何能擁有這麼多榮譽呢?不排除胡紅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因為她很會“講課”,但是這些榮譽背後,卻沒有一項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最基本的榮譽:胡老師教學成績任何?

當老師的都表示懷疑,因為我們周圍有太多這樣的老師,他們“牆內開花牆外香”,在學校裡的教學成績,一塌糊塗,但是卻因為講了幾節適合評委口味的“優質課”,因此開始填各種表,獲得各種榮譽,一步步成為本地甚至全國的名師。

這些被評出來的名師,因此有了各種機會外出做講座、開自己的工作室,把本來應該是自己的工作,轉嫁給同事,自己卻去賺外快,名利雙收,”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引發不滿,而當這些老師在講臺上高談闊論時,又會引發其他老師的不滿,“有本事你來我們這裡試試”,成了很多老師的心聲,因為這些理論,往往是“假大空”的,真正用到一線教學中,可能就是“假把式”了。

名師的作用,應該在講臺上體現,而不是舞臺上體現,這些名師享受著各種掌聲,於是開始飄飄然,當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名聲的要求時,就可能另闢蹊蹺,劍走偏鋒,最終露餡也就不足為奇了。

名師到底是教出來的,還是填表填出來的?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