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隊大陸時期炮兵史


國民革命時期


北洋建制

民國建國伊始,全國陸軍建制未得統一。1912年6月,陸軍部與參謀部約定規程進行統一規劃,分軍、師、旅、團、營、連、排、班序列編制。一師轄2旅,直轄炮兵1團。炮兵團按“三三制”,每團3營、每營3連、每連配屬6門炮。

當然,這種編制的實際火力配屬上基本是徒有空架子而已。一者全國無法得到普遍實行,二者根本無力將重型火力配備到每一個炮兵建制單位(這種情況甚至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時全盛時期的國軍都無法做到)


北伐前後

1924年11月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共639人,這時軍校已從浙江、江蘇、湖南等地招募到一批青年士兵,蔣介石以軍校教官和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為骨幹,組織了兩個軍官教導團。第一團團長何應欽,第二團團長王柏齡。每團下轄3營,每營3連,每連3排,每排26至30名士兵,由劉峙、顧祝同、嚴重等人為營長,另建炮兵營,全軍3000人左右。

1925年初,黃埔軍校從蘇聯運回一批火炮。炮兵營以在校二期學生為骨幹,蔡忠笏為營長,陳誠為炮兵營第一連連長,蔡忠笏兼第二連連長,羅卓英為第三連連長。

1925年8月至次年上半年,國民革命軍共編八個軍,每軍轄3師或增加1個教導師,師設炮兵營。

經歷了第一次下野的蔣介石在重新上臺伊始便開始重用“永遠忠於總司令”的陳誠。第二次北伐開始後,1928年4月,蔣介石任命陳誠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司令。陳誠本人兼任總司令部炮兵指揮官,指揮炮兵第一團姚永安部、炮兵第二團楊德良部。

陳誠作為北伐軍第一集團軍炮兵指揮官隨軍北伐,這一次基本上未參加前線作戰。一路上只是:“時聞隆隆炮聲”和時見“路旁之敵人炮彈破片”。5月1日,陳誠隨第一集團軍方振武軍團進入徐州,住在總司令部所在地張宗昌督軍署內。蔣介石為避免和日軍的衝突擴大,撤出城外後,陳誠所部炮兵由平陰後撤至寧陽待命。“濟南慘案”發生後,兩個炮兵團隨第一集團軍渡黃河北進,陳誠率部分警衛部隊回到南京。

總體而言,北伐時期的國民革命軍炮兵部隊甚少。1928年北伐結束後,著手編練炮兵。共編成炮兵8個團,第一、二、三、五團為卜福斯山炮,第四、七團為三八式野炮,第六團為克式野炮,第八團為榴彈炮。山炮和榴彈炮團各4個營,野炮團為3個營。1932年東,軍委會將第一、第五團編成第一旅,第二、第三團編為第二旅,其餘各團由訓練總監部炮兵監負責整訓。

北伐之後,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作出對全國軍隊進行編遣的決定。1929年3月1日,全國編遣會議在南京召開。17日,通過《國軍編遣進行程序大綱》。按照大綱規定,編遣後的全國陸軍不超過65師,四個集團軍各約12個師,總計兵額80萬人。在這其中,炮兵團編有16個。

除了中央軍外,各地方軍中炮兵部隊戰鬥力較強的要數晉軍和東北軍。


晉(山西)軍炮兵:

1917年閻錫山投靠段祺瑞,是時所轄部隊中含一炮兵團。團長周玳。至1927年其炮兵部隊已以周玳炮兵團為骨幹,擴充至8個炮兵團,平時集中訓練,戰時分散使用。(周玳曾幫助閻錫山於1927年收編了徐永昌的部隊)

中原大戰期間的晉軍炮兵司令為周玳,轄辜仁發、楊耀芳、溫玉如、曾延毅、盧珖、周俊傑、馮鵬鍺7個炮兵旅。10月晉軍大敗後張學良將晉軍編為4個軍,後來又編了一些部隊其中包括1個炮兵隊,仍以周玳為司令。

1932年1月閻錫山重回山西,任山西綏靖公署主任,下轄炮兵司令部。

1931年張學良將原晉軍炮兵改編為山西炮兵監,轄3個旅。原晉軍炮兵第一至第十團依中央炮兵番號改稱第二十一至第三十團。1932年改稱陸軍炮兵司令部(閻錫山已回晉),以周玳為司令,劉振衡、周俊傑為副司令,取消旅部,各團依舊。團長分別為:李伯慶、施國藩、李錫九、郝慶隆、張映啟、介青海、趙忠保、董澤善、張潛、劉彭祖,其中多人在日後的第二戰區炮兵部隊中也任部隊長。

第二戰區炮兵序列詳見後面專述。

奉(東北)軍炮兵:

張作霖當權之前,1914年上將軍張錫鑾致函國務總理段祺瑞,要求擴編部隊。其中預計將奉天右路巡防隊統領、東邊鎮守使馬龍潭所部巡防隊改編為混成一旅。轄步兵2團每團轄炮兵1營。炮兵1營轄3連,連轄3排,排轄3棚。後段覆電張錫鑾,謂“此時強鄰窺伺,實力未充,從事改編,徒有增兵之名,致招外人之忌”,於是改編“姑從緩議”。

1922年,張作霖整頓奉軍,以旅作為平時最高建制單位,旅直轄炮兵1團、迫擊炮1連。並在戰時組建師。師編制分甲乙兩種,甲種師轄6團成2旅,每團附迫擊炮1連,另直轄炮兵1旅;乙種師轄4團成2旅,團編制同甲種師,另直轄山炮兵1營。

此外,奉軍編制中有騎兵師,騎兵4團成2旅,每團附迫擊炮、山炮各1連。

獨立炮兵旅,按照“三三制”編制,每連4門炮。炮兵旅的名稱後來改為了炮兵軍,實力並未擴充。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之後,奉軍實力大增,其中張學良部轄炮兵2個旅。

縱觀易幟前的奉軍炮兵編制體系,可以發現,它一直很重視基層火力的配屬(雖然不可能完全達到編制要求),這應是東北擁有當時全國相對發達的重工業、兵工業的緣故。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於1928年6月18日抵瀋陽,此後便開始作易幟的準備,首先整編部隊,整編後轄炮兵3個旅。是年底再次改編部隊,分為國防軍和省防軍,炮兵改為團制。國防軍轄東北獨立炮兵第一至第十團。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東北軍留駐關外的炮兵部隊只有獨立炮兵第九、第十團,分別為吉林、黑龍江駐防軍。其餘炮兵部隊分別在30年和31年為了在中原大戰中支持蔣以及討伐石友三而調入關內。即使是留在關外的部隊其部署方向也是以防範蘇聯為主的,日本並非在東北軍的假想敵中排在第一位。日後在保衛長春的戰鬥中,第九團的36門野炮由於日軍的破曉突然襲擊而未發揮作用。

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炮兵第六旅違抗事變時張學良佔領洛陽的命令,叛張投蔣。1937年之後,以“二二事件”王以哲軍長被害為標誌,東北軍被大規模分化,37年4月國民政府行政院議定成立豫蘇皖3省軍事整理委員會(此時東北軍已陸續被調至該地區),東北軍以中央軍為標準被“國軍化”。其炮兵第六(黃永安)、第八旅(喬方)被整理。東北軍被“消化”前後的炮兵部隊沿革及作戰情況詳見下面記述。

第1重炮團 團長王和華少將,第2重炮團 團長劉瀚東少將 ,第3重炮團 團長謝緒哲上校,第4重炮團 團長王紹雲上校,第5重炮團 團長張福山上校,第6重炮團 團長汲紹嵐上校,第7重炮團 團長黃永安上校,第8重炮團 團長張思菉上校,第9重炮團 團長樸柄珊上校,第10重炮團 團長喬方少將,第11重炮團 團長穆純昌上校,第12重炮團 團長董漢三上校,第13重炮團 團長劉佩葦上校,第14重炮團 團長管松濤上校,第15重炮團 團長楊有山上校,第16重炮團 團長張志毅上校,第17重炮團 團長沙克上校


其他地方部隊

龍雲滇軍1930年代,龍雲第十路軍直轄有一炮兵團(團長楊文宗)


中原大戰前後

陳誠十一師在津浦路:所轄獨立旅(周至柔――陳誠保定同期同學)一團編有迫擊炮連

1930年即將接受陳誠改編的教導第三師:共轄2個步兵旅和1個攻城旅,共有9個團,另有炮兵、工兵、輜重等特種兵營。
教導三個師都參加了中原大戰,其中教導一師直轄一個炮兵營,教導二師直轄一個炮兵團。兩師均在第二軍團旗下參加中原大戰,1930年年底,分別與俞濟時國民政府警衛旅合併為國民政府警衛師 (俞濟時任副師長)以及改為第四師。(警衛三師改為第十四師)(9) 改編後原教導三師攻城旅改為十四師師部直轄,旅長李延年。

經過新的吞併,組建後的陳誠第十八軍:

轄兩個師一個攻城旅,當陳誠接管第十四師時(後很快把周至柔扶正),十一師師長由副師長羅卓英升任。十一師仍轄3個旅,每旅下轄3個團,每團2000人左右;師部直屬部隊有炮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各一個營和一個特務連,全師約22000人左右。第十四師2旅6團,加上師直屬部隊炮兵、工兵、通訊兵、輜重兵各一營和特務連、騎兵連,全師15000人。攻城旅3個團,約6000人。全軍共18個團43000人左右。相當強悍。

每個步兵團82迫4門(民二十式),隨炮炮彈80-120枚。十八軍進入江西與紅軍作戰時,還配備有日造七五山炮(明治41式或大正6式)、三七平射炮(大正11年式或沈、漢廠仿型)。


抗戰前夕


九一八前後:

1931年馬占山在黑龍江嫩江橋重創日軍,使得蔡廷鍇激動不已,此時的蔡廷鍇其部隊剛剛在第三此“圍剿”紅軍中受到了重創,不願再打內戰,於是召集全陸軍旅以上軍官商議組織志願官兵赴北援馬,其餘部隊縮編歸還中央。各將領表示贊同。其後選出支援官兵6000名,編為2個獨立旅、1個警衛營、1個山炮連,定名為“西南國民義勇軍”。後因淞滬爆發戰事,北上一事便取消了。

32年軍委會制定了陸軍暫行編制表(二十一年編制)。師轄2旅,旅轄2團,團轄3營附步兵炮或迫擊炮連,營轄小炮1排。師直轄炮兵1團,並按三三制編組。1933年經軍政部核准,胡宗南師混成團編制為步兵4營,附山炮團1連,營編制未變,增加了輸送兵連,這使得改裝了山炮之後,部隊的後勤運輸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相應提高。

長城抗戰中的炮兵:

參加長城抗戰的中國軍隊被劃分為9個軍團,基本上由東北軍、晉軍和原西北軍的血脈組成。

第一軍團為張學良的部隊,于學忠任總指揮。轄炮兵第六旅(欠第十一團)、炮兵第十七團。王和華為炮兵指揮。

第二軍團為原晉軍部隊,總指揮為商震。軍團轄炮兵第十六團第三營、第十八團第一營、第十五團(欠第二營),炮兵總指揮為喬方。該軍團的主力部隊為商震親自指揮的第三十二軍。該軍在中原大戰之後曾接受過張學良的整編臨時編為第四軍,後依中央軍序列改稱為第三十二軍。1932年,商震曾擴編該軍,關於炮兵當時增加了1個大隊。

臨陣脫逃的第五軍團總指揮湯玉麟旗下部隊主力為其基本部隊第五十五軍,轄炮兵第三十六團,團長湯玉銘。(湯玉麟任人唯親非常直接,其第五十五軍除了下轄三十六師外還有騎兵、炮兵各1個團,除了前面提到的炮兵團外,騎兵團第三十六團團長為湯玉書,也是湯玉麟的兄弟。)

第七軍團總指揮為傅作義,軍團構成為原晉軍。基本部隊第五十九軍(軍長傅作義),下轄山西炮兵第二十一團(團長李伯慶)。

第八軍團總指揮為楊傑,後由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代任。該軍團以中央軍為主力(長城抗戰前後,徐庭瑤、顧祝同、湯恩伯、黃傑、鄭洞國、關麟徵、杜聿明等嫡系將領都在該軍團中的中央軍部隊中任過職),另有一些雜牌部隊如“九一八”之後退入關內的東北軍部隊。軍團直轄炮兵部隊為炮兵第八旅(欠十七、十八團),另有炮兵1個營(番號不詳)。第十七軍轄炮兵第四團;第六十七軍王以哲部隊配屬炮兵部隊。

紅軍戰略轉移之後國民革命軍全軍系統的整編:

1934年12月,蔣介石任命陳誠為軍事委員會陸軍整理處處長,負責整理全國軍隊,“以備'抗日’”。陳誠即率參謀長郭仟前往武漢組織陸軍整理處,並以東北軍張學良的部下楊正治為副處長。陳誠原任駐贛預備軍總指揮一職,由羅卓英代理。

在陳誠就任陸軍整理處長之前,蔣介石曾要求陳誠草擬整軍計劃,陳誠於是草擬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整理炮兵建設》。3月1日,陸軍整理處在武昌正式成立,由陳誠任處長,楊傑、周亞衛、俞大維、鄒作華、盧致德、鄭大章、馮庸等人為研究委員。3月18日,陳誠到北平,同軍政部長、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商量華北駐軍整理方案,檢閱了華北晉軍、東北軍和中央軍的第二、二十五師。4月28日,陳誠赴貴陽,同正在貴陽“督剿”紅軍的蔣介石見面,商討整軍方案。

按陳誠的整編方案,全國陸軍在4年內,完成整編60個師,其中1935年整編6-10個師,1936年整編16-20個師,1937年整編20-30個師,1938年整編4-16個師。

1935年6月9日,蔣介石又命全國騎兵、炮兵、工兵等特種兵,均歸陳誠督導整理,關於炮兵部隊,陳誠決定:炮兵將現有可用火炮457門編成兩團制獨立炮兵旅4個,獨立團5個,獨立營4個。

此時國民黨各種部隊包括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晉軍、川軍、滇軍等共有180師、94旅和40個獨立團。炮兵共有炮567門,其中已不能使用的110門過於陳舊的,予以廢棄。

至1937年,共整理24個師,調整15個師,同時調整東北軍10個師,運用調整師編制而未調整充實的5個師,整理廣東10個師,川康26個師、9個獨立旅。整理師轄師屬炮兵1個團;調整師轄師屬炮兵1個營。另外,根據1933年南昌行營釐訂的陸軍步兵師編制表,“剿匪”部隊設有專門編制,各師原有炮兵營統一調歸南昌總司令部集中訓練。

全面抗戰前夕中央軍炮兵整理:

國軍抗戰前夕的整軍是從35年開始的。由於穩定了長江流域,並且在英美支持下實行了法幣政策從而建立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蔣在德國顧問的指導下,購進了大量的新式武器,並於36年在成立了陸軍整理處,負責抗日準備。

在陳誠擬定的調整師方案中,每個步兵師直轄一個野炮團,加之兩個步兵旅的裝備,共有步兵炮24門、迫擊炮24門、野炮36門。而另據張其昀《抗日戰史》所記載,調整師中各式火炮、迫擊炮46門,擲彈筒243具。有些人認為後一種說法是比較準確的。由於國內火炮產量有限,國家外匯捉襟見肘,進口火炮的計劃並沒有全如人願得以完成。

1935年3月,武昌行營設立炮兵整理處,專負整理炮兵之責。如前所述,此時國軍堪用的火炮共有457門,整理時按照炮種統籌編成,並補充器材、馬匹。經過改訂編制,劃一炮種,裁汰老弱,除炮兵第一、第二旅(瑞典卜福斯式75山炮)及炮兵第四(日三八式75野炮)、六(日三八式75野炮)、八團(民十四式十五生榴彈炮――遼十四式)仍舊外,其餘與東北炮兵合併改編成炮兵第六、第八旅。第六旅(克式野炮)轄第七、第十二團,第八旅(民十四式77野炮――遼十四式)轄第十五、第十六團。此外,又編成獨立炮兵第十七團(民十四式十五生榴彈炮――遼十四式),及山炮第一、第二、第三營,野炮第四、第五、第六營。

以上各部均為馬拽山野炮、榴彈炮部隊。1937年,由德國買來十五生榴彈炮24門,編成機械化重炮兵一個團,番號定為炮兵第十團。一切運動、指揮、觀測均以汽車拖引,成為國民革命軍中最新式的炮兵部隊。是時,又將第三十二師所屬炮兵團劃出,改編為獨立炮兵第九團,轄野炮、重迫營各1個。不久,將野炮營劃歸師屬炮兵,而將重迫營與獨立重迫第一、第二、第三營,合編為獨立步兵炮團。同時將廣東省所屬山炮28門(法制士奈德式75毫米山炮)重新編成炮兵第九團(原為克式75野炮和重迫各1營),轄重山炮1個營、輕山炮2個營。

綜上共編成兩團制獨立炮兵旅4個(第一、二、六、八旅),獨立團6個(第四、六、八、九、十、十七團),獨立山炮營(第一、二、三營)3個、獨立野炮營3個(第四、五、六營)、獨立步兵炮團1個(轄4個重迫營:原獨立重迫第一、二、三營及原第三十二師重迫營)。

至於戰防炮部隊,抗戰前僅有裝甲兵1個團附有步兵炮教導隊1隊,轄3營12個連;又1個步炮營(轄4個連),以及第四師、第八十八師各配屬37毫米蘇羅通炮1個連(6門)。

除上述中央所屬炮兵外,太原綏靖公署所屬炮兵,廣東、廣西綏靖公署所屬炮兵,滇、川地方部隊的炮兵,在編制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一定的增長和更新。


全面抗戰

初期: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此時的國軍,據白崇禧回憶,共有輕炮兵30團,重炮兵5團,高射炮7團。此時全國炮兵共計4旅及20個獨立團,而戰時預定可用於一線兵力為炮兵2旅和16個獨立團。根據二十六年師編制,師直轄炮兵加上團營炮兵共應配屬46門。

至1938年11月,結束了四場大規模會戰的國民革命軍配屬炮兵團22個。

這段時間裡,國民政府得以恢復部隊、組建新軍堅持抗戰是與蘇聯的援助分不開的,當時上海報紙記載到:“蘇聯軍器從西北方面越山過嶺源源而來”。據蘇聯公佈數字,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靠貸款中國向蘇聯購買了野山炮1300門。這些炮在戰術、戰役層面上,無疑對於中國政府將戰局拖向相持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1939年年初,國民政府對軍隊編制和火力裝備進行了調整,為了適應山地作戰等需要,使部隊運用更為靈活,旅級編制被取消,每師直轄3個步兵團和1個野戰補充團,每團直轄迫擊炮、戰防炮各1個連。每軍轄3個師,另直轄1個炮兵營。作為1個軍級單位來說,營級編制實在是太小了。

相持階段陸炮部隊發展:

抗戰初期,國軍炮兵共有4個旅又20個獨立團。在淞滬會戰這樣的戰役中,炮兵損失非常慘重。1938年徐州會戰後,在國外訂購的火炮陸續運到,為便利指揮,除第六、第九團及機械化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團等團獨立外,另設置了6個旅部統轄其餘的16個團(第一旅至第四旅每旅轄3個團,第5第6旅每旅轄2個團)獨立步炮團則以2個營劃撥師屬,其餘2個營仍舊。

武漢會戰後,調整編並,最大編制仍為旅。

第一旅轄3個山炮團,每團2個營6個連,每連以卜式山炮3門編成;

第二、第三旅各轄3個團,每團3個營9個連,以野炮、榴彈炮混合編成;

第四旅轄3個團,每團3個營9個連,每連以輕迫擊炮4門編成;

第五旅轄第六、第九團,每團3個營9個連,第六團每連以輕迫擊炮4門編成,第九團以輕重士B德及六年式山炮混合編成;

第六旅轄第十二、第十七兩個團,第十二團三營九連制,第17團三營六連制,各團每連均以野(榴彈)炮3門編成;

第七旅轄第十、第十一、第十四三個團,第十團三營六連制,每連以十五生榴炮4門編成,第十一團三營九連制,每連以十五生榴炮4門編成,第十四團三營六連制,全團共計十五生榴炮17門。

其後,為加強各軍裝備,取消第一、第六旅2個旅部,變更各旅建制,將一部分炮兵以營為單位,編撥各軍建制,而以編並4個團部及編余官兵、各旅補充營及渝萬要塞4個重迫擊炮營為基幹,暫編為重迫擊炮4個團。

1940年5月取消各騾馬炮兵旅旅部(機械化炮兵第七旅仍保留),各騾馬炮兵團改為獨立團,直轄軍政部。將取消的旅部全部改為各戰區炮兵指揮部,6月將炮兵第七旅改編為重炮第一、第二旅兩個旅,原有機械化炮兵3個團改編為4個團,分屬重炮2個旅。

1941年春從蘇聯運入野炮200門,分別裝備7個團,並改編輕迫擊炮2個團。7月分別在桂林、西安各成立一個炮兵補訓處。1942年將兩處撤消,各縮編為1個團,1943年4月又將2個團撤消,設立騾馬炮兵第三旅,該旅轄第一、第十八團。至此,共有機械化炮兵2個旅(4個團)、野山炮兵12個團、輕迫擊炮兵2個團、重迫擊炮4個團,共計22個團。此外,晉綏炮兵(第2戰區)仍由該戰區獨立使用,以胡三餘為司令,共有5個團。

經過歷年建設,到抗戰後期,軍隊裝備野炮(騾馬炮兵)多屬俄式,榴彈炮(機械化炮兵)多屬德式。共計俄式76.2炮編為40個連,115榴彈炮編為20個連,德試105榴彈炮編為10個連,150榴彈炮編為6個連,另有美式炮裝備部隊,大多為1944年以後接受美國援助而裝備。

炮兵各團除上述外,另轄重迫擊炮4個團(實為化學炮兵)。

至1941年,從武漢戰役後開始的整訓計劃進行了4期。在這段時間內,那些調至後方進行整訓的部隊在人員、裝備、訓練上都有了較大的提高。還是許高陽《國防年鑑》的記載,1940年國軍1個軍通常轄2個正規師和1個新編師,直轄炮兵1個營,編山炮6門;每個師轄正規團3個、補充團1個,另轄山炮營1個(6門),戰防炮連1個(4門);每團直轄輕迫團1個。這樣全師裝備迫擊炮36門、山炮6門、戰防炮4門。

除此之外,在蔣軍嫡系部隊中建立了四支“攻擊軍”。分別是第一(丁德隆)、第二(李延年)、第五(杜聿明)、第七十四軍(王耀武)。這些軍每軍轄步兵師3個,野山炮混合炮團1個、戰防炮營、重迫炮營各1個。每個師轄山炮或重迫1個營,戰防炮1個連、20釐米高炮1隊。

各次會戰

直到中印公路開通,美國援助大批到來以後(當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減少了援華措施)重慶的軍隊才重又得到了實質的外來補充。而在內陸地區,即使到了抗戰後期,在軍、師級部隊中,國軍擁有的炮兵與日軍相比處於明顯的下風。抗戰結束之初,利用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中央部隊也是有限的。

中條山會戰(1941年春)時,日軍動用陸軍6個師團(1940年師團編制)、4個混成旅團、1個騎兵旅團,共有75毫米以上火炮500餘門。而相比之下,國軍第一戰區主力7個軍約20萬人馬,平均每師只有75毫米以上火炮1門。

據一些材料反映,全面抗戰前夕中國的師一級單位與日本的師團級相比較(人員比為1:2),野山炮比例為1:5,步兵炮比例為1:1.5。山野炮方面中國師只有9-12門,相對於編制人數來說,比之其他幾項對比,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差距。另外,淞滬會戰前的精銳調整師(如第八十七、八十八師)裝備各式火炮46門、戰防炮6門(比前面例子中的部隊各種火炮多出10-13門)。

在抗戰前期,如果說中國正規國防軍一個師能對付日軍一個聯隊的話,那麼後期如豫湘桂戰役時期,一個軍能抵禦一個聯隊就不錯了。這固然和官兵素質下降、鬥志下降、單位部隊在編人數下降(兵源減少、長官吃空額等原因)這些種種非技術原因有關,但是內陸地區部隊裝備水平太低,戰場火力太弱也是重要的原因。

重建遠征軍:

1943年,為了進行滇西反攻並配合緬北作戰,國軍接受了美國人的建議調十一集團軍和二十集團軍分別赴雲南整訓。一軍轄2到3個師(滇西11個師、滇南6個師、昆明3個師、拱衛陪都部隊3個師、第六戰區4個師等共30個師。在編制問題上,陳誠與史迪威的看法就不同。史迪威主張每軍2師,而陳誠認為3師比較合適。最後陳誠決定遠征軍編制為每軍3師,但目前每軍按編制僅先補充裝備2個師。既照顧了史迪威的意見,又未改變原有編制)。反攻前,遠征軍各部兵員缺乏嚴重,至43年8月仍缺編2.2508萬人。

至44年滇西反攻開始時,原定的整訓計劃並沒有完成,共部署了步兵13個師和炮兵14個營。這些炮兵部隊分別是:二十集團軍直轄之高炮第四十九團第三營,第6軍山炮營;第十一集團軍第6軍直轄戰防炮一個營,第200師轄第5軍之炮兵營;炮兵指揮部節制之重炮第七、十團,迫擊炮第二團(即重迫第二團,可對照後面內容)。

接受美式裝備的遠征軍以軍為戰略單位,軍直轄一炮兵團及戰防炮營。但是當時只有第二軍原有炮兵團,其餘各軍實際都為75mm山炮營;戰防炮營裝備37mm戰防炮,額定數量24門,但是由於缺炮,有些軍只有以迫擊炮代替之。這樣在作戰使用上使得兵種與編制存在著一定的不協調。

到師一級,缺炮的問題更加嚴重。原定的直屬山炮營直到中印公路打通後才於45年春夏之交陸續交付組建。

步兵團直轄82mm迫擊炮連,裝備六門;戰防炮連裝備37mm戰防炮4門。但是由於戰防炮和吉普車一直未到位,團屬戰防炮連也未得以組建。截止43年底,各師以下各步兵團的武器仍是將2個師的配備標準平均撥給3個師,缺機槍212挺,82口徑迫擊炮69門。所缺兵器根據計劃由中方提供擲彈筒、82迫擊炮,美方提供戰防炮576門、60毫米臼炮900門、75毫米榴彈炮40門。

步兵連一級配屬60炮排,裝備2門。

駐印部隊:

與重組的遠征軍不同,駐印部隊是以師為戰略單位的,在裝備和訓練上(以及戰績方面)都要比雲南整訓的第二次遠征軍強一些。一個師中一般有以下炮兵部隊:

師直屬:榴彈炮營×1:每營105×12,該營為機械化炮兵營。

山炮營×2:每營75×12,這兩個營的行動依靠騾馬馱載。

團屬炮兵(師轄3團):

迫擊炮連:82×12
戰防炮連:37×8、57×4
營轄1戰防排(團轄3營)

連轄3排,排轄輕迫班。

全師15000人,車輛300,騾馬1000
理論總計:105榴12門,75山24門,57戰防12門,37戰防24門,82迫36門,60迫162門,火箭筒108具。

總部直屬3個炮兵團,每團重炮36門;2個化學兵團,每團重迫擊炮48門。

蔣大宗是當時參軍大學生中的一員,1944年他同14位聯大的學工程的同學一同被孫立人招到了新三十八師的旗下。雖然他沒有在炮兵部隊供職,但是他關於那時的回憶還是值得參考的。“那時的裝備,我們的炮兵營用75mm的山炮,是拆成幾件用騾馬馱著行動,所以可以穿插密林配合行動。步兵就揹著迫擊炮隨著連隊行動,火力比日軍強。主力的大炮為105mm的,由車拉或馬拉。它就只能在有道路的正面使用。往往到原始的公路已經可以接上,彈藥方可由汽車送上。” 他回憶:“我第一次遇到炮火的洗禮是到前線後第一個迂迴戰役。隨著師部上了山後,有任務又回到河邊的正面前沿。在正面有著一個重炮的營,出現了觀察哨和炮陣地間新發下的對講無線電機通話不好。那是一種老式的超短波調頻對講機。師部通信官雲大哥領著我走了一段再乘吉普車去了炮陣地。很快就發現是雙方不會調到同頻率,經過短時間的訓練,問題解決了。”

日本戰史記載:“歷來的行情都是日軍一個大隊(團)對付中國的一個師而綽綽有餘。尤其在九州編成,轉戰中國素有把握的第18師團與中國軍戰鬥,更有最強的自信心。豈然胡康河谷的中國軍無論在編制、裝備和戰法與訓練上都完全不同,……使我軍損失慘重。……我軍接得此情報後,均為之愕然。”

軍委會駐滇幹部訓練團:

1943年4月1日,該訓練團的步兵、炮兵訓練中心成立。由於中方不能提供足夠數量的適當軍官參加訓練,各個訓練班的學員從未滿額過。炮兵訓練中心設在昆明東郊的幹海子,56名美國教官、12名中國助教、23名翻譯官。1943年全年炮兵訓練中心的受訓人數約為原計劃25%。這些軍官雖然當時都還是菜鳥但是學習進度非常快,說明當時中國中下層軍官中不乏渴望接觸新知識、掌握新的戰爭規律的有志軍人。炮兵訓練班是將各軍炮兵部隊全部官兵調到昆明炮兵訓練中心來進行訓練和裝備,訓練後再劃歸各軍建制。火炮與馱炮的騾馬都由印度經駝峰航線空運昆明。訓練對象為參訓各部隊副團長以下各級幹部。

青年軍:

1944年豫湘桂戰役(日稱“一號作戰”)之中,國民黨軍一潰千里,除去衡陽保衛戰尚有抗戰初期的抗戰精神,其餘戰場皆暴露了國軍長期未戰戰鬥力下降、國民政府坐待勝利的消極避戰思想。面對正面戰場的潰敗,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發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此後組建了青年軍9個師另2個團。這些青年軍師各轄炮兵2個營。

美援:

在豫湘桂戰役之後,國民黨部隊由於大潰敗而元氣大傷,為了維持中國國民政府的抗戰能力,把日本人繼續困在中國戰場,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國軍的裝備支援。包括上面提到的遠征軍和駐印部隊,至日軍投降,國軍共有12箇中央軍軍級單位接受了全美械裝備、3個地方軍軍級單位和1箇中央軍軍級單位接受了半美械裝備。這些部隊的額定編制中,師轄1個七五山炮營(12門);團轄平射炮(戰防炮4門)、迫擊炮各1個連;營轄八一迫炮(2門)、火箭炮排(各配炮2門)各1個;連配備六〇小炮6門(每排2門);排轄60迫擊炮1個班。而在各美械軍中,“五大王牌”火力屬最強,轄三個步兵師外,直轄榴彈炮1個團(12門)和平射炮、戰防炮各1個營。


解放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抗戰結束後,炮兵發展很大,雖然在八年抗戰中,國軍消耗了大量的技術裝備和彈藥,但是由於後期大批美援的到來以及繳獲日軍的裝備,炮兵部隊仍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946年整編後為12個團(不含高炮、化學炮),後又擴編為18個團,高射炮仍為7個團。在內戰中,各“剿總”、綏靖公署分別設有炮兵指揮所指揮作戰。

至於化學兵,1946年原駐防昆明的高射營改編的獨立重迫營改為重迫第十五團。同年,化學炮團分批移往南京。在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兵工署下成立了化學兵司,汪逢慄任司長。47年,化學兵分別配屬東北行轅和徐州指揮部。

抗戰結束,至1946年2月絕大多數日軍已繳械完畢,至此,國軍收繳的日軍裝備中,各種火炮共有12446門,其中有很多在解放戰爭中仍然被國軍使用。

陳誠主掌新設的參謀本部以後,開始了整編計劃,隨著這一計劃的實施,國軍兵力大幅削減,而技術裝備則得到了充實。步兵旅配置美式或日式炮兵營,整編師增設炮兵團。

以下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國軍在解放戰爭初期軍級部隊的炮兵配屬情況:

1947整編第十一師(胡璉):

師轄1個榴彈炮營(105榴×8)、1個山炮營(75山×12)、32口徑平射炮×24、22機關炮×12;

旅轄1個山炮營(12門),師轄3旅;

團轄1個迫擊炮連(8門)、1個戰防炮連(6門)、4具火箭筒,旅轄2團;

營轄1個戰防炮排(4門)、小炮排(60炮6門或81迫2門),團轄3營;

理論總計:105榴8門、山炮48門、32口徑平射炮24門、22機關炮12門、戰防炮108門、迫擊炮48至84門、小炮108門或無,火箭筒24具。

另外一些材料記載,整編第11師配備火炮四百四十門,其中最大口徑的是美製105mm榴彈炮八門,火箭筒一百二十具。火箭筒數量有所出入。

1947年整編第二十五師(黃伯韜):

該師雖然不屬五大王牌,但是編制在整編師中算是比較大的,而黃伯韜也是一員戰將。在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對國軍的整編中,整編師一般為3旅6團制或2旅4團制,這樣,與抗戰後期一個2師或3師編制的軍比起來編制便縮小了,但是整編二十五師仍舊下轄9個團,顯得比較臃腫。也許這是應對整編師編制不適應作戰需要的變化結果。在46年蔣的一些言論中便可看出整編師編制的不足,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師轄1個山炮營(山炮12門、榴炮4門);

旅轄1個山炮營(山炮4門、重迫4門),師轄3旅;

團轄1個迫炮連(4-6門)、火箭筒2具,旅轄3團;

營轄1個迫炮排(82迫2門),團轄3營;

連轄1個小炮排(2-3門),營轄3連。

理論總計:榴炮4門、山炮24門、重迫12門、中輕迫90-108門、小炮162-243門、火箭筒18具。

這一時期國軍的美械師比起抗戰勝利之初在數量上有了極大的增加,炮兵部隊的發展在這一階段可說到了黃金時期,各種形式的美援大批進入中國,僅馬歇爾在華時的“美蔣秘密軍事協定”便供給國軍各種火炮七千餘門。

上海攻防:

以下是湯恩伯為了長期固守以待“國際形勢的變化”,在上海囤積的彈藥:重炮炮彈5萬發、山野炮彈10萬發、八一八二迫擊炮彈500萬發、六〇炮炮彈10萬發。

戰前蔣介石親赴上海,京滬杭總部炮兵指揮官邵伯昌曾向蔣彙報:戰區內,各獨立炮兵團及軍師屬炮兵共有火炮約500門,每炮備彈300發,擬在陣地前每一公里正面平均配置5門火炮,構成一道“不可逾越的炮彈陣地”。(邵伯昌在遠征軍中曾任炮兵指揮官一職)

在上海一戰中,與邵伯昌這個名字聯繫在一起的還有一個國民黨高級將領,他同樣曾在炮兵部隊中任職,那就是張權。

張權是河北武強縣人,1917年從軍,曾在程潛部任職。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第191師師長,常與時任第6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林伯渠交往,深受其政治影響,從此與中共建立了密切的關係。1944年,以國民黨中將總隊長職率領陸軍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到重慶駐防,常與周恩來往來。周恩來非常欣賞張權憂國憂民的主張和出眾的才能,親自推舉中共黨員王亞文到其部任上校秘書,做聯繫工作。中共中央軍委任命張權為起義軍司令。王亞文為政治委員、鄭振華為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張權受到蔣介石的排斥,給他一個聯勤總部中將視察員的虛職。然而,這個職務使他可以到各部視察,為他組織武裝起義提供了便利條件。

起義的前一天,張權去吳淞,爭取炮兵司令邵百昌參加起義,以減少斷敵海上逃路的阻力。可是,萬萬沒有料到其間有人告密,張權、李錫伯、泰然軒等起義領導人先後被捕。

編制最大的迫擊炮部隊:

如果注意一下解放戰爭後期徐向前解放太原的戰役,就會發現,在國民黨部隊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番號:第二七八師。該師在太原戰役期間隸屬第三十軍。這是一個奇異的部隊,號稱重迫擊炮師(所編火炮數量不詳)。二七八師原番號為暫編第四十四師,48年9月改番號,師長衛玉昆。原隸屬孫楚的第三十四軍,在防守太原期間編入第三十軍。

高射炮兵部隊: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後,為加強防空,於1933年在杭州成立了高射炮訓練班及人民防空研究班,繼即又設立了防空學校。1934年和1935年先後購得卜福斯75高射炮28門,成立高射炮兵6個連,均歸防空學校督訓。

1937年又新購3.7(德十八式)及2.0釐米(德蘇羅通)高射機關炮另附13.2釐米高射機關槍,成立高射炮兵團,轄5個營18個連,為保守兵種秘密,後改為陸軍炮兵第四十一團;並又新購2釐米炮108門,成立炮兵第四十二團,轄5個營16個連。

1938年成立炮兵第四十三團,轄5個營15個連;又以由蘇聯購得的7.62釐米高射炮20門,編成一個營,與原有7.5釐米炮6個連合並,成立炮兵第四十五團,轄3個營10個連。

1939年將原屬武漢警備司令部高射炮隊剩餘的4.0及2.0釐米炮14門,編成獨立高射炮兵營,歸防空學校督訓。

1941年因調整防區,將陝甘防空部隊及獨立高射炮兵營編成炮兵第四十四團,轄4個營14個連。是年冬,為掩護長江航運及滇邊公路之安全,成立炮兵第四十八、第四十九團2個團,各轄3個營9個連,分別擔任上述任務。

1942年準備接收美國援助的高炮。以炮兵第四十五團基幹,又擴編炮兵第四十六團。2個團各轄3個營12個連。並另成立炮兵第四十七團,轄3個營9個連。

至此,共成立9個團、1個測量總隊。後因美國軍械無法內運,遂抽調3個團赴印度編組防空部隊,將防空學校所屬的各團無武器的20個連予以裁撤。同時,將湘、陝兩省高射槍炮部隊編入炮兵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團建制。全國高炮部隊總指揮為黃鎮球,坐鎮防空總監部,下面各省成立防空司令部,各省保安司令兼任防空司令。再下到鄉鎮、鄉村,電話網等設備都被動員了起來,名副其實有了人民防空的架子。

1943年,為便於指揮調動與管教,全國高射炮兵部隊實施了分區指揮,共分五區。按照第一至第五區先後順序,指揮部分別位於重慶、巴東、桂林、昆明和西安。指揮範圍分別為:四川境內;湖北、湖南;粵漢、湘桂二路及閩贛二省;滇黔地區;陝甘寧與豫西地區。

解放戰爭爆發後,主要在美援下建立起來的國民政府空軍部隊,擁有高射炮團8個,每團配備75毫米、76.2毫米高射炮156門及高射機槍12挺。不過這些部隊在4年多戰爭期間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化學部隊:

國民政府1933年2月於南京,在軍政部兵工總署領導下創建了化學兵。初建時因無基礎,遂從教育開始,培養化學兵人才,乃成立學兵隊(本名化學兵隊,為保密起見,簡稱學兵隊)。由李忍濤擔任隊長。這是一所培養化學兵幹部的學校。

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化學兵隊同中央軍校特科受訓學生一同編為迫擊炮2箇中隊,攜帶所有化學戰裝備開赴華陰,與教導總隊一道作戰。

1937年抗戰開始後,鑑於日軍在綏遠百靈廟作戰和淞滬會戰中用毒,國軍急需防毒教育。8月在軍政部內組織成立(化)學兵管理處,負責管理防毒軍官。9月奉準成立幹部訓練班,將原有未畢業學生全部編入該班。將原編制6箇中隊,補充列兵,增加必要的技術單位,成為正式化學部隊。12月因南京危急轉進至湘西。

1938年底,學兵隊的2個大隊改稱學兵總隊,將6箇中隊改編成2個大隊,成為國民黨軍隊,也是中國近現代陸軍歷史上第一支化學兵部隊。

1939年3月總隊移駐川南瀘縣納溪,將2個大隊改編成2個化學迫擊炮團,裝備82迫擊炮。同時,增設步兵2個團。9月將軍政部學兵管理處正名為軍政部防毒處,並在每戰區設一分處,實施防毒訓練,各部隊也於此時建立防毒組織。

1943年2個化學炮團奉調出國,配屬駐印軍總部,並在印度進行改裝、訓練。第一團裝備4.2英寸化學迫擊炮,第二團因戰爭情況需要改為步兵。國內2個步兵團改為化學炮團(其中1個團赴緬後又改為步兵團)。至此,在建制上,國軍共有4個化學炮團。

1944年2月駐印化學炮團參加孟拱河方面的戰鬥。是年該團連同國內2個化學炮團改為重迫擊炮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團。5月底,重迫擊炮第十一團在密支那配合陸軍作戰,戰績頗豐。原屬化學兵之步兵第一團於1945年改隸第六十七師,脫離化學兵建制。同時,將駐昆明高射炮營改編為獨立重迫擊炮營。

滇西緬北反攻的同時,國內開始增建迫擊炮第五團,這樣在抗戰勝利後學兵總隊共轄4個化學迫擊炮團,各裝備4.2英寸化學迫擊炮72門。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無論是國內戰場還是緬甸戰場,這些化學迫擊炮團基本上都未進行化學戰,而是使用普通榴彈和燃燒彈進行作戰。除了4個化迫團以外,其餘的化學部隊均不是進攻型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