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趙薇、佟大為的《虎媽貓爸》也許你現在就是一個虎媽或者貓爸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冠狀病毒給了我一個超長的假期,閒來無事,重溫了趙薇和佟大為主演的《虎媽貓爸》,這部劇從兩個同齡人開始,一個是蕊蕊,蕊蕊住在鄉下做著同齡的小朋友不會做的家務事,並且能夠載歌載舞,知道春秋,三字經等。另外一個是茜茜,茜茜生活在城市,被家裡人當做公主供養著,而且只認為自己是公主,唯我獨尊,希望得到的或者想做的事情,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都有爺爺奶奶幫她來完成或者實現。所以,導致趙薇主演的虎媽“畢勝男”,為了茜茜能夠上重點學校,能夠讓蕊蕊一樣,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花光所有積蓄,換學區房,一家人過著本不要拮据的生活,可最後得知要住滿一年的孩子才能上小學,隨之而來的是讓人崩潰。經過種種事情,茜茜,被虎媽的力逼,姥爺的督促、夫妻的矛盾,最終形成了自閉症。

重溫趙薇、佟大為的《虎媽貓爸》也許你現在就是一個虎媽或者貓爸


一、學區房真的那麼重要嗎?

說到我們國內的房價,要是要一個形容詞的話,就是暴漲,尤其是學區房,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家長也是和畢勝男一樣,不惜加價或者託關係也要買到學區房,那麼學區房真的那麼重要嗎?筆者覺得,很多父母不僅僅是衝著學位去了,而是衝著學位給予房子的溢價價值去的。學區房,不可否認的是,購買學區房孩子能夠直接入名校,學習風氣和氛圍有一定的保障,其次學區房周邊的交通、設施、配置相當齊全,最後學區房升值的空間巨大,但是這些是孩子想要的嘛?其實,說句心裡話,我有條件和能力的話,也會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我們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她現在最想做什麼,最不想做什麼。不管何時何地,我們應該鼓勵孩子正確的思想,不正確的及時糾正。功利性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立場要一致,不可以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一個對她好,一個對她不好,久而久之就會被孩子誤解成對她不好就會不喜歡他,不愛她。就像《虎媽貓爸》中的虎媽畢勝男,嚴厲,貓爸羅素是溫柔的。

重溫趙薇、佟大為的《虎媽貓爸》也許你現在就是一個虎媽或者貓爸



二、父母間的攀比可取嗎?

劇中正是由於茜茜和蕊蕊同齡,有著很大的差距,才導致了後續一些列的事情。父母喜歡攀比我覺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接受,但是父母如果很過分的話,就需要注意了。從好處來說,攀比心理在特定情況下暫時性能起積極性作用。攀比能讓家長不滿足於現狀,不甘落後於他人,也會讓孩子會產生想追求擁有甚至超越他人的心理意識,它在特定的情況下能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從弊端來講,攀比心理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負面的影響。事物的發展都是由量變,到一定程度而引起質變的,家長如果掌握不好其攀比的程度,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會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今日的孩子要求你買漂亮的書包才願上幼兒園,明天要求買高檔玩具,後天就要求買其它的東西,長此以往,當不能滿足其要求時孩子就不聽話了,更多的麻煩事就會接踵而來。所以過分的攀比不但不會帶來快樂,還會讓家庭變得壓力重重。過分的攀比會給孩子的成長生活造成傷害,過分的攀比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壓力,過分的攀比會給孩子樹立不好的三觀。

重溫趙薇、佟大為的《虎媽貓爸》也許你現在就是一個虎媽或者貓爸


三、爺爺奶奶的溺愛很可怕?

過分溺愛孩子會導致孩子自私自利。由於長期的溺愛,小孩會不為他人著想,總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但自私的人一般不會有大出息,絕對不能太過自私。小孩見到長輩毫無禮貌,目無長輩,說話沒大沒小,壓根不懂什麼禮數禮節。
  做事情不講紀律還很懶散,恨不得連吃喝拉撒都要長輩給代而為之,在他眼裡,不願意聽別人的意見。孩子太過溺愛人際關係不和諧,不知道如何跟人溝通,不願受一丁點的委屈,所以時常沒有人願意與其交往。

重溫趙薇、佟大為的《虎媽貓爸》也許你現在就是一個虎媽或者貓爸



《虎媽貓爸》這部劇反映了很多現實中的問題,對我們今後如何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啟示意義,以上觀點純屬個人,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