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平等的看待你的每一块钱吗?

为什发的工资舍不得花,而奖金更容易花掉?为什么有人愿意花5000买个包,吃饭却要精打细算?

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一只上帝的手在“操控”我们,它叫「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于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你有平等的看待你的每一块钱吗?


他认为,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把钱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每个心理账户中的钱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彼此之间不能替代和转换。

钱是一样的钱,但只要你把钱放到不同的账户里,就会产生不同的消费观。

有个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教授的一个学生,每次找他讨论问题,都要坐1个小时的公交车。有一次,教授给了学生100块钱,说给他当作回去的交通费,结果学生一下楼,叫了辆出租车就潇洒地走了。

下一次,教授又给了这个学生100块,说是劳务费,学生把这100块钱收好,和最开始一样坐着公交车回去了。

同样是100块钱,他却分给了两个属性不同的账户:“意外所得账户”和“勤劳所得账户”,花费的方式自然就变了。

就好像,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心理账户的存在,会对日常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1、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人们宁愿多开20min的车,从而少花30元买个90元的计算器,却不愿绕路20min少花30元买件1000元的衣服。决定是否要“绕路”不仅取决于钱的数值,还有消费者的价格感知

2、信用卡消费:与用现金支付相比,用信用卡付账的人更不会去想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信用卡往往可以将购物的快乐与付账的痛苦分离开来

3、基金亏损:

已经盈利的基金把盈利跌回去一部分,不伤到本金,心里往往没有感觉,一旦本金有了亏损就很难过,这就是将盈利部分和本金,分别放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当中。

你有平等的看待你的每一块钱吗?


凡事都有双面性,我们可以把「心理账户」的原理运用到生活中,根据支出划分为不同的账户,比如:强制储存账户、生活基本开销账户、养老储备账户、理想实现账户等,并严格的对账户进行维护、积累,将会非常有利于我们对自己财务的打理。

你有平等的看待你的每一块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