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36%,變相“高利貸”,捷信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路在何方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國內很多行業都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但金融行業則被曝出了不少不好的消息,例如“暴力催收”、“高利貸”等等,不少年輕人還表示,負債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而相關數據也顯示,超57%以上已經工作的年輕人揹負著一定的債務,而年輕人的債務也主要來自於各種貸款平臺、信用卡等渠道。

年化36%,變相“高利貸”,捷信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路在何方

而說起貸款平臺,相信很多朋友對捷信還是比較瞭解的,根據捷信官網資料顯示,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於2010年年底在天津市註冊成立,主要經營的業務是個人消費貸款。經過多年的發展,截止到2019年7月,捷信已經覆蓋了全國312個城市,貸款服務點超過了26萬個,同時,捷信主要為與數碼產品等實體店合作推薦貸款為主。

年化36%,變相“高利貸”,捷信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路在何方

憑藉自身的優勢,捷信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不少人在購買數碼產品的時候,會選擇捷信的分期業務,但從2019年開始,捷信就被披露了“不良貸款率年年上升”、“上市失敗”等消息,而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疫情的突然襲擊,捷信的業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還遭受了“重創”。為了緩解資金壓力,捷信還宣佈旗下醫美分期業務於2月24日起已全線凍結。

年化36%,變相“高利貸”,捷信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路在何方

至於解凍的時間,應該是在疫情結束之後。此外,有網友還曝出了捷信CEO的一封內部信,信中表示,有些同事將無法繼續與捷信同行,而這是不是意味著捷信要開啟“裁員模式”呢?而為了緩解現金流,捷信還發布了ABS,發行了25億元規模的債務,但捷信高層卻表示,目前捷信的資金充足。

但對於捷信而言,最近不僅受到了外界的爭議,還被曝出了不少負面新聞。首先,捷信在2019年7月,曾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一季度,捷信在中國已經服務了5000萬名客戶,而捷信在中國市場的營業收入也在不斷的上漲,業績也一直呈穩步上升。截止到2019年6月底,捷信的總資產為1069.85億元,半年新增貸款為460多億元。

年化36%,變相“高利貸”,捷信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路在何方

不難發現,捷信不僅是一家高收入貸款平臺,利潤也是比較高的,但這背後,卻是捷信金融消費公司數萬起投訴的“高利貸”爭議,截止到目前,捷信金融消費投訴量累計達到了22042起,而被投訴的主要問題就是利息太高,“暴力催收”等,有網友表示捷信就是一家典型的“高利貸”貸款機構。有網友還表示,自己借了4萬元,分33期還清之後,總還款金額達到了78000元。

而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卻是一家持牌機構,但貸款利息卻高居不下,主要是營收來自收取利息、手續費、佣金等,其貸款利率一度超過了36%。但捷信的招股書顯示,2016年到2018年,捷信集團現金貸平均實際年利率分別為42%、37%和31%,只有2018年在中國監管規定的合法範圍內。那麼,捷信消費金融未來的路在何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