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

梅州


梅州-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


一、城市概況

梅州,廣東省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市和漳州市接壤,南部與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毗鄰,西部與河源市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市相連。

梅州是粵閩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廣東文化旅遊特色區、也是廣東省的重要電力基地之一。梅州地勢北高南低,兼有臺地、丘陵、山地、階地和平原五大類地貌類型,面積15876.06平方公里,下轄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2區1市5縣,2015年末戶籍人口為543.79萬人。同時也是全國重點僑鄉之一,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達700多萬。

二、歷史沿革

梅州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始於新石器時代;未建置前,屬南海郡;建置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幾經置廢升降,先後稱程鄉縣、敬州、梅州、嘉應州、興梅專區、梅縣專區、梅州市。

1、未建置前

歷史上的梅州在州、府一級行政區劃建置之前,屬(廣州)南海郡,分屬揭陽縣。據北宋《輿地廣記》記載,梅州“春秋為七閩地,戰國屬越,秦屬南海,漢屬百越”。

2、南朝齊開始建置後到升格為嘉應州之前

南朝齊置程鄉縣,程鄉之名始此。

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程鄉升為敬州,領程鄉縣。這是梅州州治設立的起始。

北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梅州"的名稱即始於此。

據光緒《嘉應州志》記載,“客人來州、多在元末明初”。明中葉前後,客家人因人口擁擠和糧荒,大批客家人由閩西南的寧化等遷入梅州、韶關。因此,明代是梅州客家人口劇增的重要階段,客家文化興盛發展,客家民系得以形成,逐步發展成為客家腹地。

3、升格為嘉應州後到新中國成立之前

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

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嘉慶十二年(1807)升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代升格為“直隸嘉應州”,行政等級的上升代表梅州經濟社會綜合實力的提升以及在廣東影響力的擴大。從而也有助於梅州文化精神的區域傳播和文化地位在近代的進一步崛起,有力地推動了梅州“客家文化中心”的形成。

4、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設專區管制,先後稱興梅專區、梅縣專區、梅縣地區。1949年10月設興梅專區,豐順劃歸,連同民國時第九區的六個縣,即為現在的梅州市範圍;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

1980年代,實行市管縣體制。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2013年梅縣設區,梅州下轄兩區一市五縣。

新中國成立後,逐漸奠定”世界客都”地位。作為客家大本營的重心,梅州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海外聯繫諸方面,全方面推進並走在前邊。

三、歷史文化價值與地方特色

梅州歷史文化價值包括七個方面:客家文化的重要傳承創新地和向外傳播的核心區;人文蔚起冠粵東的文化之鄉;創新進取、包容開放的僑鄉文化;近代史上光榮的中央蘇區;歷史悠久的古越文化和珍貴的文物古蹟;沉澱客家人文歷史的我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之一圍龍屋;“兩山三水一洲一塔”的城址環境,與“一城兩街”的古城格局。

四、文物與歷史建築

1、文物保護單位

梅州市現有文物保護單位共466處,共分四個等級。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葉劍英故居、丘逢甲故居、父子進士牌坊、人境廬和榮祿第、謝晉元故居等5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包括靈光寺、千佛鐵塔、興寧學宮等75處;梅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梅江橋、江南天主教堂建築群舊址、狀元橋等13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八角亭、大東巖摩崖石刻、朱雲卿故居等256處。

梅州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以清代建築為主,佔比45%,其次為民國及明代建築,分別佔比26.4%和17.6%。共分為六種類型,分別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以及其他類別。其中以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及古建築為主,分別佔比60%及29%,其它類別最高佔比均不超過6%。

梅州全市已登記尚未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183處。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佈較為平均,其中以五華縣數量最多,共215處,佔18.2%。

2、歷史建築

梅州市截止目前分兩批頒證歷史建築達292處,均已完成建檔掛牌工作。

2015年12月梅州市政府公佈梅州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包括白城公祠、萬松居、李氏公祠等共160處。

2017年1月6日,梅州市第二批歷史建築頒證掛牌工作現場會在梅縣區南口鎮僑鄉村琛如廬舉行,第二批歷史建築名錄包含善成樓、順泉公祠、大夫第等共132處。

3、傳統風貌建築

根據目前較完整的統計數據,現梅州全市共有各類傳統風貌建築共16461棟,其中興寧市4751棟,大埔縣3433棟,梅縣區2422棟,五華縣2106棟,平遠縣1248棟,豐順縣1206棟,蕉嶺縣874棟,梅江區421棟。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止到2015年,梅州各縣(市、區)共有縣級以上259項,加上市直的項目梅州客家山歌、廣東漢劇,全市共有項目261項。其中,梅江區66項,梅縣區40項,豐順縣20項,大埔縣35項,平遠縣14項,蕉嶺縣11項,興寧市31項,五華縣42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個、省級24個、市級54個。根據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分類體系,梅州市內的所有非遺項目涵蓋了分類體系中的全部10個門類。

六、歷史文化街區及風貌區

目前梅州市內劃定歷史文化街區包括凌風東西路歷史文化街區、金山頂歷史文化街區、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共3片歷史文化街區,劃定歷史文化風貌區包括西街(紅杏坊)歷史文化風貌區、東街(攀桂坊)歷史文化風貌區、福祿岌歷史文化風貌區、約亭頂歷史文化風貌區、璇螺湖歷史文化風貌區共5片歷史文化風貌區。

凌風東西路是梅州客家文化保存最好的片區之一,以中西混合的騎樓街為典型特色風貌。凌風東西路至今仍然保持著“前門商店後堂作坊、樓上寢室”的傳統特色,是目前國家級名城中的特色建築群,也是梅州發展文化旅遊的重要載體。

金山頂歷史文化街區內大致保留了古城原有格局,功能分區、空間結構、傳統格局要素等依然有跡可尋,對研究梅州古城具有重要意義。網格狀傳統街巷格局保存比較完整,範圍內文保路、月宮巷、城隍廟巷等依然保留了傳統的尺度和走向。

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建國前是梅州的商業中心,廣東省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僑批局曾設於此。大商號有“陳富源”“元盛經”“致安堂”等等,騎樓街至今仍保持這“前門商店、後堂作坊、樓上寢室“的傳統特色。

西街(紅杏坊)歷史文化風貌區是梅州江北老城區、客家文化保存最好的片區之一,以傳統客家建築及村落風貌為特色。廣佈著清、民國時期的建築,見證著梅城的古老歷史和深厚積澱,遍佈大大小小的客家圍龍屋上百座。

攀桂坊歷史文化風貌區內頗具特色的古民居除了“人境廬”、“榮祿第”為國家級文保單位,“恩元第”為升級文保單位之外,尚有“椿蔭堂”、“留餘堂”、“中將第”等幾十座歷史建築(不可移動文物)。形式多樣,有中西合璧、堂橫屋、殿堂式圍龍屋、傳統中式、槓屋、自由式、方樓等,豐富多彩。

福祿岌歷史文化風貌區內建築形式以圍龍屋、槓式屋、堂橫屋為主,且雕樑畫棟,各具風采。對研究清末至民國初期的梅州遷徒史、華僑史、民俗史、各式客家傳統民居建築風格和工藝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約亭頂歷史文化風貌區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該民居群鄉土特色濃郁,文化內涵豐富,體現了近代梅州客家建築風格和建築工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研究清末至民國初期的梅州遷徙史、華僑史、民俗史、各式客家傳統民居建築風格和工藝具有較重要的歷史價值。

璇螺湖歷史文化風貌區整體風貌保存良好。建築形式以圍龍屋、槓式屋、堂橫屋為主,且雕樑畫棟,各具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