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提升城市品質融入灣區建設


常平:提升城市品質融入灣區建設

一系列環境建設工程的推進,讓全民共享美麗家園 常平宣教文體局供圖


河涌的整治攻堅,讓市民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獲得感;村居的提升改造,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一系列環境建設工程的推進,讓全民共享美麗家園……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常平發展帶來新機遇。近年來,常平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以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完善城市配套體系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內涵為重要內容,聚焦交通順暢工程、水汙染治理工程、環境景觀工程、TOD片區開發建設工程、公共配套工程、城市精細化管理工程“六大系列工程”,努力提升這座城市的“顏值”和“氣質”,為融入灣區建設埋下伏筆。


排渠不再臭 魚兒水中游


最近,常平先建排渠迎來了一群“老朋友”。這些約一指長的魚苗中,有羅非魚、鯽魚、塘鯴,它們的出現讓人感嘆,這條曾經黑臭的內河涌,終於又有了魚的蹤影。據悉,先建排渠位於寒溪河西岸塘角村和橋梓村,全長1600米,曾因水質汙染嚴重,不時泛起惡臭,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


為切實改善水質,常平以系統思維整治先建排渠,在截汙管網建設完成的基礎上,投資近1000萬元啟動清淤和水質提升工程。目前,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河涌已消除黑臭現象,成為全鎮河涌治理的示範點。


在治汙辦工程師周志明看來,先建排渠發生的變化,只是常平河湖整治成果的一個縮影,也是生態環境改善的生動註腳。目前全鎮32條內河涌已有20條相繼開展了整治工作,其中10條已完成整治。自水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全鎮上下一心,克服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等困難,向河湖治理髮起挑戰。


截至今年10月31日,常平已完成東、西部主幹管網及截汙次支管網共約306.6公里,全鎮792個主要規模以上的入河排汙口已完成整治434個。企業監管方面,全鎮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203宗,3249家“散亂汙”企業已全部完成整治,完成率為100%。


一個個翔實的數據,不僅體現了常平水汙染治理工作的成效,還彰顯了全鎮上下打贏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定決心。接下來,常平將積極開展源頭雨汙分流改造,著力開展內河涌綜合整治,加強面源汙染綜合整治,多措並舉,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為實現“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


再造30個“口袋公園”


每日清晨7時,在橋梓村的愛蓮廣場,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碧波盪漾的湖面、生機盎然的花草、三三兩兩晨練的居民漫步其中,清風拂面,叫人沉醉……遠處,亭臺樓閣屹立湖面,步步是景,緊鄰廣場的周氏宗祠,訴說著橋梓村的榮辱興衰。


生態環境的提升是一項系統工程,為打造宜居環境,常平從細節著手,梳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一批“口袋公園”的出現,讓市民充分感受到社區環境優化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愛蓮廣場作為常平“口袋公園”中的典型代表。目前,常平較為成熟的“口袋公園”共有30個,分佈在袁山貝、朗洲等21個村(社區)。建設過程中,“口袋公園”充分利用社區邊角地、閒置地、魚塘、廣場進行“村景再造”,大的佔地幾十畝,小的只有七八畝。


除了以“口袋公園”為抓手,推動美麗幸福村居建設外,常平還注重美麗幸福村居建設的“再整治再提升”。鎮住建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指導各村對現有和即將建成的宜居項目展開更為細節化的建設。目前,沙湖口、塘角、橋梓、麥元、司馬等村的“再整治再提升”項目已進入施工階段,大部分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完工。


2019年度鎮政府又批覆同意還珠瀝、朗洲、金美等15個村的“再整治再提升”項目,目前設計單位正進行方案和施工圖設計。


“彩色林”提升城市居住舒適度


老張是常平的一名公交車司機,新城大道是他駕駛線路中的必經之地,今年8月開始,老張發現緊挨著新城大道的常平農業科普園來了一支種植隊伍,先是在園區外圍鋪種花葉良姜和毛杜鵑,隨後在道路兩旁的綠化帶上種上了燈籠樹……“每天經過都會看到新變化。”老張感慨道,改造後,新城大道一片綠意盎然,城市窗口的形象大大提升,必須給城市提檔升級點個贊。


原來,常平今年投資1600萬元,啟動了“彩色林”建設工作,通過在主幹道和商業街種植各種特色鮮明的綠化植物,總種植面積約11萬平方米,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


常平城管綜合執法分局工程師龍鎔韜介紹,本次彩色林建設覆蓋範圍廣,以“一環四路多節點”為設計理念。其中,一環指環常路,四路指新城大道、常謝路、常平大道、北環路,多節點包括常朗路與環常路交界渠化島、科普園紅綠燈節點、常新公園入口花池、環常路與新城大道交界渠化島、常虎高速新城大道出口、東平大道常企交界路口、崗梓小綠地、東深路高速互通島等14個節點。


彩色林種植綠化品種豐富,包括復羽葉欒樹、紫花風鈴木、宮粉紫荊、小葉紫薇、進口大紅花等,各種觀花觀葉的喬木、灌木相互搭配,並因地制宜地加上景石、雕塑等景觀設計,全面打造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的城市綠化景觀。值得一提的是,在常平大道還珠瀝的環島,更是設計了帶有常平標誌的彩色林景觀,一片色彩斑斕,與整條常平大道交相輝映。


“每天看著色彩鮮豔的花卉植物,賞心悅目,心情也好極了。”在常平居住了十幾年的伍先生表示,常平的環境越來越好,工作生活更舒心,滿滿的幸福感。


大手筆投入TOD片區開發


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廣深鐵路以及莞惠城際等重要交通軌道在常平匯聚,為常平融入灣區建設,串聯起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藉助交通優勢,常平在TOD片區開發建設工程方面大手筆投入,為城市品質提升添磚加瓦。


去年以來,常平統籌城市規劃,整合土地資源並以片區規劃進行招商,與多個大財團達成了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六大片區”。其中,與香港瑞安集團在常平火車站建設“香港城”項目,與碧桂園攜手開發東莞東站站場TOD項目,加快推進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對接平臺,著力打造適應灣區都市格局的東莞東部中心。


打造“內暢外聯”的現代交通路網,同樣被常平放在了城市品質提升的突出位置。當前,常平積極向市爭取在軌道交通3號線新增“常平新城站”,並主動協調松山湖大道至常平環常西路聯絡線、莞番高速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打通“斷頭路”的同時,抓好鎮中心區道路交通提升規劃,科學規劃軌道站點公交路線,完善“微循環”。


品質化城市建設,讓城市功能更趨完善,讓城市環境更加宜居,讓城市發展更具後勁,讓群眾生活享有更多便利,在全力做好“城的鉅變”這篇文章上,常平始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管理,以“六大系列工程”不斷提升常平的城市品位、檔次和形象,在實體經濟、創新驅動、統籌協調、城市環境、文化旅遊、民生工程等方面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切實提升常平宜業宜商宜居水平,全力打造高品質的東莞東部中心。


如今,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發展大潮中,常平將順應灣區時代潮流,對標市委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任務和價值追求,不斷提升發展品質,增強發展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更強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