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

篇1:生活中的數學

這天,我爸爸要從北京出差回來了,因為沒有從北京直達泰興的飛機,他只能乘到南京,於就是我和媽媽便要到南京祿口機場去接他。我們只明白從北京到南京需要飛行1小時50分,我爸爸說:“他買了上午8點40分的飛機票,一早就趕到機場了,可不巧的就是這天由於天特將降大無霧飛機延誤了3小時,這可怎樣辦呢?我們從泰興到南京也要2小時呢,我們究竟幾點從家裡出發呢?我媽說:“要不然我們再打個電話給爸爸問他幾點到南京,此時我們幾點鐘出發最好最好?”我一聽,忙說:“媽媽不要浪費電話費了,算一算我們不就明白了。”於就是我拿出筆和紙:

(1)8時40分+3時=11時40分

(2)飛行1小時50分

(3)到達時間11時40分+1時50分=13時30分

(4)從泰興到南京2小時

(5)從泰興出發的時間13時30分-2時=11時30分

“我明白了,我們務必在上午11時30分之前從泰興出發才能趕在爸爸前面到機場。”媽媽看我高興地說:“這天兒子替媽省錢了。”數學真搞笑,能夠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


篇2:生活中的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數學,經常從人們身邊走過,生活中人們都離不開它,它為人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的班級中經常要使用到數學,例如算單元平均分、統計校園電費……等等數不勝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購物,買過年吃的糖。超市裡糖的花樣可多了,有脆皮糖15.80元一斤,牛皮糖10.50元一斤,牛奶糖8.00元一斤,酥酥糖23.9元一斤,巧克力糖21.9元一斤……但主要分為散稱和包裝。爸爸媽媽問我:“兒子,你期望買什麼糖呢?”我望著玲琅滿目的“糖果世界”,不知如何抉擇就是好,但我自幼喜好巧克力,所以我就選了巧克力糖。這時媽媽又給我出題了,他說:“那兒子,你說我們就是買散稱的呢,還就是買包裝的呢?”這我就摸不著頭腦了,立即心算起來:散稱的巧克力糖21.9元一斤,包裝的則58.9一盒。散稱的巧克力糖一包才10克,包裝的巧克力糖一盒就有1000克呢!但就是,單單看重量還不能決出勝負,就讓我仔細算算--其實算這個並不難,直接用1000克=1千克1千克=2斤58.9÷2=29.45(元)29.45元》21.9元所以散稱比包裝更划算!我高興的把我得出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誇我愛動腦筋,因此我也就成為了媽媽的"小會計"。

生活中的數學


在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能從一個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變成一個個生動搞笑的數學題。我們常做的應用題,就就是在生活中取材,再稍加改編而成的題目。這不,我又在做數學題時發現了一道趣題:

大河上有一座東西向橫跨江面的橋,人透過需要五分鐘。橋中間有一個亭子。亭子裡有一個看守者,他每隔三分鐘出來一次。看到有人透過,就叫他回去,不準透過。有一個從東向西過橋的聰明人,想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最後透過了大橋。

我初看這道題,一點頭緒也沒有,難不成坐船過去?這就是不可能的。此時難道走了一會往回走?唉,這好像行得通……

我經過反覆的計算,先想到了走到2分59秒的時候把頭轉回去,看守的人就會讓我往回走,這樣不就過去了嗎?之後又想了一會,得出只要在走了2分30秒至2分59秒的時候往回走(最好不要到2分59秒的時候走,因為可能你還沒轉過頭來,看守的人就發現了。),就能夠成功過橋。

大家肯定都會說這麼容易的題誰都會做,我拿出來吹噓什麼?不,這樣貌你就錯了,我並沒有在炫耀自己,我就是在告訴大家數學在於聯繫生活思考,在於全心全意去領悟,而不就是拿著別人的成果炫耀。


生活中的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