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 首席記者 吳淨淨/文

在“三八節”這天,編劇六六奔赴武漢,為籌拍首部全面反映抗疫的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實地採訪。之前,她曾解釋此行原因:“災難無情人有情。我是時代記錄者,我參與這場全民戰爭的方式,就是親臨一線,拍成作品。”而作為演員,他們也希望用作品來記錄抗疫過程中平凡的人偉大的事。近日,演員孫茜在接受猛獁記者專訪時,就表示過,疫情結束以後,應該會有一批影視作品來描寫這些偉大的白衣天使,“我肯定會非常願意去接拍。”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工作取消不少

但家人陪伴時間變多

原計劃春節假期帶孩子出去旅行,但因為疫情,孫茜和家人一起“宅”在了海南家中,原本春節後就要去國外拍電影,如今還沒有復工。工作受影響,會“被動取消很多工作”,但生活上也因此多了陪伴家人的機會。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這些日子,她養花種草忙的很,也會把成果發在朋友圈和微博:種的第一批小草已經很茂盛了,養的三角梅也快開花了……她說這些日子幾乎快成了“花農”,前些日子小區解禁,她終於踏出家門去逛了一回超市,然後就意外發現在網上看的“防疫帽子”,於是戴上後就更像“花農”了。不過,她喜歡種花,她喜歡“看到生命的力量”。就在昨天,這個“種花小妹”還在線請教網友,問那個翻土時發現的胖蟲叫什麼,聊天時問起她,她還在笑“還養在簸箕裡呢,還沒想好怎麼處理”,餵魚都不太忍心,她也是太善良啦。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除了當“花農”,這段時間她還客串了“赤腳醫生”——給家人拔罐,當了一回“甜品師傅”——給兒子做蛋糕,順便還兼職了一把“攝影師”——記錄了“託尼爺爺”給孩子剪頭髮、“蔡爸爸”給寶寶炸油條等生活趣事。雖然工作因此耽誤不少,但像現在這樣“全天24小時陪父母、陪家人、陪孩子”的機會太難得了,所以,“家庭生活上來說這段時間是特別幸福的”。

宅在家中

也可以看書“充電”

除了享受家庭生活,這些日子也是孫茜充電的好時光。“平時給自己開的那些書單,這段時間也可以認真讀起來了。任何時候都是好飯不怕晚,要成為一個有厚度的好演員,就是要不斷充實自己。”作為演員,他們最能體會“影視寒冬”的含義,“其實我覺得,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是機會,讓我們慢下腳步,認真充實自己”。這些年,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家庭的孫茜,現在更注重作品的質量,“平時如果一直不間斷的拍戲,不留充電的時間,其實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這個時間挺難得的,給我們時間充電,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這些天宅在家中,也讓她思考了很多。作為演員,她最期待未來業內會出現更多優質的、讓演員興奮的好劇本。“這次的困鏡會給我們一次沉澱的機會,可以讓更多的創作者能踏下心來,有完整的時間去創作。像編劇、導演等等,都需要靜下心來打磨作品。”之前在整個行業高速發展的時候,他們作為業內人會發現創作上的許多問題,“時間太短,頻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創作,不光是編劇導演,演員同樣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研磨劇本。我們面對每一次創作,是否全心的投入和認真?這次確實給了我們這樣的時間,你用了100%的努力和用了20%的努力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她相信,在這次的沉澱之後,未來會有一次高質量影視作品的大爆發,“我也希望自己可以認認真真的去創作角色,全心全意的投入每一部作品中,拍一部是一部。”

為醫務人員糾心

希望可以出演相關角色

這段日子,孫茜每天都在關注疫情,抗疫前線的感人事蹟會讓她心疼掉淚,有時夜裡也會因此睡不著,“那些拋開家庭衝到第一線的那些醫護人員,真的很心疼他們。”希望可以做點什麼,所以她也參與了很多相關的公益活動,錄視頻,讀家書,送關懷……她覺得,疫情結束以後,應該會有一批影視作品來描寫這些偉大的白衣天使。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的確如此,抗疫相關的影視劇已提上了日程。由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拍攝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會由10個戰疫期間的動人故事組成,由10位著名編劇擔綱創作,將於國慶前推出。這個劇會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原型人物、故事為基礎,通過藝術加工,塑造“抗疫”一線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群像,以一個個剖面展現“抗疫”人民戰爭的全景畫卷,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孫茜:作為演員,最想用作品去記錄這個時代的人和事

之前在採訪時,孫茜和萬茜都表示過“如果有機會,特別想去體驗他們的職業”,作為演員,孫茜希望用作品向這些白衣天使致敬,“他們在我們心目當中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如果有這樣的題材和機會,我肯定會非常願意去接拍”。而除此之外,作為“它基金”的理事,她也很想和“它基金”的小夥伴們一起,“投入到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和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的工作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