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說到山西,人們肯定會說大同;而說到大同,大家可能只會想到大同煤礦,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大同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底蘊!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大同夜景圖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推薦一下大同的文化古蹟吧~

第一,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雲岡廣場入口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雲岡石窟一角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雲岡石窟標誌大佛

第二,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於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建築極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2010年入選《時代週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築。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懸空寺遠景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懸空寺仰視圖

第三,華嚴寺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佈局嚴謹。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華嚴寺外景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華嚴上下寺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華嚴寺內景

第四,古城牆

大同古城牆位於大同市中心區域。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大同城築邑歷史悠久,早在作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時候,就已經修築有規模宏大的城池。

現存城牆是明代大將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舊城基礎上於明洪武五年增築起來的。建有主城門和陽、永泰、清遠、武定四座,同時還建有護城河、吊橋、城樓、箭樓、月樓、乾樓、望樓、角樓、控軍臺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2008年起因古城牆夯土牆體遺存較好得以修復。對70%夯土城牆進行包磚整體修復!由於梁思成對大同城樓的測繪資料齊全,照片文獻詳實,而且城牆根基條石,馬面基礎均磚牆等均有遺存,為修復提供了詳細依據,因此保證了建築原真性,保護修復完的大同城牆蔚為壯觀。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古城牆日景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古城牆上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古城牆夜景

第五,九龍壁

大同九龍壁位於平城區和陽街,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壁高8米,厚2.02米,長45.5米。壁上均勻協調地分佈著9條飛龍。兩側為日月圖案。壁面由426塊特製五彩琉璃構件拼砌而成。9條飛龍氣勢磅礴,飛騰之勢躍然壁上。龍的間隙由山石、水草圖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頂覆蓋琉璃瓦,頂下由琉璃斗拱支撐。壁底為須彌座,高2.09米,敦實富麗,上雕41組二龍戲珠圖案。腰部由75塊琉璃磚組成浮雕,有牛、馬、羊、狗、鹿、兔等多種動物形象。


山西文化內涵的城市——大同

大同九龍壁

大同的名勝古蹟不止於此,大家還知道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