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新榮區紅石崖風景區

紅石崖風景區位於大同市新榮區花元屯鄉境內的採涼山南麓,距大同市20公里,面積1022.5公頃,為季節性自然風光區,景區北端的紅石崖山為採涼山餘脈,海拔1753米,為園區最高點,陡然矗立的石崖一日三變,夜晚為黑色,早晨為青色,下午尤其是傍晚晚霞映照時,呈紅色,故名“紅石崖”,奇峰峻峭、高寒異常每當春末夏初,平川早已花開似錦,唯餘此山積雪皚皚、銀光耀目,讓人真正領略天高氣爽、雲淡峰奇的塞北高原風光。


大同新榮區紅石崖風景區

在當地還有這樣一個關於紅石崖善泉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採涼山紅石崖附近有個小村莊,村中住著一戶人家,全家父母兒子三口人。但火噴噴一家趕上個連年乾旱,父母雙雙飢渴而亡,只剩下了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夥子這一年天又大旱,村裡人眼看就又要被旱死了,小夥子想起父母臨死時的悲慘情景,不忍心眼睜睜再看著鄉親們一個個悲慘死去,於是挑了一雙木桶便進了山谷。他走了一溝又一溝,翻了一山又一山,從早晨一直找到太陽落山,歷盡艱辛,卻連個露珠兒也沒見到。小夥子急了,坐在谷底便哭了起來,他越哭越傷心,越哭越悲慟,星星出來了,他在哭,月亮升起來了,他還痛哭不止。哭著哭著,奔波了整整一天,連一口飯也沒吃,一口水也沒喝的他漸漸睡著了。小夥子睡著了,但他還掂記著找水的事情,仍在四處尋找水源。朦朧中,他來到了一塊巨崖底下,只見巨崖高聳入雲,紅光四射,景緻十分美麗。他正在觀看這四周景緻時,忽見從溝壑深處走出一個花季小姑娘。姑娘與他年齡相仿,身著一身金黃色衣褲,手拿一束鮮花,連蹦帶跳地來到崖下,一看就知是個進山遊玩、摘花撲蝶的富家閨秀。小姑娘見了他也不說話,一彎腰挪開一塊大石頭,露出一窪清泉,爬下身子,咕咚咕咚地喝了起來。小夥子好不眼饞,忙跑過來也想大口大口喝幾口。不料,姑娘也不謙讓,自己喝完就把大石頭挪回了原處,把泉眼蓋了起來。小夥子好不生氣,一個機靈夢醒了。小夥子夢醒,已是東方發白時分,再沒了睡意,便又挑起空桶,迎著漸漸發亮的東方繼續往山裡走去。他邊走邊回味昨晚的夢境,奇怪,便不知不覺地尋找起這峰紅色巨崖來了。走著走著,忽然眼前一亮,平時並不注意的這峰巨崖,今日卻十分鮮豔,在朝陽的輝映下,更是紅光四射,燦爛耀眼,所有景緻與夢中所見完全吻合。小夥子一激動,早忘了疲勞,幾個健步跑到南崖下面,使盡全身力氣,將大石頭挪開。石頭挪開,下面果然露出一窪清泉。也是小夥子渴急了,他顧不上思考,便一頭扎進泉中一口氣喝了個滿飽。等小夥子喝好了,再看那泉眼,僅有一個瓢大,坑內也只有一瓢水。這夠誰吃?小夥子失望了。但這畢竟是千辛萬苦才找到的水,不能空著桶回去,一點水可能就救活鄉親們一條命。想到這兒,小夥子取過木桶慢慢舀了起來。舀一瓢,坑內還是一瓢的水;再舀一瓢,仍是一瓢的水,小夥子的兩隻木桶舀滿了,坑內還是一瓢的水。小夥子又驚又喜,忙挑起水桶向村中跑去。鄉親們聽說小夥子找到了神泉,紛紛進山挑水,但不論有多少人,挑多少水,坑內永遠是那麼清澈甘洌,清涼可口的一瓢水,百姓再也不為沒水吃犯愁了。消息越傳越遠。這年,劉邦十萬大軍被困小白登。劉邦聽說紅石崖南崖下有個神泉,便責成千軍萬馬晝夜不停地輪班舀了七天七夜,但坑內始終是一瓢水,既不多,也不少。有一天,小夥子又夢見了這位小姑娘,說:我是天上的龍女小金龍,由於同情你,幫你找水源,犯了天條被打下凡間為你們做好事贖罪來了,同我一起被打下來的還有我兩個哥哥,他們也來為你們做好事來了,你們從此再不必為水發愁了。小夥子一夢驚醒,更覺得奇怪,遂直奔山崖下看有什麼變化,結果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紅石崖下又多了兩股泉水。兩股泉水順溝流下,匯成溪流,一直流出大山,流到村莊,村裡人再也不用去山裡挑水了。後來,人們為了感激和紀念小金龍,便在南崖下建了一座廟。從此以後,只要遇到旱年,山周圍的人們就要上山祈雨,龍王廟有求必應,十分靈驗。再後來,人們發現,小金龍那眼泉水還能治病,不論病情有多重,只要向小金龍祈禱,喝一口泉水,病人就會神志頓醒,所有疾病就痊癒了。為此,人們又為這眼泉起名為善泉。


大同新榮區紅石崖風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