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天地會出現於清代,在我國南方的許多個省以及海外華僑中間活躍是一個秘密會黨組織,取意於“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

  關於天地會的起源,揣測紛紜,很難斷定哪一種說法更為準確。據《清稗類鈔.會黨類》記載,天地會起於康熙年間。經過是這樣的,當時,藏人屢犯邊境,康熙帝下詔募徵,有福建莆田九 連山少林寺的俗家弟子鄭君達,率領一百二十八寺僧應募,出征三月,大勝而歸。後來,朝臣陳文耀、張近秋,陰懷反志,因為悸懼僧軍勇武,一 直不敢動手。一天,兩人合謀密室,認為不剷除寺僧,總是個障礙。於是陸續向康熙帝進讒說:“官軍與藏人交兵多年,屢戰屢北,唯獨寺僧能夠征服他們,假如這幫傢伙心懷異志,有朝一日要算計朝廷的話,那就不得了啦!”帝聞言大驚,反詰陳、張,“依你們怎麼辦?”陳、張表示點足兵將,一舉剿滅。康熙帝以為不妥。陳、張又說,用火藥圍焚,量寺僧們再能,也難逃脫。康熙帝採納了這個建議,並授命陳文耀、張近秋執行,率兵抵達福建。這時候正巧有馬儀福前來投降,願意充當先導。馬儀福原來也是少林寺的寺僧,武藝高強,位居第七。只因生性好色,為僧眾不齒。因為幹出了引誘鄭君達的妻子郭秀英的醜事,被逐出寺院。為此,馬儀福耿耿於懷,圖謀報復,一頭扎進了陳文耀的懷抱。某日深夜,馬儀福作為嚮導,引領官軍至寺前埋下火藥,再堆上厚厚的柴草,用松香引燃,片刻間烈焰沖天,把少林寺燒成了一 片焦土。幸有達摩尊神顯靈,派遣朱開、朱光二 天使,救出了十八個寺僧,連夜逃出寺院。途經黃泉村時,遇到官軍的圍堵,其中有十三人戰死。餘下五僧,蔡德忠、方大洪、馬超興、胡德常、李式開,立誓:“彼等雖死,縱歷萬年,此仇不復不已”。後來,此五人被奉為天地會的“前五祖”,算是開先河的一輩。

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然而,於創會集大成的,則是陳近南。他曾官居學士,因為反對康熙帝焚寺,力爭無效後憤而辭職。他返回了湖廣老家,躲在白鶴洞裡研究道教,並決心替寺僧復仇。於是化裝成相士,浪跡江湖。途中巧遇五僧,言談之間非常融洽,彼此相見恨晚,遂於是秘密相約於紅花亭聚黨謀事。

  有一天,寺僧們逍遙於河上,忽見河中央浮起一個大石香爐, 撈上來翻看,見爐底鐫有“反㳉復汩”四字,頓時肅然起敬,馬上取來樹皮、草來代香燭,祭告天地。想不到祭儀未完,樹皮與草自燃起來,寺僧們以為是老天的兆應,趕回紅花亭把這件事告訴了陳近南,並說:“此㳉(清)代將覆,汩(明)朝復興之天意也”。

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即日,準備就緒,宰牲祭旗,歃血盟誓,並宣佈甲寅七月二十五日,以紅花亭為兄弟盟誓之地,各會員以這一天為誕生日 ,統稱為洪家大會。當天夜裡,天降瑞兆,南方光耀,星辰燦爛,在天際拼出“文廷國式”四字。陳近南根據天意,取以為帥旗。接著東方再顯紅光,紅音同洪,故以 此為姓,稱作洪門。

  這段故事,跡近神話,與其說是起源的追述,不如說更像堅固心志的說教。其實,流傳於下層社會中的故事,向以穿鑿附會,添油加醬為著,越是輾轉,越是離奇,帶上點妖氛仙氣都不足為怪。就拿蕭一山先生提供的《近代秘密社會史料》來說,類似《洪門小引》《西魯敘事》之類的傳奇性文字,基本上也與《清稗類鈔》中關於天地會起源的說法相近似。對此,溫飛雄先生認為:“該會所遺傳之神話故事,荒誕不經,俚俗粗鄙”,不像是知識階層的作品。但觀其“組織頗饒心思",非知識階級“而又沉痛於亡國者”,不足以有此作為。這是什麼原因呢?看來“造此段 神話故事,殆有深意,蓋著眼於下層社會,利用神話使其留極深之印象於腦海中”,偏重的側面,顯然是輿論的力量。

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溫先生的話頗可玩味。事實上,神秘本身就是一種魅力,為了起到鼓舞和堅固心志的作用,史 的真偽早已變得不重要了。因此,在研究天地 會起源的時候,許多學者都碰到了同樣的困惑,囿於現有的抄本,誰也說不清楚。

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講演中說到了天地會的起源。他說:“明朝遺民有--派富有民族思想的,覺得大事已去矣,就想出方法來結合會黨”。即把民族復興的希望寄託在一般下級社會和江湖豪傑的手裡。孫中山先生為此還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 叫做“強盜之室,藏寶於汙穢之中”。至於真正的歷史實情,由於在“滿州專制之下,保存民族主義,是不拿文字來傳,拿口頭來傳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把會黨源源本本講起來,很為困難,因為他們只有口頭傳下來的片段故事。就是當時有文 傳下來,到了乾隆的時候,也被銷燬了”。

天地會是如何形成的?你對天地會了解嗎?


  天地會也叫三合會、或三點會,會內通稱洪門,彼此之間無大小,均以兄弟相稱。但是 作為一個反社會的民間秘密組織,要立則有言,行之有效,盛而不彰,缺乏完整的組織體系和嚴格的保密方式是不成的。因此,天地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相應的體系和制度,到了清嘉慶、道光年間,天地會的會首,每到一個地方傳會,一般先發展數人為骨幹,然後由他們輾轉糾眾結合,建立起分支機構,這些人分別充當各個機構中的大哥,並公推最初來傳會的人叫總大哥。看起來,會內是兄弟相稱,其實大哥在會內有統治權威,本質上仍然是傳統家族制度的一個脫坯,它截取了家族關係中的一個方面,即兄弟相處中的長者為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