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二郎神之“聽調不聽宣”

為什麼要再談一次“聽調不聽宣”呢,我發現網上很多朋友對“聽調不聽宣”爭議很大,很多朋友認為二郎神牛逼哄哄,不鳥玉帝,憑實力拿下灌江口地盤與玉帝 “劃江而治”,不準玉帝勢力在灌江口地盤上開宗立廟收“保護費”,儼然,灌江口成了獨立王國,更有甚者,在“第二次天庭圍剿花果山戰役”中,因二郎神團隊出色表現力壓天庭十萬天兵天將,就想當然認為:二郎神團隊很牛逼,而天庭武裝力量很草包 ,簡直不堪一擊,如此等等,老六看後,覺得有必要再絮叨幾句。

再談二郎神之“聽調不聽宣”


“聽調不聽宣”真正含義在老六的上一篇文章已經做了詳細解釋,並不是不承認玉帝的老大地位,只是玉帝因與二郎神關係複雜,這其中又涉及到玉皇大帝家族內部醜聞,如果二郎神在天上點卯當差的話,一恐眾仙不服,另外也確實有諸多不便,打個比方,大家一開會,看到二郎神就想起玉帝老妹違反天規,找個凡人相好的,他兒子還在這晃悠呢,影響不好嘛,這讓玉帝老人家怎麼服眾。比如:天蓬元帥你調戲花姑娘,打兩千錘,貶下凡間投胎,估計天蓬元帥就會叫屈:我一個大元帥只是調戲一下花姑娘,你老妹還下界私通生娃呢,你怎麼不管,還給二郎神這孫子安排工作,老子不服,你這是公報私仇……。


再談二郎神之“聽調不聽宣”

二郎神這個人呢,能力強,性格有些心高氣傲,很可能與同事們搞不好關係,於是才在玉帝舅舅默許下,在下界也就是灌江口出搞了塊地盤,混口飯吃,要知道,玉帝老人家掌管三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個小小的灌江口僅僅是下界一小塊地方而已,二郎神憑這點地方,千把草頭神怎麼可能有實力與玉帝“劃江而治”?,說這話就不“實事求是”了。二郎神給玉帝老舅打了個短工也沒撈到多大好處,這是為什麼呢?領導還是要聽彙報的嘛,收伏孫悟空這活,確實是二郎神團隊出了大力拿下來的,可人家天師怎麼給玉帝彙報的呢?“天師啟奏道:四大天王等眾已捉了妖猴齊天大聖了”,看到沒有,四大天王才是主力嘛,所以嘛,會幹活的不如會彙報的,真是職場聖經,所以,二郎神興沖沖地給兄弟們講:“待我討了功,請了賞……”,一看就不通天庭潛規則,再往下就有意思了,《西遊記》第七回“一壁廂宣二郎顯聖……”,這不,二郎神不也在一壁廂乖乖聽“宣”嘛,哪有那麼什麼“聽調不聽宣”?在這裡,有人講玉帝發調兵旨意給二郎神用的是“調”啊,這是當然了,二郎神是有仙籙,可是人家的兄弟沒受仙籙啊,再說人家沒拿你玉帝工資,你只是人家名義上領導,人家憑什麼要像十萬天兵一樣,唯你玉帝馬首是瞻?這事即使一個外人觀音菩薩不提醒,玉帝老人家也會很明白這裡面的規則的,要不然歷1750劫,活了兩億多年的可不就白活了?

再談二郎神之“聽調不聽宣”


那麼在《西遊記》中有“聽調不聽宣的人物”嗎?還真找到一個有那麼點意思的,人家可是憑實力得來的,誰呢—如來佛祖,《西遊記》第七回搞定孫悟空的時候,“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這倆官兒在傳旨的時候也是相當客氣,“玉帝特請如來救駕”,用“請”字夠給面子了,人家如來佛祖那是人狠話不多,二話沒說,馬上出發,一陣操作就把活幹了,幹完二話沒說就要走,又是人家玉帝再三挽留,吃個便飯再走,順便帶點土特產。佛祖老人家也是人精來著,看人家玉帝這麼給面子,場面話也是張嘴就來呀,“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還是天尊與眾神洪福”,看到沒有,人家佛祖謙虛的很,用“宣”字,很給玉帝面子!我給大家翻譯一下:“老僧我承蒙玉帝老大命令來這打個短工,沒啥牛逼的,都是玉帝給各位老兄的福氣……”,當然回到自己地盤靈山,跟馬仔們吹噓起來就是另外一番說辭了。同樣是給玉帝打短工,二郎神跟如來佛祖待遇差別還是很大的,二郎神這活幹完後,隨便給點金花、御酒啥的就打發了,人家如來佛祖呢,活幹完了,還專門請有關部門相關領導開了個“慶功會”—“安天大會”,會上“龍肝鳳髓、玉液蟠桃”那可是可勁造哦,最後還收了一堆 “土特產”帶回去了。毫不客氣哦。分析一通之後,老六認為:“從古到今,萬物生靈都是憑實力說話的。”比如:美國很牛逼,就可以千里之外幹掉人家的將軍,說人家是恐怖分子;就可以跑到伊拉克調查核武器,一通打砸搶,折騰得民不聊生之後,來了一句:“對不起,搞錯了”。跟誰說理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