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覺醒—決心行動—制定計劃—執行—堅定不移,我在哪個階段?

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並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讀到這段我第一反應想到自己,這幾年我一直在用這種“可接受的”水平,進行”自動化運轉“,幾乎沒有進步。


意識到這點有種心驚的感覺,無知最可怕,以有知實無知更可怕,因為不會想到需要解決問題,追求進步。從2月19號開始我似乎覺醒,到現在21天的時間,寫了19篇文,決心行動有了。因為試著寫文,越來越發現不知道怎麼寫,甚至懷疑高考作文自己到底寫的什麼,這樣的水平老師怎麼能給分?想學習寫作的意識似乎也覺醒了。


19號開始制定的100天33本閱讀計劃,執行不太順利,從數量上看完成得不錯,但從養成每天閱讀習慣的目標來看,很不完美。有時間的時候一天讀兩三個小時,沒有時間的時候可能只讀幾分鐘,對一本書閱讀完成時間沒有事先做規劃,寫讀書筆記非常耗時,這極度偏離了我開始的計劃。


因為日更寫作的艱難,很想提高寫作水平,至少寫完後,清晰地知道自己到底寫的什麼。所以感覺自己這段時間一直在調整、修正計劃中。整體處在制定計劃階段,又好像一直在執行計劃,按堅持日更的頻率來說也算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我好像分不清自己到底處在哪個階段,不過,這有什麼重要嗎?


寫到這裡發現自己很蠢,這不就是計劃執行落地的要點麼,制定計劃,執行,過程中不斷修正,調整,完善。我執著處於哪個階段有什麼意義呢?我之所以疑惑自己到底處於哪個階段,主要原因目前水平太差,提升不明顯,這種情況會忍不住自我懷疑。


把刻意練習的幾個特點認真閱讀幾遍,分析我的閱讀計劃適合使用刻意練習,練習應該無處不在,如果能夠在每天工作和生活中都能融入刻意練習,對個人提升應該非常巨大。不過刻意練習的要求很高,要有對標,有好導師,有反饋,更要建立心理表徵。


我想我當下可以做到的,找一個對標,參加一個訓練班?這樣至少目標有了,導師有了,最難的心理表徵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構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小目標做起,一步步達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