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市場化的利弊及醫患緊張關係的改善


把公立醫院推向市場化,取消事業性編制,使公益性醫院變成盈利性企業,有什麼利或者說有什麼好處呢?我認為最大的利或者說好處就是國家甩掉了財政包袱,每年不再向公立醫院投錢,並且每年還會從醫院收不少稅。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政收入,對國家確實有利。那有沒有不利或者說害處呢?肯定有:一是醫院這個治病救人的公益性機構從此變成了依靠盈利維持生存和發展的企業,人民醫院為人民的服務本質也會發生改變。二是鑑於醫院已為盈利而存在,無形中濫檢查濫開藥多收費現象產生,患者的正當到益被醫院刮損,醫患矛盾必然越演越烈,醫患糾紛必然越鬧越大,醫療秩序將不斷受到干撓,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逐漸受到患者群眾的否定,醫患關係將越來越緊張,政府的形象也相應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貶低。

要想改變目前醫患關係的緊張局面,單單從加強患者法制教育和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也是不能起根本作用的,必須從管理體制上改革治理,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立醫院,必須保持社會主義的公益性。只有保持社會主義的公益性,才能體現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初心,才能凝聚民心,才能使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對社會主義制度信任力度。決不能把賺錢作為公立醫院運行的目標。國家應義不容辭地堅持和加大對公立醫院的經費投入,保障醫療設備的良好運行,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待遇,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職業榮譽感,讓他們無憂無慮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病人患者服務。

國家若能落實以上政策舉措,那麼,醫患關係緊張的局面必將扭轉,醫患矛盾糾紛也將自然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