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導語:新年作為我國曆史最悠久的,也是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開始關於新年這節日還有一個很著名的傳說,那就"

年獸"傳說。

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年獸"是一種很兇猛的野獸動物,每到了除夕夜那天,年獸就從深山裡出來,到普通農家去吃小孩,但是年獸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年獸漫畫

那就是年獸特別害怕紅色、火光和吵雜的聲音,到人們知道年獸的這些缺點之後,人們便在除夕那天門上貼著紅紙條,並整夜點著火炬,燃放爆竹,來躲避它的侵擾和攻擊,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恭喜之聲不絕於耳,四處瀰漫著喜悅和重生的氣息,人們為了紀念這一重大勝利,便將這一天稱為了新年。

一、春節真實淵源

1、傳說中的春節

有了新年,那自然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春節",現在的春節有記載曾說這是為了"萬年曆"而專門創造出來的一個時間節點。

傳說在上古時期,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很不利於利於農作的耕種,於是他便想著如何才能統一節氣?

直到有一日,他上山看到樹影的移動,一下激發了他,人們根據太陽的升降生活,那可以做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山間的泉水滴落聲,促使他又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

經過多年的時間計算,他發現每隔三百多天,四季變輪迴一次,後來他將這一切又講給祖乙,祖乙聽後大悅,讓其根據這些創造出"萬年曆法"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

這也就是春節的一個傳說來歷。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天干地支

雖然無數次的聽到人們說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過年現在除了吃還是吃,儀式少了,禮節減了,人情弱了,還帶來了更多的市俗氣。

但是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實際上都沒有放棄過年,它不僅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徵,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節點和濃縮,也是人傳達人情、人性和完成季節變換,祖先與後代溝通的特別日子。

2、遠古時期時期對於春節的理解

自古我們國家就有不少的古老的傳統節日,其實這些節日大多數也都是來源於祭祀的,早在遠古時期,人們由於敬畏天地,發明創造了不少用於崇拜自然的節日,當然隨著思想的進步與發展,又被賦予了不少的文化思想。

如我們熟知的"年歲"也都是來源於《盤古王表》和《三命通會》裡的,您歲作為天干地支的計算載體名稱,在《爾雅》與《史記》中都有記載,"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

"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遠古時期,人們往往認為一年的收成的好壞,就在於春節期間的祭祀是否到位來決定的,所以一般在新年開啟的第一天往往是需要舉行祭祀活動,來乞求一年的風調雨順。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上古時期祭祀

而在有了明確的干支曆法後,人們就開始嚴格的按立法時日進行耕種農作物,而作為新年,則是立春前的第一個節日,也象徵著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所以人們也會格外重視這個節日。

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但是春節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而春節文化則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內涵,也記錄著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

二、"春節"在時間更迭中的變化

1、古代時期春節

春節一直在國人心中都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當然他的發展歷程也隨著時間的變化,有著不一樣的方式,但是它所圍繞的中心思想那便是,一家人的闔家團圓。辛苦一年,百姓們也都盼望這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守歲跨年。

但是在古時過年期間卻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在《東京夢華錄》與《夢梁錄》中就曾記載過很多過年上差異。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初四到初六的習俗

《東京夢華錄》中有不少關於杭州過年的記載,其中像過年期間杭州百姓是可以市店飲宴,就有點像如今過年期間在酒店吃團年飯的概念,但是在《夢梁錄》中記載的其他地方這是要在家裡,許多人一起共同製作年夜飯,然後再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美食。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古時過年習俗

而且在拜年稱呼上也有很多不一樣之處,如在《東京夢華錄》記載的親戚間的互相走動,稱為慶賀禮,在《夢梁錄》中記載的則是拜節,這都說明,即使還在同一時期,各個地方都有著不一樣的過年習俗。

2、現代與古代的過年差別

從這些差異上其實都是可以感受到南宋和北宋之間的年俗區別,其實也就是因為有差別,所以才締造出瞭如今各地不一樣的年俗風格,這是一種發展也是一種傳承。我們在驚歎文化傳承過程中本質內核不變,細節性習俗卻差異極大的同時,也會感嘆生活的變化對年的深刻影響。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小孩舞獅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一種傳統節日,特別是在民間,往往還有很多細節上不一樣的文化體現,如古時就有"爆竹聲聲辭舊歲",現在的我們則更是凸顯出"安靜科技跨新年"的方式,時代的進步讓過年也更具有它的特別性。

三、全國各地的過年差異

1、初一至十五的民俗特點

民俗似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年活動,當然各個地方也有它不一樣的民俗特點,而且民俗還會根據地方差異與時代變化產生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它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習俗拜年

也就是這些變化使得民俗具有了它自己的魅力,如浙江省烏程縣元旦要以長竿束草,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如杭州在初三有井的人家要祭井神,實際上叫"開井",在初五祭五路財神;溫州則在初一清晨祭六神,包括井神、財神等。

全國各自地區還有祭祀祖先的習俗, 但溫州還增加了"接三清"的道教信仰內容。如在杭州拜年有"飛片",溫州則沒有這樣習俗,但溫州在拜年時有"春宴"之俗。

還有像溫州在春節時有擺珍寶之類的民俗,杭州則就沒有,因此到初五,溫州還形成了"

收珍"的習俗。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溫州"春宴"習俗

在天津則更加註重的是"闔家歡樂",所以他們的年俗從臘月十五那天就正式開始,各家各戶從那天開始就要開始準備年貨,小商販們在那天也都會把各種各樣的年貨擺上街頭,供人們挑選。

就是從這些不同的風俗上就可以瞭解到春節其實就是由無數差異性的習俗所構成,並通過這種習俗來表達地方性的象徵和禁忌,這也為表達地方性春節文化的豐富多彩和自由發揮的空間。

2、春節的趣味性

當然過年除了共性以外,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趣味性,由於地方不一樣,過年的風俗也就不太一樣。

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了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象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飯後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在有餘頭。水餃煮好後,先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多興旺。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習俗掃塵

如北京就有過年玩兔爺的傳統,兔爺最早的記載出現在明末,以此祭月,明人紀坤《花王閣剩稿》中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又明《北京歲華》記載"市中以黃土博成,曰兔兒爺,著花袍,高有二三尺者。"因為這個原因,北京人會在過年期間玩兔爺,泥塑兔爺的習俗。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老北京的兔爺

如在山東魯西南地區,初一早上有不能把雞、鴨、鵝等放出來的習俗。但是在膠東黃縣、蓬萊一帶,初一早上一是照虛耗習俗,二是壓窗花,三是"打鞦韆",四是壓缸錢,五是丟盛蟲。萊蕪等地在初一下午有送家堂習俗,鄒縣有搗鼠洞的習俗。這些不同的年俗就反映出了,即使是在同一個省份但是不同地區,就會有很多不一樣的年俗活動。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習俗走親戚

這也就說明年俗其實就是一個地域化的節日表現,地域不同,年俗不同,百種地域千種年俗,年俗也就會隨著時間的發展,好的就逐漸保留下來,壞的也就逐漸被淘汰掉。

但不管怎麼說地方性的認同,使各地的民俗擁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的表達方式,並因符 合當地人的文化習慣和心理使具體形式和內容得到傳承和保護,從而使這種差異長久地保存下來,也造就了多種風格的春節習俗。

四、新科技對年文化的滲透

1、科技改變春節的傳統

現如今的春節過法,已經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雖然說可能在傳統習俗上年輕人們還在遵循著老一輩的過法,但是似乎又有一些不一樣的新式過年風格在與老的習俗在融合。

曾經一度盛行的過年放鞭炮,嚇年獸的年俗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就在逐漸的捨棄掉,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環境的汙染,有些嚴重,人們為了保護大自然,而做出的改變,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科技發展,人們的思維已經不再拘泥於過去陳舊的觀念中,"

年獸"這個看似可怕的怪物也就只能停留在曾經的神話創說中了。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習俗年三十團年飯

春節中的鞭炮,它就隨著科技的發展而不斷地改變或進步,它的發展是如此明顯,以至於人們僅僅將它作為物質層面的東西而忽視了它作為春節重要的細節的特殊作用和價值。

事實上正是人們在春節習俗中絕不省略放鞭炮的內容,使鞭炮也成為了一個必須品,但是隨著科學發展,國家主張文明過年,現在鞭炮也變的多種多樣,不在是單純的火藥鞭炮,反而還引出了更加多種多樣的鞭炮,也是這種變化從而推動著技術改進和創新。這種變化也使得人們感覺到似乎現在的年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現代傳統下的過年

如因為科技發展,拜年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照習俗,吃過年夜飯,就發壓歲錢,這是孩子們新年最盼望的禮物。

曾經壓歲錢又叫"壓祟錢",傳說用它可以壓住邪祟,保證晚輩平安度過新的一年。這一傳承千年的習俗,蘊含了長輩對晚輩自上而下的關愛。

但是如今卻有了和傳統習俗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那就是晚輩給長輩壓歲錢,春節期間給父母或者其他長輩壓歲錢,這個錢裡既表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也體現了傳統春節的文化核心,畢竟我們總說現在的老人是"老小孩",給老人壓歲錢也可以從另一方面達到闔家歡樂的作用,所以這項活動也成了當今社會中的一種新民俗。

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裡的春節,隨著時間的變遷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年習俗年正月初二回孃家

如今社會大家工作都很忙碌,但是過年的時候,那一顆顆平時瘋狂工作的心早已飛回家中,但是回家的車票卻不是那麼好擁有的,每年的春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人類的大遷徙,所以很多老人們都為了不給子女增添煩惱,而出現反向過年的情景。

反向探親其實是一種低成本的過節方式,是對傳統探親方式的一種改變,從根本上彰顯了農耕社會以根為歸宿或者大事要回家的理念,畢竟春節最重要的不就是閤家團聚嗎?

結束語:如今中華民族的春節,在國際化大背景的影響下,已經隨著國人走向了全世界,而且也成為了世界許多國家和人們喜愛的節日。

在美國、菲律賓、新加坡、巴黎、倫敦等地多地,春節被定為合法節日,其中洛杉磯的唐人街在春節期間還會舉行規模盛大的舞獅舞龍表演,創造節日喜慶的氛圍。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春節中的許多習俗內容可能會被淘汰,也有許多習俗內容被吸納和創新,因此變異不但是它的規律之一,也將是它繼續延續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爾雅·釋天》

《盤古王表》

《三命通會》

《山東民俗》

《東京夢華錄》孟元老

《夢梁錄》 吳自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