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羊毛,千萬不能薅啊

大家好,我是七七。

前兩天,有小夥伴問——

「我用自己的醫保卡給父母買過藥,還能買保險嗎?」

唔,醫保卡外借,確實是很麻煩的事,

但也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身份證不能外借,這是常識,

可到了醫保卡這裡大家就沒那麼謹慎了。

特別是很多地區的醫保卡個人餘額沒法取出來,

這時候用自己的醫保卡給父母買點降壓降糖藥,給孩子買點感冒退燒藥,挺常見的。

甚至還有人用醫保卡代別人買藥,替別人辦理住院,自己收現錢,薅點國家的羊毛。

這根羊毛,千萬不能薅啊

可一旦想買商業保險,各種麻煩就來了。

雖然商業保險的健康告知從來不會問——你有沒有把醫保卡外借?

但由於醫保卡基本等同於身份證,

所有用醫保卡買過的藥、看過的病、體過的檢,不管是不是你本人操作,都會被算在你頭上。

這是官方蓋戳認定的。

這根羊毛,千萬不能薅啊

等到保險公司做理賠時,會查詢我們的醫保卡記錄,看是否存在騙保的情況。

他們不會分辨醫保卡上的記錄哪些是你本人的,哪些是你家人的……

因為相關法規說的很清楚,醫保卡只准本人使用。

如果保險公司找出足夠的證據,作出「帶病投保」的結論,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拒賠了。

這也是為啥儘管各種保險的健康告知從來不問醫保卡外借,

但為了我們的自身安全,為了避免遇到將來說不清楚的情況,

能主動告知的,最好還是告知。

那醫保卡外借,一律都要告知嗎?

不一定。

拿大家最常問的替家人買藥來說,

如果沒有醫生處方,自己本身也沒有患病,歷年的體檢報告也都好好的,

單純就是用醫保卡的個人賬戶餘額給家人買了藥(某些地區是官方政策允許的)。

這種情況找不找保險公司做核保,本質上區別不大。

因為沒有處方,也沒有相關的診療記錄,

保險公司並不能僅憑一兩條購藥記錄就拒賠,他們得有完整、可靠的證據鏈才能做拒賠決定。

比較麻煩的是,

我們用醫保卡拿著處方去買藥,或者把醫保卡借給別人去掛號、看門診、甚至住院和體檢,導致別人的健康記錄掛在我們名下了。

這時買保險要不要告知,我們得分兩種情況來說,

第一種情況,別人的疾病記錄自己扛得起。

例如一些無關緊要的藥和就醫記錄,像得過腸胃炎住院之類的,很多保險智能核保滿足條件就能通過,我們乾脆承認是自己用的完事。

甚至很多就醫、服藥記錄,健康告知也不問的,那就完全沒必要告知了。

第二種情況,別人的疾病記錄自己扛不起。

例如癌症用藥,肝炎用藥,它所關聯的疾病,我們是完全扛不起的。

就必須得去申請核保,按保險公司要求準備材料,去好好自證清白,得到保險公司的同意後才能去買保險了。

這根羊毛,千萬不能薅啊

很多小夥伴抱怨,

我也不記得給家人買過啥藥了呀?保險公司不能先幫我查查醫保卡記錄麼?


它幫我查完了,就算價格賣得貴一點,我也買的安心啊!


咳咳,這個真沒辦法。

保險公司也是做生意,他們得考慮做事情的性價比。

如果賣保險之前,先把每個人的健康記錄徹底調查一遍,保險公司就得破產和累死了。

甚至我們主動提交的醫保卡外借審核,他們也不太願意接。

這根羊毛,千萬不能薅啊

越來越多保險公司現在明說,自己不接受任何醫保卡外借的核保。

因為即便花費了大量時間去做審核,保險公司最後發現可能還是在做無用功。

之前遇到一個男生,用醫保卡給父母買降壓藥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年,

雖然按照要求什麼材料都提交了,可最後還是沒通過,保險公司的理由是沒法判斷風險……

要是有同學已經買了保險才想起醫保卡曾經外借過,怎麼辦呢?

如果涉及有處方的購藥,或者是掛在本人名下的門診和住院,最好是做補充告知,求個心安。

但大家得做好心理準備,

因為做醫保卡外借的補充告知,最後被保險公司要求解除合同,是很常見的事。

不管是經紀公司,還是保險公司,都沒法打保票,

說你醫保卡的這種外借情況是100%沒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