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農村老人,不願意進城和兒女一起生活,你怎麼看?

品人生1


不是迫不得已,父母是絕不願意進城隨兒女過日子的!

父母進城和孩子一起生活,有的是孩子在城裡幹出了一番事業,打出了一片天地,在城裡購產置業的農村孩子,真心實意將辛苦一輩子的,自巳的父母接到城裡享福!

有的是孩子在城裡初始創業,需要父母扶持幫助,一是幫助帶孩子,二是幫孩子一把,過來實際就是不拿錢的打工仔!

我們周圍大小門面,有很多是農村來的老人在看店,比如豆腐店,蔬菜店。大點的如建材店等,實際上,是兒女做老闆,他們替兒女打工。

在居民小區,農村老人大多數如同候鳥一般,是來給兒女看孩子!

農村老人只所以不願意進城和兒女一起生活,無論是來享福還是來幫兒女,主要還是"戀家"情結!

1,故土難離,鄉情濃厚。農村都是人老幾輩子生活的地方,有他們熟悉的環境和熟悉的人群,在家中不缺親情,在農村,親連親。不像城裡,關上門,不認人。門對門,不知誰是誰!如果兒女在城裡過的好,必然可以幫助父母,在農村有房子有地,生活不比城裡差!

2、生活更方便,養雞,餵鴨,地裡有糧有菜,或有商店或趕集,買賣方便,不比城裡差,而且節儉新鮮!

3、兩代人在一起,消費觀念不同,生活習慣不同,主要是兒女成家後,分家就分了心,無論兒媳或女婿必競不是親生,說多說少,幹多幹少,都不隨便,受約束!有時還得忍氣吞聲!

故土難離,窮家值千金的思想觀念,消費觀念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是老人不願和兒女一起生活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