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票和用錢哪個更科學?

我們隱約學過或聽說過那個年代。那個年代生活普遍用票,糧票,飯票,肉票等,“錢”的概念不強烈。習慣了用金錢的我們,對此嗤之以鼻,認為太“low”。其實是我們所知太少。那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有計劃總比市場盲目調節好。且聽我說。

這次武漢疫情爆發,暴露出問題多嚴重?你有錢不一定能買到東西。危急關頭,錢不是萬能的,而是物質萬能。全國緊急馳援武漢,物質都去哪了?既然我們生產能力那麼強大,說明不缺貨,而且有的人囤貨居奇,認為有利可圖大撈一把。所以我們只能打擊哄抬物價的黑心商家,打擊一家還有一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只是治標不治本。

以人為本,生存第一。非常時期更如此,怎麼辦呢?如果我們按照人口數量發糧票,油錢和肉票呢?那就不一樣了。人只會見錢眼開,不會見“票”眼開。挨家挨戶按人頭髮票,憑票消費,缺啥領啥,自己不用的票可以轉讓別人。口罩也一樣,根據需要,每個人都有口罩票,一個月發多少口罩都有數,這樣操作,保證奸商自然不能興風作浪,群眾也不用擔心吃不上飯,沒有恐慌心理。現在是飽的撐死,餓的餓死。有的一兩個月吃不上青菜和肉。

用票體現出按需分配,房子居住屬性,衣食住行的應用屬性,而不是炒作屬性,最大程度滿足群眾物質生活需要。你用錢衡量,茅臺10年前300元你能喝幾瓶,現在炒起來了,5000你都買不到一瓶。所以用票比用錢更高明。

萬惡私為首。金錢本無罪,是用金錢拉攏人心的人把大家帶壞了。

用票和用錢哪個更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