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時太常寺卿唐鑑講學京師,國藩與倭仁、吳廷棟、何桂珍嚴事之,治義理之學。兼友梅曾亮及邵懿辰、劉傳瑩諸人,為詞章考據,尤留心天下人材。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為什麼現當代有許多書籍都是描寫曾國藩以及他一生的跌宕起伏。首先,因為曾國藩的人生太有故事性,戲劇化的人生往往讓更多人對他特別好奇和著迷。其次,曾國藩本人有著堅韌不拔之志,他不僅僅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還擅長以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對人生對事態的不同看法,他的看法被稱之為經典,所以很多人將曾國藩作為自己人生的楷模,去學習他的智慧。那麼他的可圈可點之處究竟體現在哪裡呢?下面我們就通過曾國藩一生最經典的幾次起落,來看看這個時代偉人的智慧。

一、並非出身豪門,但有遠見卓識

曾國藩是中國晚清時期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他出身非常低頻,沒有任何豪門的背景,在公元1811年,他出生於湖南長沙,在普通的農耕社會,曾國藩的父母也僅僅是最為平凡的農民,曾國藩是一家中最大的孩子,雖然生活上沒有太多的榮華富貴,但起碼的三餐溫飽還能夠得到保障。曾國藩憑藉祖父曾玉屏的指點和教導,不斷的對人生和事物有著更加深層次的認知,再加上曾國藩的父親又是曾經中過秀才的書塾老師,所以,曾國藩從小受到的倫理教育就比其他家庭更多更加深奧。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1、科舉之路大起大落

在1826年,曾國藩在長沙地區參加科舉考試,1830年,成功地進入長沙附近的學堂讀書,在衡陽他學習了兩年,又成功獲得了秀才。在不斷的努力和發奮勵志苦讀書之下,兩年之後他成為鄉試中排名第三十六的舉人,這也讓他得到機會去京城帝都參加新一輪的考試。但科舉考試的路途並不順暢,曾國藩在北京最終的複試中沒有被看中,落選之後的他在北京長沙會館繼續讀書,第2年再一次參加了複試,可是命運再一次捉弄他,曾國藩又一次落榜,他放棄了苦讀書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的想法,返回長沙。

2、放棄後還是選擇了堅持

回到長沙之後,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曾國藩還是沒有放棄讀書。首先是他自己對書籍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無論是否要參加科舉考試,曾國藩都手不釋卷,另外,他的父親和祖父多次教導他,人的視野和眼光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真正能夠決定人視野和眼光的就是書籍,所以曾國藩筆耕不輟,也未曾放棄過讀書。直到1838年,他成功在北京的複試當中得到了認可,成為了一名進士,然後一步步的成為朝廷政府的官員,在軍機大臣穆彰阿的門下不斷的學習和工作,獲得了道光皇帝的親自提拔。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3、十年仕途終成朝廷命官

1848年,也就是進入仕途的十年之後,曾國藩成為了禮部右侍郎。在8月份又變成兵部左侍郎,十年之間多次更換工作崗位,一方面是由於朝廷內部官員體系魚龍混雜,變化多端,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朝廷沒有足夠的新進人才擔當大任,所以曾國藩就經常被朝廷用作拆東牆補西牆的一塊磚,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但曾國藩並沒有放棄,他依然堅韌不拔,在仕途的這條路上不斷地攀升,平步青雲。

二、興辦湘軍,堅韌不拔

《清史稿》:咸豐初,廣西兵事起,詔群臣言得失。奏陳今日急務,首在用人,人才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方,有考察之法。上稱其剴切明辨。尋疏薦李棠階、吳廷棟、王慶雲、嚴正基、江忠源五人。

1、針砭時弊曾國藩

三年之後,曾國藩迎來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大轉機,這也是使他一戰成名的最關鍵節點,洪秀全在廣西興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在這樣的民族存亡時刻,曾國藩主動在朝廷之上針砭時弊,他總結之所以沒能夠鎮壓住太平天國,主要是沒有太優秀的主帥,人才的匱乏是朝廷之所以腐敗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推薦了許多他認為的有志之士和有才能的人,這些人不僅有堅韌不拔的志向,而且在工作能力和內在潛力方面有著高人一等的才華。

曾國藩還對咸豐皇帝所作出的所有錯誤決斷直言不諱,他第1個敦促咸豐皇帝希望儘快做出改正,咸豐皇帝當時非常生氣,因為一個大臣在朝堂之上當著眾人的面主動指責皇帝,皇帝自然會心生不滿,不過咸豐皇帝內在的氣韻和胸懷十分廣大,沒有因此就對曾國藩有所記恨,反而表揚他直言勸誡。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2、回家奔喪,練湘軍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的第2年,曾國藩的母親不幸去世,在這樣國家危難的時刻,朝廷對人才有著特殊的需要,曾國藩作為能夠挽大廈於將傾的國家棟梁,他卻在此時毅然決然的辭掉了自己十多年來奮鬥得到的所有官職,回到家裡為母親奔喪。此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已經成為全國最炙手可熱的事件,因為清政府很可能在這場運動中走向衰敗。可是曾國藩還是走了。清政府調集全國最精銳的滿清士兵來對抗太平天國,但太平天國此時兵鋒正盛,滿清部隊不是對手,所以清政府多次要求軍事將領積極到各個地區募集和訓練新兵,希望得到各地地方勢力的支持,讓地方的官員派出一支有強勁戰鬥力的部隊來消滅太平天國。

3、不斷學習,兩年成新軍

恰恰此時,曾國藩正在湖南為母親奔喪,他也有了更加合適的機會訓練新兵,清政府任命曾國藩為當地的團練主使之後,曾國藩也依靠自己在當地廣泛的人脈和獨道的勢力,他邀請親朋好友和所有仁人志士招募了一批軍隊,對軍隊進行嚴格的訓練,這批人被稱之為湘軍,在湖南練兵之後的曾國藩,立刻到廣東去購買洋槍洋炮,因為為了遏制住太平天國,水軍必不可少,而西洋火氣會大大的提升水師和陸軍的作戰能力。

4、練兵方法獨特,效果顯著

雖然曾國藩從小到大一心只讀聖賢書,並且鑽研科舉考試,獨樹一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這與他個人的學習能力密不可分,因為雖然沒有任何軍事經歷,但曾國藩擅長學習,他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就訴諸於書本,從而瞭解到更多練兵的秘籍,他把他先後募集的5000名士兵分為10個陣營,然後分配到長沙附近的10個地區進行訓練,避免了不同種族軍隊內部的矛盾。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三、打敗太平軍,成就不朽

1、筆桿子究竟有多強

在1854年,曾國藩帶著自己訓練已成的湘軍全軍出動,自己為討賊訂立了一篇討賊檄文,廣告天下蒼生,太平天國運動是封建迷信,並且荼毒百姓,對國家沒有任何利益,勸導各地人民能夠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積極維護國家政權鎮壓太平天國。他在逃走檄文中還在道德和倫理的角度對太平天國大加鞭撻,因為中國傳統的忠孝節義觀念在太平天國的思想主張中全部被否定,他號召所有有志之士和有思想的人都不應該袖手旁觀,這篇文章站在了道德和倫理的角度,使得更多知識分子投入到了反抗太平天國的運動當中,從某種程度上,筆桿子對曾國藩來說也是殺手鐧。

2、初次決定自殺

曾國藩命令水軍將領近兩萬人沿江一路向東,征戰伊始,曾國藩的軍隊就遭到了重創,他非常惱怒,被太平軍擊敗之後他決定自殺,但被同僚所救,也因為初期的出師不利,曾國藩被朝廷免職。被免職4個月之後,曾國藩又一次帶領水軍部隊向湖南嶽州進發,此次進攻非常順利,取得了勝利之後,曾國藩也得到了朝廷的褒獎,他趁熱打鐵,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他就從湖南打到了江西。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3、第二次自殺未遂

在1855年,太平天國的主力石達開率領部隊攻擊湘軍的大營,燒掉了湘軍水師的戰船幾百艘,曾國藩又一次憤怒自殺但跳水後又被手下救活,曾國藩憤怒之餘繼續和敵人作鬥爭,他派遣手下部隊到武昌進行支援,自己則就地從江西訓練水軍大規模建造戰船,為今後的戰爭做足準備。

在1856年,江西不保,石達開將曾國藩圍困在南昌地區,此時如果沒有彭玉麟在500公里之外帶領部隊急救,南昌曾國藩可能被石達開生擒。在9月份,太平天國內部出現了矛盾,楊秀清與洪秀全發生內訌。天京事變後,曾國藩便把握住了契機,將太平天國一舉消滅。

仕途不順,自殺未果,不放棄的人生究竟有多強?

四、堅韌不拔之志,是曾國藩的法寶

綜上所述,縱觀曾國藩的一生,我們會發現,這不僅僅是砥礪奮進,奮發圖強的一生,更是把握機遇,促成質變的一。曾國藩之所以能夠經歷人事浮沉但同樣屹立而不倒,是因為他善於學習,在練兵方面,他積極進取,訓練出了一支能夠和太平天國相抗衡的湘軍部隊。在軍事戰爭中雖然有過敗績,但他也繼續和敵人爭戰,直到天京事變之後,他把握住契機,促成勝利。倘若曾國藩在遭受失敗之後選擇放棄,倘若他真的放棄,便不會有後期的功成名就,這也成為曾國藩最為值得稱道最為不朽的意志品質,我們更應該在瞭解他的故事之後,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汲取精神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