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我們知道,中學教科書稱中國古代冶煉技術長期世界領先,直到明朝仍然是產鐵大國。不過,最近比利時發現了一座古羅馬時期的鍊鐵廠,讓古羅馬和古代中國的產鐵量問題再次成為討論熱點。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根據外國曆史學家的測算,古羅馬潘諾尼亞行省曾挖出過300多萬噸礦渣,按照鐵礦25%的出鐵率,也就是75萬噸。古羅馬在當地一共統治了350年,摺合每年出鐵2100多噸。

羅馬帝國時期,大行省有幾十個,整個帝國的鐵產量可能有數萬噸。那麼同時期的中國呢?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根據《劍橋中國史》推算,中國漢朝時農業勞動力1000萬左右,人均用鐵量0.25千克/年,全國鐵產量3000噸左右,即便到了唐朝,人口達到5000萬,鐵產量也只有5000噸。

綜合羅馬和中國的鐵產量看,羅馬帝國不僅比同時期漢帝國的鐵產量高出一大截,即使與700、800年後的唐帝國相比,鐵產量仍然遙遙領先,多過唐朝10倍都不止。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古羅馬鐵產量的算法都有懷疑,因為潘諾尼亞(今匈牙利周圍)本就是羅馬帝國的金屬冶煉中心,那裡的產量並不能代表羅馬每個行省的平均產量。

然而,考古學家在比利時東弗拉芒省的尼諾夫,發現了一座古羅馬時代的鍊鐵廠遺址,似乎證明了除了潘諾尼亞行省,羅馬帝國的其他地區也有強大的鐵礦冶煉能力。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歐美國家一般在興建新的設施之前,都要對規劃的土地進行考古調查。比利時這個鍊鐵廠遺蹟,從18個月前開始挖掘,研究小組不僅找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2500-2000年)的兩座墓葬,還有少量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1000年)的遺蹟,但最多的遺蹟集中於公元1世紀和2世紀,也就是羅馬人定居的時間段。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這個羅馬定居點規模不算小,建有房屋、街道和鍊鐵廠,從主要建築的形制看,似乎專門從事金屬冶煉和製造,特別是將鐵礦石熔鍊成鐵。接下來,考古學家希望從發現的礦渣中計算出確切的鐵產量。

除了鍊鐵廠,考古隊還發現了一處地下避難所,這個小型避難所由粘土堆成,建在地下,包括樓梯、長椅、壁爐,可以讓六個人坐在火爐旁保持溫暖,但很奇怪,避難所尚未發現屋頂的痕跡,目前不清楚弄爐子的煙是如何從地下排出的。

比利時發現古羅馬鍊鐵廠,考古學家:鐵產量可能表明羅馬遠勝中國

回到鐵的問題上,古羅馬跟中國古代有沒有鐵產量的差距?目前來看,無法下結論。

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這次比利時發現的古羅馬鍊鐵廠算是一個突破點,如果這個鍊鐵廠的鐵產量不低,說明羅馬各個行省都有強大的鍊鐵能力,也就是說,羅馬古代的鐵產量肯定冠絕全球。

反之,如果這個鍊鐵廠沒有多少鍊鐵能力,人們對於古羅馬鍊鐵量的估算可能就得下調了。

你認為古羅馬的鍊鐵量能夠達到數萬噸嗎?

您的關注將支持我發佈更加優質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