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你給孩子報多少個興趣班?

從小到大,十幾個吧…… 我告訴你這不多,我有朋友的孩子從週一上到週日呢。

以上這個回答,來自 7 歲女孩湯笑嫣的媽媽張微。

在北京衛視攝製的紀錄片《起跑線》中,出鏡的湯媽媽把頭髮梳成兩個小辮兒,談起對女兒的教育,頭頭是道,話語中卻透著遮掩不住的焦慮。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中顯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當代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為 67 點,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

對於 80 後家長和他們的 00 後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最具挑戰的時代。

基於如此現狀,不同家長會為孩子選擇不同路徑——有人在競爭中跟風,也有人另闢蹊徑。

種種不同的選擇就此匯聚在這部紀錄片中,它記錄了 22 箇中產家庭、30 個孩子面臨的喜樂哀愁,堪稱一部家庭教育「實錄」。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事實上,對於每個家庭而言,選擇無所謂對錯,只有適合或不適合。

而他們為孩子鋪就「起跑線」時的所思、所惑、所為,也在無形中給予旁觀者無盡的社會思考……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一個北京中產家庭女孩的

「十二時辰」

北京三環內一套房,一輛車,父親做著穩定高薪的工作,母親全職照顧。

這是 7 歲北京女孩湯笑嫣的家庭,又或者在他人的眼中,這是典型的中產孩子的生活,雖算不得含著金鑰匙出生,但衣食無憂、有本錢接受較好的教育,她已經比很多孩子幸運。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但是小小的人兒卻不開心,因為她那個動不動就把「起跑線」掛在嘴邊的母親,正在思量著要不要給她再報一節「邏輯思維課」。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邏輯思維課很火的,好多孩子都在學!”

母親的聲音遠遠地從客廳傳來,湯笑嫣在書桌前默然不語

自打她記事以來,就已經與各類興趣班、訓練課為伴,母親永遠只有一句話:

你要學這個,咱不能輸在起跑線。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紀錄片的鏡頭下,這個來自北京中產家庭的小女孩,她的一天究竟是怎樣的呢?

平時的上學放學暫且不說,每當來到週六日,湯笑嫣與媽媽就好像在瞬間化身為「戰士」,要去打贏一場看不見、摸不著的仗。

週六早上 7 點多,湯笑嫣被媽媽從溫暖的被窩中拽出。

“快點快點,來不及了!” 在媽媽的聲聲催促中,湯笑嫣洗漱收拾,準備出門去上每週六固定的 4 個興趣班。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上午 9 點到 10 點,是尤克里裡彈奏課。在媽媽的注視中,湯笑嫣一邊彈奏著曲子,一邊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唱外文歌。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接著的 11 點到 12 點,湯笑嫣來到聲樂老師家中,把嘴巴長到最大,練習發聲。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中午下課的短暫時光,媽媽帶湯笑嫣去吃麵。可還沒扒拉幾口,又得放下筷子趕車。

由於各個興趣班分散在北京城的不同角落,趕車與擔心遲到,一直被媽媽不停唸叨。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下午 1 點到 3 點,湯笑嫣在朝陽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習舞蹈,壓肩胛帶、下腰、踢腿……小姑娘的汗水灑在光潔的地板上。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等到進入西班牙語課堂時,湯笑嫣已經有些遲到。三個小時的課程,她強打著精神回答老師的問題,與同學互動。

一直到下午 5 點下課,這一整天如趕場子一般的過程,才終於畫下了一個短暫的句號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用張微的話來說,每次陪女兒跑完一整天的興趣班,估計自個兒都得瘦個兩斤。

因為除了上課,母女倆一直在不停地奔跑、趕車…… 我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種焦急。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可腦力和體力遭遇雙重「透支」的湯笑嫣呢,她是否真的享受這些課並樂在其中?

面向鏡頭,她有些扭捏,說道有的課是喜歡的,但還有一些並不感興趣。

但她不敢對媽媽的決定持相反意見,因為“媽媽會不高興”。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主張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的湯爸爸曾多次對妻子表示,女兒上的課太多,能玩的時間太少,但每次都被懟了回去

張微會搬出「我一個朋友」、「我一個同學」的教子故事來論證,比湯笑嫣上更多興趣班的孩子比比皆是,女兒要是不迎頭趕上,恐怕就輸了。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北京,像張微這樣用興趣班填滿孩子童年的家長並不少見。

一項調查顯示,2018 年,有八成中產家庭的課外教育投入超過 1 萬,有五成家庭超過 2 萬。

在跟風與攀比的氣氛中,家長們紛紛自掏腰包,好像上了一節節興趣班,就獲得了孩子成功的保障。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興趣班本身的存在是沒錯的,本意也是為了幫助孩子挖掘長處、陶冶性情,多一項技能,對未來也未必沒有好處。

然而「過猶不及」,在湯笑嫣的故事中,我們只看到一個疲憊的女孩被焦慮的母親推動著前進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去美國交換,我因為作業太少哭了”

鏡頭一轉,正在美國波特蘭市做為期半年小交換生的上海男孩孫涵陽,正和他的美國寄宿家庭鬧脾氣。

才 10 歲的他,已經能用清晰流暢的英文表達自己的感受,雖然這些感受多半是憤怒、不安與無力。

我不要不同!不同對我來講就是壞事!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孫涵陽所指的「不同」,是到美國留學後課堂變得崩塌式的簡單,以及課後作業、各類培訓大幅度減少。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他一下子變得有太多空餘時間,可以睡覺,可以玩耍,可以發呆,這和他在國內的生活截然不同。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可以想象,在上海,孫涵陽也是如湯笑嫣一般被全方位培養的孩子,被興趣班包圍是常態。

但有所不同的是,孫涵陽早已習慣甚至接納了這種緊鑼密鼓的安排,因為在孩子的潛意識裡,他需要這些東西讓自己強大。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我要求上更多的課,做更多的作業。

孫涵陽靜靜地提出抗議,他的美國寄宿媽媽一臉無奈。

美國媽媽談道,孫涵陽的家庭始終在圍著這一個孩子轉,所有的安排都以孩子的教育為中心,這反而造成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變得過於自我為中心。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湯笑嫣的故事中,湯爸爸也提出過類似擔憂。轉變為全職媽媽後的妻子,將一切的重心都放在培養女兒成材,在孩子不堪重負的同時,大人也悄悄丟掉了自己。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據紀錄片中提及的數據,近年來,出國留學已日益在中產家庭中成為常態,而小小年紀就被父母往國外送的「降落傘一代」,更在十幾年間增長了 60 多倍。

孫涵陽在短期交換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可能只是新時代孩子低齡留學現象中一個特殊的剪影。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這股無法逆轉的浪潮中,原生家庭教養模式帶來的影響,竟會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無限放大。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遠比想象中大得多

片中對比最為強烈的是這兩個孩子——郭建一與楊盛鈞。

他倆的口語都比較一般,達不到孫涵陽的水平,但個性上的相反,卻直接導致了與寄宿家庭相處的不同結局。

郭建一內向沉默,在美交換期間,總是一個人默默地上課,默默地吃飯,默默地寫作業,不發一言。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 郭建一

望著那張沉默的臉,他的美國寄宿媽媽心裡直打鼓,到底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讓他開心些?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楊盛鈞卻不同,他坦誠地說,自己聽不懂美國寄宿家庭平時在說什麼,上課也不太跟得上。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 楊盛鈞

但外向又爽快的他有兩個法寶,一個是「連猜帶蒙」,另一個是翻譯軟件。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一個場景中,楊盛鈞手舞足蹈地比劃著要喝水,又拿出了快譯通現場翻譯,惹得美國寄宿家庭哈哈大笑。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他的美國爸爸順便教了教該怎樣用英文表達需要某樣東西,在歡樂的氛圍中,

楊盛鈞的口語進步很快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沉默的郭建一,活潑的楊盛鈞,最後有了不同的結局。

深覺無法滿足孩子需要的美國家庭,與郭建一告別,將他轉去了另一個家庭;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而楊盛鈞則在自己的寄宿家庭裡穩定地待了半年,與這家人培養出深厚感情。

說到底,英文水平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個性其實是適應海外環境的關鍵

紀錄片也回答了兩個孩子迥然相異的原因——郭建一從小缺少父親陪伴,在成年男人的引導和教育方面是偏弱的;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郭建一的父親談道,自己一出差就十天半個月見不著兒子都很普遍。

而楊盛鈞的父母卻陪伴極多,父母雙方都發揮了各自的教養作用。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走體制路線還是出國留學,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遠比想象中大得多。

當每個家長在教育問題上做出抉擇,他們的一言一行,塑造的是孩子的未來。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家學習、國學私塾、環遊世界…

他們為下一代另闢蹊徑

之前提到,在當代中國的教育生態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是非常焦慮的。

湯笑嫣的媽媽,算是在焦慮中跟風的一個典型,但紀錄片也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有人正努力保持冷靜,為下一代開闢不同的路徑。

譬如,5 歲女孩小鳥的父親就拒絕拼名校、盲目上興趣班,從幼兒園起,他自行制定教學計劃,讓孩子跟著自己在家學習。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6 歲的何艾芸則被父母送進了以中文教育為主的國學私塾,童年的寶貴時光,在國學經典的薰陶與傳統美德的錘鍊中成長。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這些與眾不同的教育模式,雖說也各有利弊,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都體現了家長們在大環境中對孩子教育的一種摸索。

而 4 歲男孩貴貴所接受的「環遊世界」式啟蒙,則帶給我們最多的反思與嚮往。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我們不要把孩子的教育看成工程,而應看成園藝,每個孩子都有最佳的成長方式。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3 個月,16 個國家,母子倆一點一點地用腳步丈量世界。

在小男孩的心裡,世界也開始有了雛形,那是不同膚色的人們說著不同的語言,和而不同,依舊能夠彼此尊重。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在加勒比海的遊輪上,貴貴進入了臨時的託兒所,用英文和各國孩子交流玩耍;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每到一個國家,李海培就想辦法讓孩子感受當地的幼兒園,體驗不同文化下的幼兒教育,從多元角度拼接知識習得的圖景。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誠然,環遊世界式的啟蒙雖然燒錢也費時間,也只有中產家庭能夠負擔得起,但李海培欣慰地看到,這種做法的成效是顯著的。

每次結束了一段時間的旅行,貴貴回到家鄉的普通幼兒園,總能很快地適應環境,並結交多個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好友。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幼兒園老師告訴李海培,貴貴是班裡人緣最好的孩子,對待陌生的環境與事物,他的觀察、適應與包容能力都超出了老師的想象,這裡面不能說沒有環遊世界的功勞。

面對親戚們提出的總是帶孩子環遊世界、不好好上學考試的質疑,李海培也有過憂心。

將來如果迴歸正常教育,孩子會不會跟不上?這樣做是否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但思前想後,李海培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起跑線只是一時的,贏在起點未必意味著贏在終點。

與之相比,在擁抱更廣闊世界中所收穫的觀察與啟蒙、尊重與引導,才是比知識灌輸更為重要的「愛的教育」。

孩子的起點能否決定人生的終點?不同的人必定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教育本身難辨對錯。

這部紀錄片以更為冷靜的視角,通過對不同家庭、不同類型教育議題的關注與呈現,對這個問題進行正視和梳理。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但從中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家庭教育不僅是為了培養成功的孩子,而是培養幸福的孩子;

學校教育不是樣板化的知識灌輸,而是對個性的尊重,對人格的養成;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社會教育要讓孩子去感知生活、承擔責任,這樣的兒童教育,才能收穫豐盛、生動和高貴的靈魂。

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於如何去熱愛兒童。”

真正的起跑線,或許正是父母的智慧心靈。

中產家庭7歲女孩日程表曝光:十幾個興趣班,只為贏在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