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飾。

真正精髓有深度的東西,都是簡單而又質樸的,而是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往往沒什麼含量,也會成為人生的負累。

人生便是如此,一個人真正活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他不會再去追求那一些過分喧鬧而又嘈雜的東西,而是喜歡享受一種簡單自然和質樸,在平凡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正所謂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人生最好的狀態,不過就是歲月靜好。

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有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本然。

《菜根譚》成書於萬曆中後期,當時明朝風雨飄搖、內憂外患,洪應明空有大才,卻因為生不逢時而無從施展。於是他隱居山林,總結自己立身處世的智慧,給世人留下這本處世奇書。

洪應明的這番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天規面前,人生不可能永遠幸運。混得好的人,也會遭受人生的打擊,人生的成敗與否,關鍵在於面對逆境的時候,必須直面挑戰、自強不息。

曾國藩曾經說過:弱者在逆境中日漸沉淪,強者在逆境中平步青雲。混得好的人,往往懂得這三條天規,懂一個,很快會順風順水。

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一、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釋義:假如命運讓人福分淺薄,就修煉自己的德行勇敢的面對人生,這樣才會躲避禍患,讓人生順風順水。

南懷瑾大師解釋過什麼是真正的福報:事實上,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難得的福報。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

越是逆境的時候,越不要灰心喪氣、惹是生非,這會讓自己更加被動。不要浮躁,提升自己的沉澱和積累,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二、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釋義:假如命運讓我們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們就放鬆心情去接受磨礪,讓自己彌補遺憾、有所收穫。

李嘉誠的一生也並非一帆風順,他從商的過程中,也經歷過沉重的打擊。憑藉著驚人的毅力,他扛住壓力,才熬過最難的日子。

李嘉誠總結自己一生的成敗,曾經教導兒子李澤楷:每個人都會遇到看似無法戰勝的困難,有些是災難,有些只是磨礪。區別就在於,災難不可戰勝,磨礪可以戰勝。

王陽明大師勸誡世人: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混得好的人,往往懂得這條天規,經受住磨礪,很快會順風順水。

遵循這3條“天規”,你會越來越“順”。


三、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釋義:假如命運讓我們經歷坎坷,我們就修煉心性、堅強意志,通過努力讓人生的道路暢通無阻。

人生最大的坎坷和挫折,並不是難以逾越的困難,而是自己薄弱的意志。正如滴水穿石的典故,不是靠強大的力量,而是靠不捨晝夜的意志。

金纓深諳為人處世的智慧,他曾著《格言聯璧》一書,為世人傳授自己人生成功的經驗,他說過:大器,不爭近期名利;堅毅,不怕一時得失;有使命,堪遠任。

混得好的人,不是沒遇到困難,而是不畏懼困難。不想幹事可以找出一千種理由,想幹事也能找到一千種方法。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靠意志戰勝困難,人生就會順風順水。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混得好的人,往往懂得這三條天規,懂一個,很快會順風順水!


總的來說,《菜根譚》這本書反映了古人對佛儒道三合一的思想,或者說是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的思想和道家無為的思想,作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對現在的價值不可估量。

無人常說:每臨大事有靜氣。說的就是再大的事情來臨之前,也要沉靜面對,這樣才不至於把好事變壞,把壞事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