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我們現在看到的旅順博物館只有老館和新館兩座建築。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旅順博物館的前身是1915年建立的物產陳列所,1917年2月建立滿蒙物產陳列館考古部,1917年4月本館開館,1921年“旅順要塞戰役紀念品陳列館所”歸屬於關東廳博物館,改稱“博物館紀念館”。這樣,旅順博物館先後有四座建築。除此之外,當年的植物園和動物園歸屬於關東廳博物館。本文用圖片對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作一簡要介紹。

關東廳博物館

旅順關東廳博物館舊址位於列寧街42號。是一幢融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時期和東港建築特色為一體的近代折衷主義。正立面以頂部塔樓為中心對稱分佈,正門包括古希臘建築樣式的門廊,愛奧尼亞式柱及混合柱頭,半圓形正門門廊上方點綴櫻花圖案並以橄欖枝組成的花環圍繞。飛簷上方築有古羅馬建築中常見的三角形山花,山花內裝飾有舒展的莨菪葉及花環簇擁著的寶珠。各立面裝飾繁縟華美,及植物、動物圖案於一體,精雕細琢。總建築面積5868平方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它是日本在俄國擬建的“將校集會所”基礎上改建而成。原圖紙的設計者是俄國建築師馮·哥根,完成時間是1902 年。後由關東都督府土木課技師松室重光主持設計,改建成博物館。1917年4月開館,初名“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其後8次易名。於1954年正式更名為“旅順博物館”。館藏文物藏品和資料10萬餘件,國家一級藏品200餘件。旅順博物館是我國創建歷史早、藏品豐富並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歷史藝術博物館,是全國近代優秀建築之一。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旅順博物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30年代旅順博物館本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博物館建築立面局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博物館大廳(源自網絡)

物產陳列所

物產陳列所位於萬樂街33號。建於1902年,俄羅斯古典建築,二層樓房,內設八角形木質框架天井,附設地下室,建築面積1564平方米,佔地面積900平方米。旅順博物館前身,1915年11月26日成立。展出圖書和少量調查收集來的文物,1918年成為博物館圖書閱覽室。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物產陳列所(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博物館圖書閱覽室(本文作者拍照)

滿蒙物產陳列館考古部

滿蒙物產陳列考古部舊址位於光榮街道列寧街22號。始建於1916年4月,1917年2月竣工,4月日正式對外開放。本館建成後改成“考古分館”。收藏與陳列以考古發掘品為主,主要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西北地區掠取的文物,包括“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轉交的考古品,大谷光瑞探險隊在西域等地獲得的”收集品“以及博物館工作人員的採集品等。1925年藏品遷至本館(博物館)。1925年11月為關東廳博物館圖書館。1929年4月圖書館獨立。歐式建築,磚木結構。主體兩層,局部三層,高約10米。平面形狀不規則,南北寬16米,東西長約30米。佔地面積383平方米,建築面積1987平方米。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1917年滿蒙物產陳列館考古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1925年為關東廳博物館圖書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紀念館

始建於1905年6月,位於長江路黃營部隊院內。主要收集、整理陳列日俄戰爭遺物,時稱“旅順要塞戰役紀念品陳列館所”。1921年歸屬於關東廳博物館,改稱“博物館紀念館”。1945年,蘇聯紅軍把“旅順要塞戰役紀念品陳列館所”廢棄的要塞炮臺、堡壘的模型沙盤及部分軍用品移至太陽溝“蘇軍戰利品陳列館”展出。旅順博物館紀念館隨之解體。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旅順博物館紀念館(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紀念館主體建築(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院內的陳列品(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館內展品(源自網絡)

關東廳博物館附屬植物園

始建於1902年俄國強租旅大時期,是俄國規劃旅順太陽溝新市區時,投資1萬興建的海岸公園。佔地4萬餘平方米,院內栽植各種樹木和花卉。1905年日本佔領旅順後,改名為“後樂園”,拆掉了俄建水泥亭子,重建音樂廳,增建了荷花池等設施。並從日本移來大批櫻花樹。當時園內有200多種樹木,其中珍貴樹木有20多種。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植物園正門,掛有兩塊牌子(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園內的櫻花樹(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荷花池(源自網絡)

關東廳博物館附屬動物園

建於1928年。動物園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園內大鳥龍佔地254平方米,高25米,寬18米,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大鳥龍。園內有動物80餘種,500餘隻。栽植雪松、銀杏、南洋杉等名樹和各種花卉。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日殖時期的動物園(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70年代動物園(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動物園內的花房(源自網絡)

旅順博物館四座建築及兩園的現狀

物產陳列所和滿蒙物產陳列館考古部以及旅順博物館紀念館的三處建築後來歸屬於軍產。前兩座建築保護尚好,長江路黃營部隊院裡用作旅順博物館紀念館的歐式建築早已被拆毀。

博物館整體建築沒有變化,90年代將木窗換成塑鋼。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2000年修建植物園裡的疊水池(源自網絡)

命運最慘的是旅順動物園,他從人們視線中消失了,只保留一個大鳥籠子。前兩天,網上又轉發了我寫的《逝去的旅順動物園》一文。我自己讀了之後感覺是這樣4個字:惋惜、氣憤!給你提供一張動物園的平面圖,按圖索驥,去尋找動物園裡的記憶吧。

旅順博物館曾經是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

旅順動物園平面圖(源自網絡)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與旅順博物館有關的四座建築和兩個園區及其現狀的介紹暫告一段落。關於旅順博物館還有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日俄戰爭開戰前,將校俱樂部施工場地到底是個什麼狀況?目前都是用文字表述的。40多年前,我見過施工場面的照片,在書中作為插圖。作為博物館的志願者,我將繼續尋找,力爭讓施工進度的照片早日面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