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除了做官,就沒有其他的出路嗎?

Brian458


中國古代除了做官,另一個地位比較高德就是大地主了,所謂的“士農工商”,“士”表示的就是士族,就是歷代當官的貴族;“農”並不主要表示農民,那時候租種地主田地的小老百姓還不算農民,只能算佃戶或者農奴,沒有社會地位,這裡的“農”主要指地主;“工”就是手工業者;“商”就不必說了,指經商的,最沒有社會地位。

其實“士”和“農”一直相輔相成,地主階級家有餘糧,才有能力培養孩子讀書,考取功名,“寒門出貴子”這種事基本很少,就算窮人家的孩子會讀書,沒有後臺背景,想做官也是很難得,所以士族多出身於地主;而當官的又可以更好謀取土地,鞏固地主的利益。

“工”、“商”兩個階級想要出人頭地,是比較難的,特別是商人,他沒有入朝為官的資格,就算後世子孫也不能考取功名。他們只能換一條路走,先賺夠足夠的錢,慢慢購置田產,搖身一變成為地主,然後才有機會讓子孫讀書做官。


秦曰漢雲


在古代除了做官,還能做什麼呢?不僅僅古代人會這麼想,現代人也會這麼想,除了考公務員,我們還能幹嘛呢?好吧,那我就說幾種比較好的方法吧。

一.當一名職業的算命先生

傳統文化下,人們都比較迷信鬼神,皇帝也不例外,當天下發生大事後都會去祭拜太廟。而且古人十分看重面相,當初劉邦稱帝時經常向別人誇耀自己大腿有72顆大痣,史記記載: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在古人眼裡這可都是富貴之相啊。另外明太祖朱元璋,更是腳踩七星,一統天下。當初,朱元璋在舅父家裡做小僮,他的舅父在元朝中任千總,朱元璋給舅父洗腳時看見他腳底有一顆痣,就問舅父:腳底下有顆痣,是什麼意思?舅父很驕傲的回覆他:腳踏一星,能管千軍萬馬。這句話倒是在他舅父身上應驗了,而朱元璋卻毫不示弱:我腳踏七星,能平天下。此後,朱元璋面相也開始發生變化了,臉面有皺紋而逗點斑斑,顎部突出,異於常人。就是現在,很多人知道朱元璋長相確實非同一般。所以,如果你在古代真會給別人看面相,算命,假若遇到了一位大富大貴之人,就趕緊抱大腿吧,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趕快做風投吧,爭取成為最大股東,將來可能會獲得成百上千倍的收益呢。而這些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唐代袁天罡,明初劉伯溫,商周姜子牙等人物,各個都是身懷術數,能掐會算,連當朝君王都禮敬三分。

二.當一名道行深厚的法師

如果我們仔細翻閱史料,會看到古人記載各種的鬼神之說,由於古人對科學研究甚少,把許多奇怪現象解釋為鬼神(不排除真有鬼神記載)。如,把海市蜃樓解釋為鬼市,把乾旱,洪水解釋為神靈震怒。這時候,就會很有很多人請法師前來做法,希望驅魔避邪,安撫神靈。看過香港殭屍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法師在人民的心中還是很受尊重的,也往往是正義的化身(在此向林正英先生致敬)。所以,如果你真的能開壇做法,上通神靈,下達地府,還是很有前途的。如果被哪位高官賞識了,奉為賓客,那可就衣食無憂了。比如,秦朝的徐福,是江湖中一名術士,為秦始皇尋長生不老之藥,帶走數千童男童女,糧食可食3年,另外還有大批衣物,藥物,耕具,船具。現在看來,就是送人,送錢,送船,送糧食,零成本,天價收益啊。難道這不好嗎?就算是後面焚書坑儒了,也並沒有打擊算命,占卜等領域啊。同樣,在明朝嘉靖皇帝也是,他一生酷愛煉丹,追求長生不老,同時也想自己有個兒子,此時一名叫邵元節的道教大師出現了,他被徵召進宮。開始,他的任務是祈求天下太平,不要有水災,旱災,地震了,但是這些任務他都沒辦好(也沒法辦好,在當時人們也沒辦法去預防),但是,在他進宮後,嘉靖卻有了兒子,之後又有了皇子和公主,這讓嘉靖覺得是邵元節的祈禱靈驗了,加上當時道教盛行,邵元節也是受得皇帝垂青。所以,可以看出,如果在古代能有一身道術,那麼也能過得很好,至少衣食無憂。

三.當高官的幕僚,賓客。

很多人以為做官只能通過科舉考試,或者出身高官貴族。其實,也不盡然。很多人都知道左宗棠,李鴻章為晚清四大重臣,一武一文。但是兩位並不是通過武舉或科舉入仕的。

左宗棠開始是在湖南巡撫張亮基幕下做師爺,為其出謀劃策。後來,左宗棠慢慢接管了湖南的事務,並且在太平軍進攻長沙時,左宗棠率軍成功堅城抗敵3個月,太平軍無奈只能撤軍。經此一戰,左宗棠聲名大振,之後又在湖南巡撫駱秉章的麾下共事,受到當時曾國藩,胡林翼的賞識。之後,他便組織自己的楚軍,出任浙江巡撫。同樣,李鴻章也是從幕僚做起,他早先投奔曾國藩,雖然有進士出身,但是起點太低了,真正讓他飛黃騰達的還是靠著曾國藩的舉薦。當時清廷受到太平軍的嚴重打擊,清廷了為了自保,允許漢員大臣組織團練,抵抗太平軍,李鴻章順勢組建了自己的淮軍,並且把這支新軍直接投入戰場保衛上海,最後打退了太平軍。後來,也是平步青雲,與當時世上的伊藤博文,俾斯麥齊名。所以,如果你真有一身才華抱負,找到自己的導師很重要。

我只列舉了三種,如果大家還有別的方法途徑,請多多評論,謝謝。





焰Flame


應該是這樣。古代中國是農耕國家,基本上都是重農抑商。在商業上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沒有相應的很高的社會地位。呂不韋富可敵國,為了能有崇高的社會地位,花重金用在始皇帝的母親身上(目前有所爭議),但最後也是落得個淒涼的悲局。明朝的錢萬三,也是富甲天下的人物,儘管出巨資修建皇城的城牆,也最後死於朱元璋的刀斧之下。胡雪巖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出巨資幫助左宗棠收復新疆,最後也是性命未保。而那些著名的文人、詩人、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都是出路不大。比如老子,孔子,李白,杜甫,蘇軾等。其它領域,出路很大的也幾乎沒有。


文亦如此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考場!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代社會,普通百姓要想取得較高的政治地位,只有兩條路可有,一個是十年寒窗,參加科舉。另一個便是揮刀自宮。

但是做官便是古人最好的歸宿嗎?

個人覺得不然。

首先從天性上來講,有的人心思縝密,口若懸河,長袖善舞,精於揣摩人心,擅長人情往來,這種人天生就是做官的,在官場那是如魚得水!

可有的人呢,或是木訥呆板,不懂變通;或是自由散漫、心向自然;或是刻薄殘暴,貪得無厭。這些人有的一輩子尸位素餐,混跡於官場底層,有的一時風光無比,卻難逃暴屍街頭的命運,做官對他們來說真的好嗎?

李斯官至宰相,位極人臣。臨終卻發出“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的無奈感慨,滿門抄斬。

孔融是天下大儒,海內名士,卻因為正直敢言而遭到曹操的迫害,全家被殺,孔融兒子倒也看得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從容赴死。

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孫,在家鑽研五經,仍不失榮華富貴,不比做官強多了?

還有陶淵明,對他來說官場就是監獄,囚籠:

  •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這種天性自然的人,你讓他長時間在官場待著,能憋出抑鬱症來。倒不如“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雖然累點,但逍遙自在,採菊東籬,把酒放歌,不亦樂乎?

所以在古代,做官能否有一個好結局,取決於個人性格和能力。相比較做官,隱居山野倒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亂世可避難,盛世做隱士也是終南捷徑。

此外,做道士、和尚,與山林溪水為伴,研習經典,磨鍊心境,也是一個不錯的出路,倘能遇到個崇道禮佛的皇帝,榮華富貴可就享之不盡了。至於羽化而登仙這種好事,真的是不敢想。


煮酒放歌


不能說沒有,但是出路很少!

第一條,經商,但生意做大之後難免要和官員打交道,要奉承還要送禮,過年過節都要時常打點,日子過得戰戰兢兢,生怕得罪了哪個,這類人一般也想混個官做,或者讓子孫科舉,由此可見古代商人歲時條出路,但並不好走!

第二條,考個秀才,然後回來種地,秀才之類的兄弟不用交稅,日子過得比平常百姓好點,過年過節的給大家寫個對聯,還可以代寫書信,狀紙等,一般官員也不會為難。年紀大了,開個私塾,教書育人,也是很得大家尊重的,古往今來,平民百姓,讀書都是一條蠻好的出路。

第三條,造反,小打小鬧混個土匪噹噹,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萬一成事了,不做皇帝,也封個異姓王做做,自然是一條人人羨慕的好出路,此時,危險係數極高,各位兄臺慎重。


顏醜文良吖


國盛國衰毀就毀在官的權力下的資源上,耳聞目染的(學而優則仕)就是明證,傳了幾千年繼承了幾千年其內涵的價值是最穩定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跌的跡象。


曲流茗道


中國古代除了做官以外,還可以做幕僚,也就是師爺或者書吏。

他們是幕主(官員)的親信、智囊、私人助理,幕主將他們倚為左右手,委以重任,不可或離。他們本身雖然不是官,但是所辦的都是重要的官府公事。他們手中掌握了相當一部分官府的實際權力,雖說是佐官以治,實際卻在很大程度上是代官出治。

因為有了這樣一種權力,幕僚也可以通過權力獲取到不小的經濟收益,並且依靠這些收益過著相當不錯的生活。

費正清(美國學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的說法是:“隨著官員在省級或地方一級職責的加重,幕友的規模和人數也跟著增加。到18世紀末,這些助手的總人數估計已達7500人。雖然沒有可靠的調查統計數字,但可以假定他們的人數在19世紀繼續有所增長。”可以看出,師爺這個職業在清朝養活了一大批人,比較有名的紹興師爺就是這麼來的。

湯師爺


史學發燒友


當官是士大夫階層的唯一出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十年寒窗苦讀,一朝花翎頂戴。說的就是這種情景,如果讀書不成,孔試有力則可以從“功名只在馬上

取”也另一條窄的,商人也成功者如呂不韋在秦國做了大官,商人從政成功者寥寥可數。


趕場去


華夏古代,個人是從屬於家族的,個人的努力與奮鬥,與家族整體利益,息息相關!

古人出仕做官,一為實現個人價值,二為提高或鞏固家庭的社會地位,三為家族長遠利益服務。

古人除了做官以外,還有別的出路。例如經商、習得一技之長從事手藝工作丶經營農業、投身軍旅…。但是,相比之下,還是入仕做官付出的努力最少,性價比最高。如今也是如此,當行政幹部,並不要特別高的學歷,也不需要特別強的個人能力,也不會特別辛苦,待遇也還好!若能混進這一行,也算是旱澇保收。這一行的性價比,還算不錯。


鬼影147951010


政治“出路”沒有。只能選擇是“出世”為“道”或“僧”,或是過“半耕半讀”的“半出世半入世”的“體制外士人”生活,要麼就是做些”小生意”或從事手工藝或職業藝術創作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