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陽光助力 深圳“小湯山醫院”知識產權保護

3月4日,《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了三聚陽光保護深圳版“小湯山醫院”知識產權的事例。三聚陽光深圳分公司在不影響醫院建設進度的前提下,積極與技術人員溝通,成功挖掘了多項專利並提交申請,為“深圳小湯山”建設過程中的創新技術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然而,整個專利挖掘申請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根據三聚陽光代理人的經驗,對新技術進行專利挖掘時,想要最終確保專利權的穩定,就必須經過嚴格剖析和篩選,找出一個最合理的權利保護角度。因此,專利挖掘的過程往往需要花費不小的精力。而由於深圳“小湯山醫院”建設工期緊張,技術人員幾乎沒有時間配合,申請人能提供的技術資料也十分有限等多種原因,讓此次專利挖掘工作前期就困難重重。


在諸多困難面前,三聚陽光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張慧帶領代理人白玉蝶、李少華、吳茜和唐蘇珍,以及石家莊分公司代理人秦廣成等人,沉著分析、冷靜應對,最終在有限的資料中挖掘和梳理了多個技術點,在2月份就完成了首批專利的挖掘申請,得到了專利申請人的高度認可,展示了三聚陽光專利代理人優秀的業務素質與服務精神。



創新知識產權服務模式 建設深圳版“小湯山醫院”

中國知識產權報 劉仁

日前,深圳版“小湯山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下稱深圳應急醫院)順利竣工並交付使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短20天內,近萬人投入數百臺工程機械、完成近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這一“深圳速度”是如何實現的?作為EPC總承包單位,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建科工)負責該項目從規劃到建造的全過程,其知識產權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的秘訣是:一邊藉助技術創新科技戰“疫”,一邊與專業服務機構合作進行專利挖掘和佈局。


根據深圳市委、市政府及建築工務署的指示要求,深圳應急醫院參照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模式,項目工期緊張,難點重重。但中建科工快速響應政府決策,克服施工資源組織困難、疫情集中暴發、多專業交叉作業、場地狹窄、周邊環境條件複雜等困難,採用先進的設計理念、建造技術和強大的智慧系統,規劃、設計、建設各環節都充分發揮了科技創新的力量。


據介紹,該項目自設計啟動就開展了基於建築信息模型(BIM)的虛擬建造工作,設計、建模、驗證同步進行。在施工階段,建立3D模型對箱體的拼裝和安裝進行工藝模擬,測算資源需求量,對護理單元和醫療單元進行細部模擬,通過雲模型實時查詢總效果圖和各專業的佈置效果圖,實現了多專業現場可視化精準施工。針對雙層病房的特點,項目進行了系列技術創新,解決了二層病房無障礙通道設置、上下層結構精準吊裝定位及連接固定、穿層管道密封處理等技術難題。此外,為給醫院裝上“眼睛”和“耳朵”,深圳應急醫院還配備了遠程在線醫療、醫護對講、高清視頻監控、遠程探視等系統。遠程在線醫療系統利用5G網絡進行數字、圖像、語音的無延時綜合傳輸,可集成全球優質醫療資源。醫護對講系統減少醫護人員進入病房的次數,實現了視頻查房功能。高清視頻監控系統通過智能視頻行為分析算法,可進行行為的精準識別。遠程探視系統可直觀地實現遠程溝通,能減少探視者與患者直接接觸的風險。


在此之前,中建科工參與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在這一場場與時間賽跑的戰“疫”中,不僅需要滿足基本的設計建造要求,還需要針對新冠疫情特殊性進行適當的技術改進和工程改善。“從項目規劃到建造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具有創新或突破的技術點。為了把新創意和新技術保護起來,我們及時開展了專利挖掘、專利申請等工作。”中建科工上述負責人介紹。


然而,疫情當前,技術人員爭分奪秒,防疫工作形勢嚴重,也給傳統知識產權服務模式帶來了挑戰。“如何在不佔用技術人員太多時間、確保工程進度的前提下,儘可能協助企業進行相應的知識產權挖掘和佈局,是我們團隊努力想解決的。”在此次項目中為中建科工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下稱三聚陽光)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此,三聚陽光將該項目知識產權挖掘和佈局工作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針對企業提供的電子資料挖掘和梳理技術點;第二階段針對電子資料不全的問題,公司專業團隊到施工現場,與技術人員對接,進行深入挖掘,爭取針對實際技術方案進行更系統完整的保護;第三階段,與技術人員進一步溝通挖掘的技術點,包括之前可能考慮但未最終採用的替代方案等,爭取挖掘出更多的專利點,為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保駕護航。


據瞭解,目前三聚陽光就中建科工開發的“移動式5G紅外測溫智能房屋”完成了相關專利挖掘,提交了相關專利申請。該系統支持應用5G通訊技術,能大幅提高測溫效率,降低人員檢測接觸風險,後續更多的專利申請也在有序準備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