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自己帶小孩,還是讓婆婆幫著帶?為什麼?

李曉丹99


有條件的話當然希望自己帶,婆婆能搭把手,但是本人要上班,所以上班時間都是婆婆帶,下班我自己帶。

隔代太溺愛,對於孩子習慣養成,觀念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就說說我自己的親身體會,我的孩子不到三歲,因為疫情影響就在家裡呆了一個多月,基本上是我帶著孩子,婆婆就是搞做飯之類的家務事,我明顯覺得她比一個月之前講道理,就是我婆婆帶著她,她總是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但是我不吃她這一套,她就明白哭鬧解決不了問題,她就會聽我怎麼講,而且我覺得必須讓孩子知道規矩和底線在哪裡,但是婆婆往往就是一邊責罵一邊順從,主要是考慮這一點,我覺得還是自己帶比較好,但是我沒那條件。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婆婆帶已經是不錯了,有很多婆婆還不願意帶,放棄工作來帶娃感覺也不是明智之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即便老公能輕鬆的賺錢養家,我還是覺得女人也應該有自己的工作,與社會脫軌的家庭婦女我也不願意做。所以積極與婆婆溝通,達成教育共識比較好,首先得與老公達成教育共識,畢竟媳婦說多了婆婆不高興,這種事情還是推給老公更明智[呲牙]


周沫沫的心願


我兩個孩子,老大的時候,公婆幫著一起帶,生老二的時候,公婆歲數大了,都是自己帶大的!但如果讓我說的話,還是願意老人可以搭把手,畢竟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延續,作為家人能幫忙就幫忙,能出錢就出錢,從我的切身經歷來看,假如那樣的話,對孩子,對自己,對家庭都是有益的!



首先說對孩子,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多人帶孩子絕對比一個人照顧的更周到,要不你常常會顧此失彼,比如你要給孩子做輔食吧,你去做得時候可能孩子就會自己在那裡磕一下碰一下的,你去做家務了,孩子可能會拉了尿了沒有及時更換,這些都是經常發生的!還有一個人帶的孩子一般都很黏人,膽小,那是因為他習慣了人少肅靜,沒有大家庭的人多熱鬧,所以他的性格就沒有多人帶大的孩子開朗大方!再有由於一人帶孩子媽媽的情緒也得不到梳理,會急躁,發脾氣,會對幼小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這種傷害往往很難修復!

再說寶媽,從我自身來說,要二胎的時候已經做好了沒人幫忙的心理準備,但真等到自己一人獨自帶孩子,還是幾乎要崩潰的,那種凌亂,無助,疲勞讓人無所適從,我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堅強的女性了,但依然無法正確的處理,上面我也說了,會急躁,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其實過後也很後悔,但往往孩子一哭鬧,就又把你內心的情緒激起來,讓你失控!很多次發完火後都抱著孩子哭,很後悔,覺得自己可憐,孩子更可憐!這樣的身心摧殘對寶媽是不公平的,所以如果有家人可以幫助一下那樣是最好的!



最後說獨自帶娃對家庭的傷害!像我這種情況也比較特殊,有我二寶的時候家裡正好陷入經濟危機,所以我的先生一直忙著賺錢養家,他幫不上什麼忙,我呢不僅要獨自帶著小的,還要照顧大的,老大當時上初中,要給他及時做飯,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所以比別的寶媽還要更忙一些!由於兩個人都很忙,所以家庭的氣氛就很壓抑,大家都很難靜下心來,好在我的先生理解我的心境,才不至於發生大的家庭矛盾!現在想想當時兩個人都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好在現在也都走過來了!如果當時有個人能幫幫忙,緩解一下家庭氣氛,那該有多好!

所以,在我看來,假如你是一個新手媽媽,一定不要太要強,一定要申請支援,上面我也說了,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孩子,誰都有分擔他成長的責任,不用太為難自己!

我發現現在有些寶媽,不願讓婆婆帶,是因為認為育兒理念不同,怕發生矛盾的,但這種矛盾隨著孩子長大會慢慢淡化的,但假如在孩子小的時候老人沒有幫著帶,那這種怨懟恐怕婆媳之間很難消除,這對家庭的和諧穩定是不利的!

還是那句話,不要為難自己,讓老人幫一下忙,其實孩子終究會長大的,就那麼兩年,很快!

加油!


嗯嗯哈哈呦呦嘩啦啦啦


我希望我沒上班的時候自己帶,我不怕累,我帶寶寶很小心,因為我是一個超級超級愛孩子的媽媽,但是我去上班的時候,真心希望我婆婆能搭把手,上班的時候沒辦法帶孩子呀,但是我的工作性質,每天上班時間很短,最多就是兩三個小時,但是,我婆婆仍然以年紀大了拒絕了我,所以我真的是提到我婆婆沒好心情,因為並不是說她真的帶不了,這就治住了我,然後你們會說可以請阿姨啊,請了,可是我要求我上班的時候她要帶著孩子和我一起去單位,阿姨一聽就打了退堂鼓,就這個那個的了。現在我還在休產假,每過一天心就痛一點,產假就要休完了,上班時間不能自己帶的時候咋辦?


千順媽咪1


還是自己帶吧。我小孩十個月時放老家帶,帶了大概七八個月時間,在這期間,每個月都會回去一兩次。有一次小孩感冒了,醫生開半包的量,婆婆居然給她喝了一整包,不是我親眼所見我還真不相信,而且老人總以為她是過來人有經驗,小孩在一歲之內不能吃鹽,她說沒鹽沒味道,從那一次看見之後,我辭了工作自己帶。


鳳凰088066


我是給婆婆帶的,主要是我們結婚的時候我老公家,上無瓦片,下無立錐之地!沒辦法了,忍痛也要放家裡!我婆婆身體健康,五十多歲,做事也幹淨利落,說實話她做的比我都好!但是現在大了要學知識了,她就弄就有點吃力了,隔代親也有點寵了,還是要自己來弄,不然孩子不是按我的意願來教育了!


厚麵皮


我會選擇自己帶孩子,其實最主要的還是我婆婆不給我帶😂😂😂

因為我們的生活習慣不同,所以我們並沒有生活在一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

就說一件小事吧,在寶寶剛會跑的時候,孩子並沒有自己的安全意識。所以她在小區的大路上亂跑,我在追孩子的過程中,孩子認為我在和她玩耍,所以當我追到她的時候我狠狠的打了一巴掌,這時候我的婆婆正好在旁邊跳廣場舞,她把孩子拉過去後,和孩子說的是,走,別聽你媽的,我當時特別生氣,我帶大的孩子不聽我的,那應該聽誰的?而且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求孩子改正,還要不聽媽媽的話?

當然這是其中一個小事,還有很多,

所以我覺得還是自己帶孩子,要是讓婆婆帶孩子,那麼你就要做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準備,還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能事事都挑毛病,要麼就自己帶


誰的六塊五


站在個人的角度上來說,應該沒有幾個媽媽不希望自己帶小孩吧!

那些讓婆婆幫著帶小孩的,大多也是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將孩子扔給老人。不然誰家孩子不想自己教育呢?

老人帶孩子的幾大弊端:

1、寵溺孩子

都是說隔代親,隔代的老人對孫子輩更是格外溺愛,容忍孩子的一切無理取鬧。所以會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驕縱。

2、老人過於節約

大多數老人家都是苦過來的,對生活格外珍惜,因此在生活中吃隔夜飯,剩菜剩飯的習慣很難更改。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也依舊如此。

3、老人的文化程度和教育理念跟不上

如今的孩子都特別聰明,現在的教育理念從小就開始培養,閱讀習慣,英語啟蒙,舞蹈啟蒙,早教等等,這些在老人家的眼裡都是無法完成的事情,肯定是需要父母來完成的。上了小學後的作業輔導,老人家就更幫不上什麼忙了。

4、習慣的培養

言傳身教這句話總是不錯的,孩子的好習慣,還真是學出來的。大人喜歡幹什麼,小孩也會跟著默默的學,而老人家在習慣培養上是肯定不如年輕人的。他們的許多帶孩子習慣還停留在以前的階段,比如追著餵飯等。

所以,如果一個家中不愁吃穿,不愁老公的家庭,幾乎沒有媽媽不願意自己帶小孩吧!


雙魚媽咪


我認為不親自養孩子是瀆職

成為母親是我們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體驗,誰都不能剝奪

如果現在不帶自己的娃,難道等老了去帶孫子找尋當年的缺失,讓兒媳婦鬧上網提問?

婆婆帶還得交接溝通爭辯善後,眼看娃一堆壞習慣只能打落牙齒往肚裡吞,身心俱疲

讓娃每天按兩套標準生活,看奶奶和媽媽因為自己暗自較勁真的很痛苦分裂

婆婆的體力不是三十年前了,帶娃出去選目的地的首要條件是有坐的地方

但是婆婆的思想還停留在三十年前,文化水平有限,普通話不標準,審美堪憂,薰陶不出適合現代社會競爭的娃

而且母親帶娃的質量比較好,如果放到我們四線小城的市場經濟上,我是掙5000的那種,婆婆是掙2000的那種,我的娃應該享受5000的服務

寶寶前三年非常重要,全職帶娃的這三年只不過是我們人生中的短短一瞬,卻是寶寶最重要的三年

我想大多數人家裡的經濟情況還沒有到女人不掙錢就揭不開鍋的境地吧,養娃的工作量和心理壓力是一般文職工作的兩倍多吧,而且沒有工資拿,沒有漂亮衣服穿,沒有同事可以談天說地,很累且枯燥的,希望廣大媽咪不要偷懶,不要拈輕怕重,不要圖舒坦圖光鮮,請親自養育自己的孩子吧,僅僅三年而已





聲聲入爾喲


作為職場媽媽,平常帶孩子的時間十分有限。孩子在家和奶奶一整天,我們也看不見他們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但是這次疫情,前後加起來,在家的一個月時間裡,我看到了老人辛苦付出的一點一滴,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周到體貼,這個時候,作為一個兒媳婦的角色,真的要對婆婆充滿感恩。


要對婆婆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

大家一定都明白,談戀愛的時候女生的心思要男生猜的那種感覺,女生有什麼需求,不直截了當地向男生表示清楚,總是要男生來猜,猜不到就生氣,搞得對方摸不著頭腦。

和婆婆的相處也是如此,畢竟,兒媳婦和婆婆是通過老公這個第三方才在一起生活的,之前大家誰也不瞭解對方,摸不清彼此的脾氣性格。


這個時候,就要直截了當地向婆婆表達自己的需求。


比如:自己愛吃清淡的食物,但是婆婆口味重,那就要和婆婆說清楚,炒菜上可以稍微注意一些。


再比如:自己這個禮拜上班很累,週末想要睡個懶覺,那就在前一天晚上和婆婆說,不要讓婆婆誤會。


不要讓婆婆來猜心思,這樣的遊戲不好玩,而且,絕大多數家庭的婆媳問題都是由這樣的小問題引起的。大家都沒什麼錯,可就是有點小別扭。跟婆婆清清楚楚地說明白,相信她老人家會理解的。


換位思考,做雙向互動

作為80/90後的媽媽,我們致力於學習各種育兒知識,諸如一歲前吃飯不能加鹽、不能穿開襠褲、要穿紙尿褲不要用尿布......和年輕人比起來,老人在這些常識的掌握方面處於劣勢。



有了孩子的婆媳關係緊張程度,可謂是“更上一層樓”,媽媽既希望婆婆能多幫忙,又希望婆婆在育兒上“都能聽我的”。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


在一本育兒書裡看到作者對婆媳關係的理解,很值得借鑑:你面對的不是婆婆,而是一段婆媳關係。關係就意味著是雙向的,面對兩個人的關係,雙方都要共同努力,一起經營這段關係。說白了,婆媳關係好不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人的事情。


就拿孩子不能吃鹽這件事來說,老一輩的人都覺得飯裡面不加鹽,孩子就會不愛吃。


為了糾正老人的這個觀念,當媽媽的可以用實際行動說服老人,給婆婆多科普一下吃鹽會有哪些危害,和老公一起在飯桌上找個合適時機聊一聊這個話題,把自己看到的不錯的科普文轉發到家人群裡。


用這種委婉的方式,來慢慢地說服老人,老人也會樂意接受。而不是冷冰冰的一句“孩子一定不能吃鹽”,這樣的話誰都不愛聽哦。


理解信任老人,學會抓大放小

身邊有很多相似的情況,年輕人在大城市工作,生了孩子後,老人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孩子,剛來的時候老人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還需要竭盡全力帶孩子,對他們的身心都是一個挑戰。這時候如果對老人提出各種要求,他們的心裡多少會有些排斥。


做了媽媽以後,孩子生病是最讓人揪心的事,全家人都跟著著急。


所以,如果老人帶孩子帶得好好的,孩子沒有生病,那麼孩子髒一點、或者在飲食上沒有做到特別講究,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讓老人帶孩子有一個原則:既然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那就要信任老人。同時學會抓大放小。諸如“今天輔食吃的少了”“今天給孩子吃糖了”這樣偶爾一次的細節問題不會對寶寶成長帶來決定性影響,那就真的不需要這麼糾結。


用行動表示感恩

大多數家庭的婆婆都是在竭盡全力地帶孩子,生怕自己有半點閃失。對她們表示感恩,除了嘴甜一點,用言語表示對她們的肯定,還要在行動上有所表示。


比如,有些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想融入年輕人的生活都難。這個時候,就要耐心地教他們,怎麼發微信,怎麼視頻聊天,怎麼拍照,怎麼手機支付,她們並不會拒絕,心裡還會很開心。


很多媽媽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經驗那就是捨得給婆婆花錢。老一輩的人都很節約,他們自己捨不得買,作為晚輩就要給他們買,衣服、鞋子、或者是一些比較好用的老年科技產品,他們表面上會嘮叨,說太貴了以後不要買了,其實內心開心得很,穿出門還會大大方方地說“這是兒媳婦給我買的”。


除了物質本身,他們更高興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用點心,就可以讓老人融入我們的生活,聊一聊當下的熱門話題,一起看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和老人一起出門走走,帶老人去吃一些網紅美食。


他們年齡大了,在有些事上沒有年輕人認知那麼強,但是我們只要真誠地帶帶他們,在背後輕輕推一把,老人進步也會很快的。


至尚學邦


帶孩子,誰都知道是很辛苦的還擔風險,萬一有個閃失,還會落個埋怨,道理做婆婆的誰都懂,但還是為什麼她們還是要幫忙看孩子。

1,因為經濟原因,寶媽不得不去工作分擔家用,又沒能力請保姆,老人不得不幫忙帶孩啦。

2,寶媽是事業型的女性,又擔心請保姆對BB照顧不周,所以就請自家老人來幫忙啦。

3,老人自己喜歡天倫之樂,主動分擔幫忙看孩子(我就是屬於這種)。

另外我想說,如果寶媽自己有能力的話,還是自己帶的好,因為帶孩子的這個過程,雖辛苦還是有價值的,孩子的每段成長經歷,你都有參與過,我覺得是件很幸福的事。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你是否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