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區大石街黨建引領“六網”築牢硬核防控

番禺區大石街黨建引領“六網”築牢硬核防控

黨群先鋒服務隊員開展值崗服務。

番禺区大石街党建引领“六网”筑牢硬核防控

大石街一酒店為湖北籍旅客送上溫暖。

專題

廣州街鎮戰“疫”報告

在廣州市番禺區大石街這片19.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戶籍人口6.6萬人、登記來穗人員23.6萬人(湖北籍人員有14934人),來穗人員數量居全區第二,出租屋15.87萬套,位居全區第一,街道轄區實際管理服務總人口超過40萬人,佔全區的八分之一多。大石街地理區位優越,多條交通大動脈和地鐵線從轄區內貫穿而過,居住氛圍濃厚,產業興旺發達,也推動大石街成為番禺區人口密度和經濟活躍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面對洶湧疫情,番禺區大石街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截至3月3日,大石街的湖北籍返穗人員有1901人,加上曾到過其他疫情區域的人員,需排查的重點對象達到4268人。經過篩查,大石街累計對688戶共1723人採取了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排查和處置發熱患者23人,早期確診1起輸入性病例。

番禺區大石街黨工委書記鍾文輝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街道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挺身而出、勇於擔當,通過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全面築牢六個防控網絡,全面落實“防輸入、防擴散、防蔓延”策略和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最大限度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把損失降至最低。

圖/李波

應對“疫”考:全街凝心聚力阻擊疫情

“這一場疫情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黨員幹部的作風意志、能力本領,更檢驗著我們的責任擔當、實幹精神。”在接受採訪時,鍾文輝說起一個多月來走村跑社區的調研心得,“在這場戰疫之中,黨員幹部真正做到了率先垂範。即使在週末,街道機關黨員幹部也都主動下沉到基層、衝到抗‘疫’一線去,沒有一人掉隊。”

鍾文輝說,全街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社區和城中村黨員幹部的擔當意識也被激發出來,都能做到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帶著廣大群眾一起實幹,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全街14個村、6個社區前所未有的齊心,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凝心聚力阻擊疫情。”

實際上,自疫情發生以來,大石街一直面臨著沉重的防控壓力。這與其經濟社會人口結構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大石街去年地區生產總值總量全區第二,增速全區第一,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軌道之上。與區內一些街相比,大石街成熟城市社區較少、城中村數量龐大,全街有14個城中村、15.87萬套出租屋,管理防控壓力巨大。“由於經濟需求和交通便利因素,在大石可以說沒有一棟出租屋是空置的,實際管理服務的來穗人員達30萬之多。此外,大石相對其他鎮街來說,參與政府管理服務的人員又有一定缺口,防控壓力十分大。”鍾文輝說。

數據顯示,番禺區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300萬,大石街服務總人口達40萬人,約佔全區八分之一,是番禺區人口密度最高的街鎮。

人口的高密度,意味著疫情輸入的高風險。而大石街卻交出了不錯的答卷——除了早期確診1起輸入性病例,目前沒有其他病例發生,也未出現隔離失控的情況,如今疫情防控形勢平穩有序。

說起這場疫情防控戰的應對策略,鍾文輝思路清晰,辦法實際又有效,“疫情情況不斷在變化,我們也在不斷摸索。根據街道實際,現在我們總結出了自己的戰‘疫’思路:圍蔽是基礎、嚴把入口關、洗樓防遺漏、隔離‘五個一’、衛生清潔好。嚴格做到這五句話,相信我們的疫情防控形勢會好起來。”

戰“疫”有方:“六張網”築牢硬核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面前,大石街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全面築牢六個防控網絡。

防控組織網。成立街道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黨工委書記任組長,下設7個工作組開展工作。以全街167個基層網格為基準,劃分167個疫情防控“戰區”,在網格黨支部領導下,以黨員突擊隊和黨群先鋒隊為骨幹,利用“親鄰里、知民情”的特點優勢,逐戶逐項落實政策宣傳。

信息摸查網。為清晰掌握轄區數據,組織20個村(社區)網格員、治安員、出租屋主、街道巡查組開展信息摸查;全街20條村(社區)實施封閉管理,設置113個出入口檢查站,掌握疫區返回人員情況,及時登記並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檢測和消毒,採取醫學觀察等措施。

隔離管控網。充分發揮村(社區)網格黨支部引領作用,設置“五人小組”入戶排查, 通過建群視頻交流、安裝門磁及視頻監控設備等手段落實居家隔離管控。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送區集中隔離點;對無固定住所的人員,送酒店集中隔離點。

人文關懷網。在疫情爆發後,大部分村第一時間購置口罩等醫療物資向村民群眾免費派發。外地租戶因疫情防控而未能返回工作時,大山村向全體村民發出減免租金特別是疫區租戶租金的倡議,對居家隔離的對象,李森黨代表工作室提供心理輔導。

宣傳引導網。“網上+線下”同向發力,來穗中心通過微信群、短信、禺山智匯登記系統、門禁系統等形式和載體,推送宣傳文字和視頻資料;街道開通流動廣播車,使用大喇叭播放疫情防控信息和科普常識,強化市民群眾對疫情防控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提高科學防控能力。

督辦檢查網。街道組建6個防控指導組,到村(社區)、主幹道、復工企業巡查指導;紀工委成立3個督查督辦組,抽查各村(社區)和相關單位落實街道決策部署的情況;夜晚設置2個專責巡查組,抽查藥店和餐飲店鋪;街道班子成員夜晚輪值,組建暗訪組檢查各個出入口。通過“6321”聯合巡查模式,做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到哪裡,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裡”,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把防控工作抓實抓細。

大石街疫情防控亮點逐個數

創新“五人小組”排查機制

在市提出的“三人小組”工作模式基礎上,增加網格員和出租屋主兩個重要力量,構成“五人小組”(村居幹部、網格員、出租屋主、社區民警、社區醫生),給每戶隔離人員配置一個“五人小組”,開設專屬微信群,提供“一對一”的定製服務。

有溫度:“湖北朋友,這裡就是您的家!”

位於大石街的山水百合酒店率先打出“湖北朋友,這裡就是您的家!”標語,彰顯廣州寬厚包容的城市精神。

該酒店被選為廣州市湖北籍旅客住宿服務指引酒店後,街道專門劃撥了醫療物資和抽調人員進駐酒店支援,加強疫情防控和湖北籍旅客入住保障服務等工作,特意為入住旅客送上一個溫情禮包,委託酒店每天送上一份熱的廣東糖水,讓旅客住得放心、舒心。目前,該酒店已累計接待湖北籍旅客137人。

攻克單體樓社區防控難點

大石街轄區內有112棟老舊單體樓,共有住戶4431戶,這些單體樓分佈零散、無物業公司管理、人員複雜,疫情防控工作存在難點。大石街通過分片圍蔽、持續洗樓、群防群治等措施進一步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攻克單體樓防控難點。

全區率先對居家隔離人員全覆蓋核酸檢測

一個也不漏,絕不是一句空話。番禺區大石街在全區率先試點做了一件事:大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成專項檢測小組,對轄區內所有社區居家隔離的醫學觀察人員共計193人,進行全覆蓋咽拭子採樣核酸檢測服務工作,經第三方醫學檢驗中心檢測,目前檢測結果已出,全部是陰性。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本來需要3天時間才能完成的採樣工作,大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檢測小分隊硬是在一天內完成了72戶193人的採樣任務。

“三個三措施”確保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數據顯示,番禺區大石街轄內有經濟實體3.4萬家,其中企業7880間,其中“四上”企業294間,目前已復工復產287間。大石街採取了“三個三措施”暖企、助企、管企,確保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兩不誤。比如,推行容缺受理模式,在復工復產報備以及辦理政務審批時,允許企業在規定時間內補齊資料,在做好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加快復工復產。街道領導班子成員主動聯繫掛點的企業,瞭解復工復產困難,第一時間協調資源給予支持;企業服務中心和商會協助有需要的企業申請購置口罩10萬個以及測溫儀等防控物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