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務公開

筆試名次靠前,如何穩贏不輸?筆試名次靠後,如何逆襲翻盤?為助大家順利面試成“公”,小政將持續分享面試備考技巧以及歷年面試真題,敬請關注哦!

提醒:面試是一場靠說的考試,拿到題後一定要多練,勇敢開口說出來!

面試真題 | 政府政務公開

【模擬題】

現階段國家要求政府進行政務公開。有一個縣長因此公開了自己的辦公號碼以及手機號碼。有人說這樣確實有利於政務公開。也有人說這樣容易影響縣長的個人生活,你怎麼看?

【審題分析】

1. 明確題幹邏輯,提煉爭議焦點:縣長通過公佈電話來推進政務公開的做法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有效,即減少了中間層級,民眾意見直達縣長;反對者/質疑者認為此舉影響縣長個人生活。暗含意思縣長本人可能難以堅持;此舉措未必能被下任縣長沿用。

2. 分析此種做法體現的本質問題:從效果而言,有短期效果,但不可持續;從做法折射的管理理念而言:“人治”,表率的想法;缺乏“法治”,建制的自覺。

3. 進一步分析為何會產生這種問題:歷史唯物分析,從文化,歷史角度解讀。

4. 提出解決對策:既針對此件事,也針對此類事。

【示範答題】

看到這個事件,我想起曾經不少縣推出過由縣長一對一解決民生問題的“縣長接待日”,也是引發了類似的爭議。支持方看到了領導帶來的示範效應,反對方則看到了效果的侷限性。而在我看來,這些爭議都還只觸到了表象,這種依賴領導去形成示範效應的做法固然初衷很好,卻過於傳統仍然陷入了“人治”窠臼,凸顯了“法治思維”的欠缺,不符合當下實際。具體表現為:

第一,當需要推進政策或解決難題時,無論是領導和是群眾,都希望仰仗“一把手”的權威和人格魅力,而不是思索進行制度建設。比如需要公開,縣長就帶頭公開,希望能以身垂範,而民眾也很歡迎。其實千百年來都是如此,就像古代民眾遭遇冤情,很少想到用司法手段來解決問題,而是希冀冤情上達天聽,由“青天大老爺”來主持正義。在古代,包括在改革開放初期,這種做法的確能保證決策效率。但是在問題越來越複雜,法制框架已建成的現代社會,這種做法和思維的侷限性就很明顯了。

第二,侷限性具體有兩點。首先是影響政策的持續性,很容易出現“人走政息”。如果下屆縣長不重視公開,那前任縣長的所有努力就付諸東流了。其次是影響政策的執行效率。畢竟領導的能力也是有侷限的。以縣長公開號碼為例,由於群眾普遍信任一把手的權威,很多專業問題,本應找直接負責的部門,群眾也會詢問縣長,這就增加了溝通的時間成本,也導致領導無暇顧及其本職工作,得不償失。

所以,我們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視打造法治政府,培育“關鍵少數”的法治理念,就是希望減少類似情況的發生。因為唯有依靠制度力量去推進改革和各項工作,才是最可靠最高效的。以政務公開為例,最好的做法應該是立法明確規定政府公開信息的範圍,各地政府應依法公開信息目錄,並通過新媒體等手段方便信息的查詢,以法治來打造陽光政府。此外,對於“人治”之理念,我們也應該吸取其精華,比如我們領導幹部的領導力應既來源於法律規定,也來源於個人魅力。總之,我相信我黨培養的幹部既能做工作上的先鋒,也能做道德上的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