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除了回民街、灑金橋、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品嚐美食?

趣菜兒


自從《那年花開月正圓》、《長安十二時辰》和抖音相繼發力,西安美食香飄全國後,前來西安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早前有攻略說:外地人擠回民街、本地人吃灑金橋,可作為回坊的相鄰街,它們並不能完全代表西安,鐘樓小區、大學習巷也是不錯的選擇。

前方高能:這裡藏著的是,西安人常年排隊的老店。


正宗、地道、特色是我這個新西安人對鐘樓小區的第一形象,臊子面、餃子、涼皮、肉夾饃、綠豆糕……隨便一家小店,都可能是老西安人吃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味道。朋友帶著去了很多次,每次鐘樓局都選在那裡,比開元便宜,比回民街安靜。

西安城中心的這個老校區,是實打實的美食聖地,隱於鬧市、堅守初心。

開了14年的東方煲仔飯,正宗的絲苗香米,吃起來鍋巴香酥、米飯軟糯,色香味俱全。

火了22年的曉莉滷麵館,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這家夫妻店上外國雜誌、俘虜食客的胃,很在行。

還有綠豆餅中的槓把子——趙記綠豆餡餅素齋,不知驚豔了多少人。


重要的是,這個老校區位於市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便利。想去看回民街的,穿過大學習巷就能找到路。想帶伴手禮的,去馬路對面,把鐵志明臘牛肉真空打包帶走。想喝酒的,順城巷、酒吧一條街就在城牆下等著……也是很任性了。


如果你覺得它不夠陝派,馬路對面的大學習巷,一定要逛一下。


唐時的伊斯蘭教傳學步道的場所,如今也是赫然有名的美食打卡點。鎮巷包子—石家包子,蔥肉、豆沙、孜然肉餡的個個都賣座;鐵老十羊肉泡饃酸辣油香,配上獨有的磚茶,好吃還解膩;海家坨坨饃和海亮灌湯蒸餃,可謂是麵食中的佼佼者,陝西人西愛的重口和勁道,都在這裡了。無名氏雜貨鋪的油炸柿子餅一定要嚐嚐。剛在北京上學還未西安定居時,室友曾帶回來一包這裡的油炸柿子,吃得我是心滿意足。

城市的街道和老小區裡,藏著歷史的味道,雕刻著歲月的痕跡。當我們走進這座赫然有名的十三朝古都,踩在唐宋遺蹟上往前行走,舌尖上感悟的是美食,內心留下的卻是文化的震撼。


遊長安


1 小賈家油茶麻花,在西大街,五星小區附近,早上十點半基本會售完。題主要是住的近的話,可以去吃早飯。2 於老大臘牛肉夾饃,個人覺得比回民街上的好吃太多了,在五星街36號。3 同盛齋泡饃館,從鐘鼓樓坐4路或者7路到橋梓口站,下車後在橋梓口的大十字向南走第一個十字口,向右拐,再沿路走3分鐘,店鋪在路的右手邊。4 馬峰小炒,北廣濟街和小皮院丁字路口附近,營業時間為17:00到凌晨,可以去那邊吃晚飯或者夜宵。5 海榮鍋貼館,在省博物館附近的長安大排檔,裡面的韭黃牛肉餛飩,疙瘩湯,很好吃,而且量很大。6 在藥王閣和高陽裡丁字路口的東北角,忘記叫什麼店鋪名了,裡面的烤魚泡,魚柳,魚尾,可以嘗試一下,很好吃。贊一個。7 書院門56號的涼拌餃子皮,也很好吃,去城牆南門或者書院門的時候可以嘗一下。


初創旅行日記


工作關係來西安近半年了,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我必須誠實地負責任地告訴你:西安處處美食。

回民街、灑金橋都是回民聚集區,小吃種類繁多,名揚四海。但是,回民街已經成了旅遊景點,總感覺人太多,喜歡熱鬧的朋友可以去逛吃。

西安本地人是不會到這些熱門景點去吃飯的,咱們還是跟著本地人看看吧(以下為本地朋友介紹,本人辛苦試吃總結)。

西安最有名的小吃包括:肉夾饃、牛羊肉泡饃、水盆牛羊肉、 涼皮、肉丸胡辣湯、甑糕、葫蘆頭、臊子面、油潑面等等。按地段不太好分,還是按招牌說一下吧,畢竟不少老字號的口味更地道。

肉夾饃(加豬肉):秦豫肉夾饃(柏樹林南口)樊記肉夾饃(竹笆市北段)孜然炒肉夾饃(灑金橋十子東南角)

臘牛肉夾饃(夾牛肉): 北梢門紅碼頭老旦隔壁“李老四夾饃”,東郊韓森寨經二路北口李老四牛肉夾饃

泡饃:白家泡饃(西稍門南小巷口)

水盆羊肉:老白家(北廣濟街內)、老李家(方新村路東農行南 邊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水盆牛羊肉類似牛肉湯,比起泡饃更得朕心。

至於麵食,隨便一家都很地道,畢竟這是在麵食為主的大西安。



陌上秋草香


你是問西安美食的集結地嗎?那我一定要給你推薦一個地方【永興坊】

回民街

一直都是去西安旅遊必去的地方,但是由於最近物價管理方面的不合理,漸漸的被遊客們和本地人所拋棄。

灑金橋

從回民街一直往後走,自從回民街被遊客佔領之後,灑金橋就顯現出來了,這邊大部分都是坊里人吃的,所以要比回民街更加正宗好吃一點。

令我記憶尤甚的美食

馬二酸湯水餃

顧名思義,酸湯+水餃的組合,也是 西安 特色美食的一種,沒吃之前我在想酸湯+水餃會好吃嗎?挺奇怪的哦,但是進去嚐了一下發現,我的天啊,真的實在是太棒了!

蛋菜夾饃

路邊偶然遇到,哎呀,我居然沒有見過這種美食,雖然也是夾饃,但是裡面的料卻不是一樣的,裡面有雞蛋,鹹鴨蛋,鹹菜,花生等!

永興坊

這邊是 陝西 美食的集聚地,種類非常的全哦

不過在這邊只吃了一種叫:子長煎餅,是 陝西 省 子長縣 著名的傳統小吃。餅薄如紙,銀白透亮。根據不同需要和不同口味,可製成大餅或小餅,大餅與小蓋一樣,小餅與手掌一般。

總結

推薦去後2地,你會感受到無與倫比的美食體驗


吃貨羽沫旅行記


西安美食可不止有回民街才有,古城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不光彙集了來自西北五省的美食精華,全國各地的美食在這裡都有很多提現,很多菜系在西安都很受歡迎。


不過,來到西安,當然要體驗當地的特色了,永興坊匯聚了陝西各地美食的精華,雖然味道都很一般,但也值得體驗一下,這裡的摔碗酒就是網紅特色之一。

長安大牌檔的網紅美食葫蘆雞、麻將十三么和毛筆酥對於年輕人來說,也是必打卡之處,雖然網紅小吃都味道很一般,但至少賣點還行。


值得提醒的是,長安大牌檔在西安可不止一家店,如果在小寨賽格人多的話,不妨去其他分店,味道和環境其實都是一樣的,沒有必要死守到一個排隊幾個小時。


西安的各種麵食特色和有名的“三秦套餐”到底哪些好吃?其實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最好認識有西安本地人,帶著一起品嚐,每個人的味道和喜好其實都不一樣,不一定只看名氣哦。


用戶5794183992


除了回民街,我再給大家推薦幾處西安小吃地點。


袁家村

這裡原是一座村落,在當地政府引導開發下,將本地民俗風情融入美食,堅持做本土最正宗的美食,形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食村。現在陝西本地人都接二連三地趕赴袁家村!這裡的土醪糟、香棍面、白吉餅、鍋盔等等,好吃到嚼舌頭!因為這裡的食店沒有重複的,就不一一介紹了,反正都是各具特色,本土味道正宗地道,確實都很好吃。一句話說就是,來西安品美食,你可以不去回民街,但是一定來袁家村!


橋梓口

橋梓口是一條回坊,在西安備受本地民眾推崇。回坊雖是些難以做到的街道,但都有著許許多多的美食,橋梓口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很多陝西人自小就在橋梓口長大,這裡可謂是滿載著老陝們的童年味道。老金家蛋菜夾饃層次感分明,辣醬與鹹鴨蛋油的相互滲透,讓夾饃更是有滋有味;馬德全燒雞,用心在做燒雞,以小土雞為食材,皮香肉爛,滿滿的回頭客;馬建山香粉蒸肉,絕對地道的粉蒸肉,滿口肉香,再就個配一瓣生蒜,夠勁。


灑金橋

你可以在灑金橋從早吃到晚,在這條僅八百米長的路上,一整天都不用出去找吃的。馬二酸湯水餃、老李家肉丸胡辣湯、楊天玉臘牛羊肉店等等,這裡有各種美食,絕對能滿足你的胃口。


望採納,謝謝!


山西旅遊志


回民街,灑金橋都是屬於回民聚居區,而且又在市中心,所以大家都喜歡去。實際上,西安除了這兩個地方還有好多可以大快朵頤的地方呢。

新建的永興坊,是全陝西美食的聚居地,品種特別豐富,就是這兩年漲價了,加上抖音的爆紅摔碗酒,名聲出去了,價錢也跟著水漲船高了。

小寨的賽格商場,6,7樓全是美食,把一個袁家村都搬過去了,千萬不要飯點去!千萬不要飯點去!千萬不要飯點去!忠告!否則連座位都找不到!

還有東門出去的雞市拐附近,各種美食都有,回民的漢民的都有,小吃什麼的價錢都不貴,而且真心挺好吃的。

東新街那裡有一條夜市街,就在希爾頓對面,一到夜晚人聲鼎沸特別熱鬧,還有小南門那裡的報恩寺四府街,一條路上也有好多吃的。

南大街那裡有個東木頭市和西木頭市,竹籬笆路,粉巷,都是連在一起的,也有特別多好吃的。粉巷以火鍋為特色,各種火鍋,各種串串,東西木頭市特色小吃多一些。

愛吃麵條的朋友,大車家巷小車家巷不能錯過,麵條吃到爽。

其實很多好吃的都在旮旯裡,因為主幹道的附近租金太貴,所以大多都是一些連鎖之類的。也好吃,不過也貴,所以還是需要自己去發掘。


笨笨的大熊


西安的美食聞名全國,以麵食和清真風味為主。其中,涼皮、肉夾饃和冰峰汽水三樣陝西美食還被冠以“三秦套餐”的美稱。

西安除了在回民街、灑金橋比較集中以外,還有一個地方也是集中了陝西各地的美食。

這個地方就是西安的永興坊了。

永興坊是一個集各種各樣美食的地方,相當於商業美食坊,晚上可以來這裡一邊逛一邊吃,整個永興坊裡面也是古色古香。

永興坊屬於正規化管理的統一制式陝西小吃街。說是街,實際讓已經可以算上一個集市了。分為關中街,陝南街,陝北街。前兩年抖音上爆火的摔碗酒也是在這裡,五塊錢一小碗。

關中街美食指南——澄城羊肉泡、長安攪團、岐山大刀哨子面、老潼關肉夾饃、藍田蕎麵餄絡、涇陽石子饃、關中biangbiang面

陝南街美食指南——陝南燉菜、禮泉醪糟、寧強核桃饃、漢中熱米皮、柞水洋芋餈粑、網紅摔碗酒

陝北街美食指南——子長煎餅、綏德黃饃饃、鎮巴炕洋芋、彬縣御面

如何抵達永興坊?

永興坊,位於西安市新城區東新街中山門裡,東臨順城巷,是唐代108坊之一,昔日魏徵府邸。一是西線(城內):乘117路、236路至終點站“西華門”,再換乘102路到“東新街”,還要步行約350米才到;二是東線(城外):乘263路至“中山門”後步行約150米即到。

持續更新各種攻略!歡迎評論+關注!


冷杉貓旅行


西安不僅有燦若星河般的歷史,美食文化也是源遠流長。那些經歷了風雨的美食老店,在時間的滄桑變幻中輾轉變化,有的甚至經歷了幾代人的傳承,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那舌尖上的老西安味道。在西安除了回民街和灑金橋外,其實還是有不少地方能吃到西安地道的特色小吃:

肉夾饃

一說到西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肉夾饃。西安肉夾饃的饃外表焦黃,口感酥脆,裡面的肉更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配上蒜末和青椒,真的是又果腹又美味。

在西安竹芭市阿房宮旁邊的“王恆肉夾饃”,和柏樹林南口的的“秦豫肉夾饃”,都算的上是西安比較好吃的兩個店,推薦去嚐嚐。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絕對算得上是當地名小吃的代表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古稱"羊羹",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真的是回味無窮。

個人覺得羊肉泡饃比較好吃的是北廣濟街的“老米家牛羊肉泡饃”。

岐山臊子面

到西安怎麼能不吃大名鼎鼎的岐山臊子面。用九個字總結:“酸、辣、香、煎、稀、汪、薄、勁、光”。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在婚喪、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能見到臊子面的身影開。

推薦雁塔路(海底撈火鍋城對面)上的“永豐岐山臊子麵館”是味道最正宗的一家了。

biangbiang面

Biángbiáng面,也是陝西關中特色傳統風味麵食,是傳統的陝西褲帶面。因為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說到biangbiang面,南院門就有一家比較好吃的店。

涼皮

前面說了肉夾饃,怎麼能沒有涼皮搭配呢。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碗涼皮,再加一個肉夾饃,真的是再好不過的了,反正西安的朋友都這麼說。當地涼皮分為米皮和麵皮兩種,米皮更加筋道,麵皮搭配鬆軟有勁道的麵筋,澆上紅油,味道好的沒話說。

在金康路的“雲老四”涼皮,算是比較正宗的店鋪了。

肉丸糊辣湯

肉丸胡辣湯是西安回民清真小吃。主料有牛肉、圓白菜、胡蘿蔔、豆角、土豆,輔料有澱粉、花椒粉、五香粉、鹽、料酒、雞精、牛肉濃湯煲、蔥姜等。其特點是湯汁粘稠,香辣可口。

大皮院的老劉家胡辣湯一般,好的是韓森寨康樂路上的“馬奎肉丸胡辣湯”。

當然西安的美食和小吃不少,到了當地一打聽,會發現還有更多好吃的地方等著你~~


城市情報局


去永興坊,陝西的美食吃個夠,非常良心。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的香味可能很遠就能問到,燒餅一定要掰成一小顆一小顆的,羊肉大片大片的非常實誠,配上生蒜,湯裡冒著油星,喝一口吃一口肉,簡直不要太滿足。

 

攪團

這個是必須要吃的哇,且不說攪團的軟糯,單憑它的湯汁就已經收買你的胃了,辣椒不辣,卻很香,微微有點酸,回頭客非常多。

 

岐山大刀鍘面

陝西臊子面是來這裡必吃的哦,尤其是岐山臊子面最為正宗,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是它的特色,臊子非常獨特。麵條厚薄均勻,吃起來筋道,臊子的紅油香噴噴的,忍不住來一碗。

 

老潼關肉夾饃

老潼關肉夾饃歷史悠久,饃是又脆又香,肉是肥而不膩,經常有排隊來買的遊客,可以嘗一嘗正宗的肉夾饃跟自己家鄉賣的有何不同。

 

白火石汆湯

它的製作方法很獨特,現場把食材放在碗裡,蓋上紗布,澆上水,緊接著把燒紅的白色河卵石放入高湯中,使小肉丸氽熟,據說這個湯不僅能進補,還能去心火,治牙痛、緩解咽炎和口腔炎症。

 

網紅摔碗酒

紅遍抖音的摔碗酒,很多人排隊的,進門右轉就是,大口喝酒然後使勁摔個痛快!喝起來像飲料,女生不用擔心不會喝酒之類的,可以大膽嘗試。

 

子長煎餅

店鋪很有趣,陝西小夥舉著菸斗 請遊客“上炕”品嚐。子長煎餅是陝西省子長縣著名的傳統小吃,餅薄如紙,捲上陷,蘸點辣椒,軟糯香嫩,美味可口。

 

鮮榨石榴汁

石榴汁是現剝現榨的,不加一滴水,就是純石榴,石榴是西安的特產,又大又紅又甜,榨好的汁特別好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