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傳染與感染條件,受溫度限制嗎?為什麼?

姜向陽660


一般情況下,在正常生活的環境中,常溫,達不到冠狀病毒滅活的條件,病毒感染不受溫度限制,只要與感染者密切接觸,就有可能感染。

冠狀病毒在56℃下30分鐘能滅活,84酒精等消毒劑也能滅活,日常生活的溫度達不到滅活條件。

為了阻止傳播,有效防護,如戴口罩是必須的,因為它在病人體內並沒有被滅活,噴出體外時有可能感染,戴口罩就有效阻隔了。

如果是病人用過的餐具,可以放沸水中煮,或者用熱力消毒櫃,按時間消毒,這樣可以滅活。

綜上,呼吸傳播不受溫度限制,只要有空氣就能傳播,生活物品可以採用高溫消毒的方式滅活。



雲卿營養


前段時間疫情嚴重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盼望著夏天的到來。為什麼都這麼期盼著夏天,是喜歡它的炙熱的,是的,因為很多人覺得,新冠病毒會跟當年的SARS病毒一樣,在夏季來臨之前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說,冠狀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它的傳播(傳染和感染就是病毒傳播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受溫度的限制。為什麼,下面細說!

首先來看一項最新研究

近日,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茂團隊,發表了首個新冠病毒與氣候關係的研究,研究表明,當平均氣溫在8.72℃時,新冠病毒可能最適合傳播。研究團隊收集了1月20日至2月4日間27個國家429個城市約2.5萬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最後研究發現,日確診數和溫度之間存在關係,並得出平均溫度在8.72℃時,日確診數值達到高峰,證實了溫度會明顯影響新冠病毒的傳播。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也可以發現,新冠病毒的傳播是受溫度影響的。

冠狀病毒為何對熱敏感?

事實上,大多數病毒都是耐冷不耐熱,有些病毒在乾冰溫度(-70℃),及液氮溫度(-196℃)下可長期保持其感染性,可見超低溫對於病毒來說,如魚得水。但達多數病毒對熱敏感,在50℃~60℃30分鐘即可被滅活。

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在4℃合適維持液中,病毒為中等穩定,-60℃可保存數年。但隨著溫度的上升,病毒的抵抗力就會下降。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熱使病毒衣殼蛋白變性,包膜病毒的糖蛋白刺突發生變化,因而阻止病毒吸附於宿主細胞。此外,熱也能破壞病毒複製所需的酶類,使其不能脫殼。對於新冠病毒,56℃半小時,即可被殺死,且溫度越高,效果越好,殺毒時間也越短。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一直強調肉類食物要徹底煮熟。

不要忽視溼度這個因素

講病毒的傳播,光說溫度是不行的,溫度和溼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冬天,溫度低,溼度也低;而夏季,溫度高,溼度也高。有研究發現,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病毒的傳播速度會變慢;在溼度非常高的環境中,病毒甚至會完全停止傳播。像流感這類傳染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空氣乾燥,飛沫可在空氣中漂浮。而與乾燥的空氣相比,溼度高的環境中,病毒的傳播距離會變短,因為它無法懸浮在空中,都直接掉在地上了。因此,病毒的傳播,不要忽視溼度的影響。


皮毛醫生


美國“過敏性傳染病研究所”,“國家衛生研究院”,“五角大樓先進技術開發署”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組織撰寫了《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媒介報告》。普林斯頓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專家將審查這份報告的內容。

該報告概要於11日發佈。 該報告顯示,這次COVID-19的傳染性強度超出了預期。根據這份報告,“該病毒在空氣中存活3小時,在銅製品上存活4小時,在紙板上存活24小時,在塑料和不鏽鋼上存活2-3天。”

另一方面,病毒也有很明顯的弱點,即對溼度敏感。 使用加溼器,當溼度為50%,溫度為華氏72度(22.22攝氏度)時,發現病毒活性可能減弱。



特優特美


病毒只有65度的高溫可以殺死,其次是酒精。但是人體達不到這個溫度


細數時光


會受溫度的限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