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時候,你會想起誰?

剛才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做知識產權方面業務的姐,推薦了一個賣衣服女孩的微信,寫了幾段推薦的文字,瞭解到他們的故事。之前應該是一個朋友推薦了一個平臺給這個姐,在平臺上遇到了這個賣衣服的女孩,因為衣服質量好,性價比高,姐姐成為了忠實顧客,後來在店主聊天中,聊到了知識產權,建議店主可以把獨創品牌,註冊一下商標,在姐姐的幫助下,商標成功註冊,不過女孩兒並沒有選擇堅持獨創品牌,但依然堅持了自己賣衣服的原則,質量好,性價比高,姐姐的推薦中看到,店主不會強買強賣,反而會各種勸退,客戶選了一件衣服,她會根據客戶的膚色、身高、穿搭習慣,給出建議,這件衣服適不適合客戶,如果不適合會果斷告訴客戶,不要買,即使店裡其他衣服客戶不太喜歡,不成交也不會強賣給客戶,並且質量很好,性價比超高,我想這是姐姐推薦的最重要的原因。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就像你所從事的行業,可以給身邊的朋友帶來什麼便利,那你是不是真的是為他們提供服務,而不是為了賺朋友這一單的錢。比如,我現在從事的行業,房地產開發,很多朋友會問到我很多關於買房子賣房子問題,有很多的問題,我也不是特別的清楚,但從事這一行,早晚都要了解到,會聯繫項目上的營銷負責人,瞭解相關的解決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項,然後告訴朋友。

在工作的同時,也為身邊的朋友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當然也收穫了很多朋友的支持。春節後復工,給朋友發了一些內容,大意是如果身邊有朋友需要購房,可以聯繫我,我負責推薦,爭取一些優惠,朋友就主動問我要了一些項目上的宣傳圖片,發了朋友圈,暫且不說有沒有效果,但我想這個群體是1000,10000的時候,一定是有效果的。

我哥之前一份工作是手機相關,也有買手機的渠道,也可以修手機。最開始換工作的時候,一起聊天,我說這是很寶貴的資源,我想這些資源不能輕易放棄,建議他可以通過朋友圈和周圍朋友,為周圍朋友提供手機相關的服務,因為這一行也是大家很需要並且需求很大的。至少這三年我用的兩部手機都是通過我哥購買的,如果像我這樣的客戶維護200組,三年買手機至少400部,一部賺50元,2萬元。這應該是很多人幾個月的工資,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正常工作,並且會為他正常的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和機會。

買房的時候,你會想起誰?


很多人都會想,為何自己業績不好,為何自己的客戶都跑到了競爭對手那邊,其實並不是我們專業的問題,而是我們有時候沒有想明白自己為何要去做這些事情。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安家》,徐姑姑是上海那邊洋房銷售的一哥,但看似平常沒有什麼業務量,但通過他維護的關係,可以看到大家對他和他的門店都很認可,即使不穿工裝,大家對他們也很信任,這些就是成交的前提,大家信任他,在有業務需要的時候,就會想到他。

前幾天,一個朋友突然找我讓我推薦幾個基金,我就把我自己買的幾個基金截圖發給她,並給她說了一些基金的特點,和購買技巧,讓她從我買的幾個基金中選擇2個或者3個購買即可,可能感覺推薦有點不太合意,最終朋友沒有購買推薦。

就像買房和買車,當你找到比較專業的人,想要給你一些建議的時候,其實你內心已經有了想要購買的車型和品牌,也有了想要購買的樓盤,找專業的人士,只是想確認一下是否能買,但他們的推薦,大部分人都是不會採用的。

這也是最大的問題,如何提高建議被採用的幾率,我想並不是他們不採用,而是對你還不夠信任,如何增加信任,這個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當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有效地為身邊的人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才是最大的意義。

我希望身邊有購房需求的人,可以找我,我會盡最大努力,為朋友解答各種問題,你買房的時候會想起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