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很勤奮,到了美國大學才發現他們才是好學生而我就像個混混

我們很多人信奉的是“勤能補拙”,如果天分不夠,就通過後天的努力來趕超其他人,因此,中國學生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大多都是“勤奮”。但實際上,美國的學生平均學習刻苦程度是中國學生不能比的。今天,我們分享一位留美經濟學碩士的親身經歷,希望大家有所啟發。



自以為很勤奮,到了美國大學才發現他們才是好學生而我就像個混混

美國的大學校園生活其實是這樣的:


每個校園裡走的學生都背個書包匆匆去上課,沒有一個在嬉皮打鬧的,即便是等公共汽車或者做公共汽車上,也在看書。在咖啡店裡或者休息的地方,你會發現很多美國學生要麼在看書寫作業,要麼用電腦寫作業。非常安靜,沒有人大聲喧譁。我本來還帶著掌上游戲機,有一次在公共汽車上拿出來玩,有外放聲音,突然發現大家都在看書學習,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


突然覺得我在國內本來是很自覺學習的好學生,在這裡怎麼感覺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樣,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裡打印講義,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園裡,突然想到了我們國內平時大學校園裡晚上是什麼樣子,再對比一下這裡,我發現校園裡路上沒有人,有人也都是揹著書包匆匆的行走去趕時間學習。


印象中國內的高校校園,夜幕下都是一對對的情侶在共享好時光。有一次去這個城市的主街看看那些吧裡的人都在幹什麼,突然發現人們都在那裡拿著電腦學習。當時想了想國內酒吧裡無數失足男女青年在裡面群魔亂舞,不禁感慨萬千。


美國真實校園生活就是整個一箇中國理想中的好學生的聚集地,美國學生學習這樣的場景只有在中國的電影裡才能看見,而我國的真實學生卻在積極模仿美國電影裡的東西。圖書館裡學生們都在很安靜的上自習,圖書館的機房,學生們都在用來寫作業,沒有一個幹閒事的。我還真的注意觀察過。我在國內上大一的時候覺得學校圖書館和計算機中心的機子比家裡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帶著遊戲到那裡去打遊戲。第一學期期末還和全宿舍的人去圖書館包夜通宵打遊戲,我們那還要錢,這裡用的計算機都不要錢,但是全都是用來學習。


我想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我們管理不嚴。我想如果你在美國的學校機子上打遊戲,基本就可以準備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讓你打遊戲,就按照我上面說的作業和考試的壓力,你有時間打遊戲嗎? 美國學生在賣星巴克的地方看書寫作業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個寫作業是真寫,不是裝的。他們學習刻苦還體現在兩次計量閉卷考試前,老師都發了去年考試的卷子,因為這不是作業,所以我和那個中國學生都沒寫。這很不符合我們的風格,因為在國內好學生都是老師越不要求做的,都越做。結果來了美國以後,由於老師逼的太緊,有極度的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結果只要不計分的堅決不寫,也不看。但是我發現這兩次每次美國學生都把所有題目都做在紙上了。我又一次體會到了他們才是好學生,我們都是混混。

還有就是他們學習都很積極,我們上的研究生課程,只有3-4個是研究生,剩下的十幾個都是本科生,他們為了將來更好的學習,在本科階段就自己主動選研究生的課程,而且有的是我們選的魔鬼3門,他們也都選,他們還有自己的本科課程,我們光這三門就快受不了了,他們要學至少4-5門課。總之美國學生各個很刻苦,永遠看不見他們玩。


再說說我們學的東西的難度


高等數學難度還不是最難的,主要是經濟數學和微觀經濟學。國內研究生數學應該也學這些,不過可能不會理解這麼深,因為沒有人逼你去瘋狂做題。而在美國,每一章節我們都有綜合題去當作業去寫(交作業包括:數據文件,gauss或SAS的程序文件,和說明報告)。說到Gauss編程,這個語言是一個專門運算矩陣的專用語言,所以被統計和計量所廣泛應用。編程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還是比較難,因為國內計算機教育還是相對比較落後。最開始整理數據都是用excel人工整理,後來有一次和一個美國學生探討問題,發現他gauss用的極好,都是用gauss的程序直接控制和整理數據,於是我也下載了一本gauss的書,邊看邊把gauss掌握了。


美國的大學教授的能力很強。我們這個計量經濟學的老師光計量經濟學的課本就有20多種,各種統計軟件SAS,Gauss,SPSS等等都很精通,教材也很多。計算機編程也很牛,我還從他那裡學了不少技巧。而且他用計算機上多媒體課都是自己接線路(美國老師都是自己接),國內的老師好像都要有個專門搞計算機的人給他接好,才會用。美國的老師電腦用的比我這個對電腦很痴迷的人都好,雖然他們都不是學計算機的。要知道這些教授們都50多歲了,年齡和我父親差不多,國內和我父親差不多的人,很少有人願意用電腦的。


上課有時候還問問我們微觀經濟學學得怎麼樣,然後他會瞬間說出我們學的部分的各種函數的性質和定理。人們都說他要求學生嚴,但是他說他遇到的老師才嚴,他上大學時,他老師考他是任何拼寫和標點錯誤,這種和學科不相關的錯誤都會扣分的,他說他不會那麼要求我們的,所以他說他對我們要求很鬆。


美國的教授一般都是像他這樣很厲害。有一次上完微觀經濟學,後面上自然資源課的教授進來看見一黑板數學公式和推導,立即說出這是Shepherd’s Lama(謝波德拉馬定理),後來又說了很多,好像很有感情似的。我想一個教自然資源的居然還對數學定理這麼瞭如指掌。


美國教授都是博士,博士這個詞在國內反正對我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我們國內,只要考上了,就都能畢業,所以看這個人厲害不厲害主要看他考這個學歷時的考試水平。我國高考參加的人最多,所以競爭最激烈,最能體現人的水平,名牌大學的全日制本科對我很有威懾力。但是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人就少了,所以名牌大學的碩士在我眼裡也就一般。而博士,參加的人就更少了,博士一般混5-6年就畢業了,沒有聽說過在國內上博士有人學得要死要活還不能畢業的。所以博士對國內的一般人來說感覺不是那麼有影響力。


而在美國,博士這個詞是很有影響力的,教授都是博士,在學校人們一般不會稱呼他為某某教授,或者某某官銜,這些教授或者當官的有博士學位的更喜歡人們叫他們某某博士,因為這個代表了榮譽。比如我們微觀經濟學的助教就是個上博士的,結果他上學期考試有C,被勸退了, 現在正在我們城裡的一個商場賣東西。我不禁很感慨,一個上博士的中途被開除,然後就只能去商場賣東西去了。也許我光經歷美國的研究生教育,而沒有經歷國內研究生教育,就對國內研究生教育橫加指責過於武斷了。


我相信我前面說的學的內容國內這個專業的研究生肯定也學,但是我敢肯定沒有幾個能像美國學校出來學這麼紮實的。我同系的那個中國同學,他說他的在國內上研究生的同學整天閒著沒事幹,咱們卻在這裡整天一夜一夜不睡覺。而且據說有一個他的同學學計量,先學了一學期 gauss編程課,我們這兒人生地不熟的,上來就很難,然後還要自己看書學gauss編程,每次交計量的作業都比一次考試耗費精力。


有一次,我和那個同學寫完作業已經凌晨3點了,這個時候,他的QQ上的也在美國留學的同學都在QQ上,都還沒睡覺呢。交流一下,全部都很痛苦。一個在紐約學金融同學說:“也不知是老師有問題,還是我自己太笨沒有領會老師的意思,那個題按照老師的意思要用excel算一千遍”。當時我很感慨,美國的高等教育實在是太強了,對人要求太高了, 我來之前還在算我們學校和北京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當時覺得比北京大學高,但是自己說的時候也很沒有底氣,但是現在不同了,我有一種不管排名誰高,有本事就出來一起比一比的氣勢。確實在這種殘酷的教育下我們學得非常紮實。


記得有一個老師從美國碩士畢業回來,閒著無聊就去考研報名,去考北京大學的光華管理學院,這個基本是我們經濟管理領域的最高學府,多少人擠破腦袋去考它,競爭十分激烈,這個老師最後就背了背政治,別的什麼也不復習然後就考上了。我以前在人大經濟論壇問過問題,被他們罵做不懂經濟的人。現在我再去那裡,有一個人不會做,我瞬間把全部數學推導給寫了出來,後來沒人敢說什麼。而我問的問題,幾個月都沒有人回答。


我的中學教育很好,以至於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我仍然對高中的所有知識點記憶猶新,拿起數理化的題就會做。但是大學學的東西什麼都記不起來了,只記了幾個名詞,剩下的什麼都沒有。大學畢業時,我還抱怨大學沒學什麼東西,我父親還安慰我,大學學的是一種思想和方法,有了這種思想和方法就可以了。但是企業不是靠耍心眼,小聰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實打實的技術,我們大學的找不到工作的畢業生有幾個能拿出真本領的?


最後說一下美國這種教育下的成果:


如果說美國這種殘酷的高等教育不能產生很好的效果,那大可不必去學習。我們學經濟學,學得都是方程組組成的模型,然後用模型計算出結論。計量經濟學靠統計量來估計模型的係數。這個如果在中國多數企業中你要用這個,估計會被人嘲笑,罵成書呆子。我當時就想看看美國的真實生活中用不用這個這麼理論化的東西。我們對此問題專門問過美國學生。他們的回答令我們很吃驚。


美國人幾乎幹什麼都會用數學計算,比如你要開個超市或者快餐店,老闆會找人去建立模型, 然後按照模型去經營,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是最科學的,最優化的。我問道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呢?美國學生說那基本上肯定是會破產的,因為感覺的東西靠不住,永遠也不如數學計算的精確。而且他還說經營一個企業不用模型會破產,用錯了模型,也會破產的。我問他父親的賣樹苗企業也用嗎?他說當然用。


我問他用不用模型處理日常生活,他說他用,比如買汽車,他要根據當時的利率,油價,汽車的價錢和時間建立一套模型,算出當利率和油價多少時,他能接受的價格範圍以達到最優選擇(他還不是學經濟學的,是學森林學和地理學的)。當時我們聽了都目瞪口呆,感覺美國人太強了。原來我們都以為美國人個個都是數學白痴,只有中國人數學最強,看來我們中國是隻會計算不會運用的。還有一個例子是華盛頓州立大學的那個臺灣同學說他去年的微觀經濟學老師太強了,他去年上他的課,由於太難跟不上,在第一次期中考試之後得了十幾分後就放棄了,所以今年重新學這門。他說去年那個老師今年退休了,去年第一次期中考試,全班最高30多分。


上課老師基本不怎麼講,留作業都是他外面接的公司的工程,我心想理工科的可以接工程,我們學得這個經濟學也有公司信嗎? 他說當然有啊。華盛頓州的漁民為了經營的更好,都是請他去做諮詢。所以他留的作業是最難的,和實際結合最緊密的。我們國家人們往往說的和實際結合的意思是,不要去用課本學的東西,因為那個解決不了問題,還是在社會上學本領吧,其實我覺得不是課本的東西解決不了問題,是因為你學的不精不會解決問題。

而美國人相信理論一定會指導實踐的,他們如果發現理論如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那麼一定是理論不夠完整和完善,所以他們會用更復雜的數學去完善理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美國的東西感覺那麼難,因為他們要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而被迫把理論改造的很複雜,實踐證明這樣複雜的理論確實可以解決問題,我們這學期學的計量後感覺自己就可以做點東西的。 學生們都不會做他的作業,但是不做又沒有平時成績,所以被迫大家一起課下約個時間,找個空教室一起研究題。研究題的方法是大家坐一起,誰會哪道題,誰就去黑板上寫出來,給大家講,最後把題都做完。那個臺灣同學繼續說我們沒有趕上那個老師很遺憾。我們想一個計量經濟學就夠受的了,如果再加上那個老師,非吐血不行。


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計算機和電子科技產品。來美國之前,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那麼聰明,所有的電子產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內存芯片都是美國公司或者日本韓國公司造的,中國自己為什麼造不了?雖然大部分電子產品都是中國製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裡面的芯片幾乎全是國外的,中國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內存買來,焊到電路板上,然後組裝上外殼就可以了,乾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活。因此企業賺的錢都是很少的部分,這些電子產品的價格有一半多要被外國的芯片廠賺取。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子產品不能和國內的農產品,普通小商品一樣有適合中國人的價格,而電子產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國際價格接軌的。因為成本降不下來,產品的主體成本,是外國廠商定的,我們要降價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潤,所以降價空間很小,一旦外國廠商也把同類產品降價,那麼我們的國產廠就沒有取勝機會了。現在液晶電視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本原因上是沒有核心技術。為什麼沒有核心技術?以前總是認為為什麼美國那麼走運,老天怎麼那麼照顧他?我來到美國以後,感受了一下美國的高等教育,又回顧了一下自己的高等教育感覺非常正常,太正常不過了。


我在學習的中期,上留學論壇看了看大家在美國的反應,結果這些國內十分優秀的人,在美國也都開始發起牢騷,我可以列舉如下:考,考,考,考死算了。每兩個星期就考一次試,考完試還有一大堆homework,全都算進期末成績裡的。前次考完瘋趕作業,拉下兩天的課沒複習,還沒緩過勁來,又要考了。第一學期上課聽不太懂,我覺得我下課要花比別人多很多的時間看書,第二個星期才發現聽懂了一些。上的課還是我沒學過的,別人聽課算複習而已,對我來說全是新的內容。師兄師姐安慰我說過一個學期就好了,可是大部分的考試都在第一學期,第二學期只有一兩個考試了,適應又怎麼樣呢?大局都定了。鬱悶,繼續看書去了。


大家累麼? 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我感覺這樣,上課累死,考試累死,實驗累死,寫文章累死,專業還不好找工作,於是修外專業的課,作業能寫傻,出來找工作吧,認識的人好多因為交流工作不順 被fire掉,每天神經都處於緊張狀態,覺得晚上醒來的時候還興奮的不行,活的那叫一個提心吊膽等等,以上是我在這學期中期的時候看見的帖子,當時大家都在喊累。到了期末我又上了上論壇,看見有一個博士得了C,教授建議他退學。


這種壓力和教育模式在美國都是一樣的,在美國常青藤名校學習的人基本每天只睡2個小時。在美國的學習使我感到,我們的高等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學校,並不能算美國的非常好的學校,但是學到的東西確實是實打實的。而我在國內本科的學校在全國的排名也至少在前100,至少是個以省名命名的大學,但是從中出來確實是什麼也沒有學到,你讓我們講講什麼經濟規律,或者讓我們的工科同學講講芯片怎麼回事,基本都講不出來。


總之,美國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體制上的問題我不想多說,多少經濟學家都有很好的建議。我覺得我們最能控制的,也是在整個人類改造自然和世界過程中最有活力和主觀能動性的人本身。我們的高等教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我們的高等教育缺少了監督鞭策和激勵機制,而且對於學習的東西也並沒有從難從嚴要求學生,導致反而沒有中學階段學生們學的好。


如果說我們的中學教育是在整個中國教育中最有效率的(但並不是最好的,因為對於應付選拔性考試,老師只重視學習好的學生,而學習不好的學生好多都破罐子破摔了),但是這個教育只是基本功訓練,距離可以用來指導實踐,改造世界還差很遠。所以基礎教育再好,高等教育出現問題,我們的科技也上不去,科技上不去,經濟也只能做一些最低層次的。


每年諾貝爾獎評選結束之後,我看網上有很多中國網友,都在憤憤不平,說就是因為美國的軍事政治強大,所以評選委員會迫於壓力會給他們評上很多,而我們國家人很聰明,卻總是離諾貝爾獎很遠,太不公平了。還說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了,卻都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中國經濟這幾年發展這麼快,卻得不了經濟學獎,太不公平了。


他們不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人民勤勞勇敢以外,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智慧勤勞勇敢。如果說一百多年前,林則徐呼籲中國要睜眼看世界,那麼現在我們國人仍需要透過迷霧看世界,不要被外國的種種假象所迷惑,不要再像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一樣低估自己沒有看到的東西。


各位留美的同學們

你眼中的校園是什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