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在祖國的萬里邊關

有一群“無言戰友”

它們是陪伴官兵巡邏的忠實夥伴

是訓練場上和官兵一起衝鋒的親密戰友

今天

我們特別選取了軍駝、犛牛

軍犬、軍馬與官兵的故事

一起感受這種特殊的“戰友情誼”

一峰軍駝是“暖男”

浩瀚的阿拉善沙漠,遼闊廣袤。駐紮在這裡的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官兵,正乘軍駝沿著邊境線頑強行進。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走在排頭的是連隊四級軍士長樊培洋和他的軍駝赤焰。巡邏時,赤焰不緊不慢、耐力驚人,任狂風沙暴肆虐總是昂起頭,保持長時間穩步行走,頗有王者風範。“我們都覺得赤焰是個‘暖男’。”四級軍士長李校董深情地說,“它多次幫助官兵成功躲避沙塵暴,尋水找路,沙漠巡邏少不了它。”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2015年8月,赤焰正值脫毛期,在戈壁灘上散養。一天凌晨,有遊客向連隊求助尋找失蹤的同伴,連長當即組織全連官兵展開拉網式巡查。可在茫茫大漠中尋人談何容易,兩天一夜沒有任何結果。

直到第3天傍晚,官兵才在一處“沙包”下找到已經昏迷的遊客。當官兵聚攏靠近時,這個“沙包”卻突然站立了起來,抖落滿身的沙塵——是赤焰!原來,赤焰早就發現了這位遊客,為了給他抵擋沙塵、禦寒送暖,赤焰便臥下身,築起了一道“生命之牆”。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前年春天,連隊官兵在沙漠中完成人駝合訓準備返回時,沙塵暴席捲而來。頓時,黃沙漫天,官兵走不穩、看不清,只能用繩子把人綁在駱駝背上,艱難地前行。

這樣的天氣狀況下,軍駝絕對是大漠中的“導航儀”。它們長著長睫毛的眼睛、有隨意開閉的鼻孔,保證可以在沙漠中準確辨別方向,不會迷途。赤焰作為頭駝,始終走在隊伍最前頭,安全將官兵帶回營區。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去年冬天,李校董臨近退伍,將赤焰交到了四級軍士長樊培洋手中。赤焰彷彿知道自己的老戰友要離開,一連幾天不肯飲水吃料。直到李校董說:“你是軍駝,要守衛邊疆,不能有脾氣。”赤焰好像聽懂了,眼角竟流下了幾滴淚水。很快,赤焰溫順地在樊培洋身邊臥下,彷彿是答應了李校董,要繼續完成一峰軍駝的使命。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如今每次巡邏,赤焰都走在隊伍最前面,帶領官兵完成一次又一次任務。


騎著犛牛巡邊防

海拔4300米的南疆軍區紅其拉甫邊防連,有一條吾甫浪溝巡邏線,由於沿途山谷幽深、溝壑縱橫、亂石林立,加之冰河貫通,被官兵稱為“死亡之谷”。

這裡的巡邏路十分艱險,軍馬容易受驚,但犛牛性格穩重,且身上長有濃密的長毛,耐寒、耐缺氧,是幫助官兵穿行吾甫浪溝最理想的交通工具。所以,吾甫浪溝也是全軍唯一一條只能騎乘犛牛巡邏的邊防線。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在連隊,每名官兵都知道犛牛白英雄的故事。因為它救過上士劉宗鑫的命,最後犧牲在巡邏路上,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說起白英雄捨生忘死的故事,劉宗鑫至今記憶猶新。那次巡邏時,道路異常崎嶇,全憑犛牛在崖壁上踩出一條窄窄的小道供隊伍側身擠過。

頭頂是60多度的斜坡,腳下是百米高的懸崖。崖壁上的碎石小而鬆散,在一處較為平緩的崖壁邊緣,白英雄腳一打滑,導致騎在它背上的劉宗鑫不慎側翻。

生死瞬間,劉宗鑫緊緊抓住韁繩。白英雄見此情景,依舊保持沉著,走兩步,停一下,再穩步拖舉著劉宗鑫向陡坡上攀爬,嘴裡不停地喘著粗氣。終於,在戰友合力救助下,劉宗鑫轉危為安。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距離點位還有不到3公里的地方,由於身馱重重的物資,加之勞累過度,白英雄的脊椎不幸斷裂。情急之下,戰友們趕忙將它身上的重物去掉,但一同巡邏的民兵護邊員拉齊尼經驗豐富,他心裡清楚,白英雄不行了。

荒山野嶺,幾十公里的路程,白英雄無力返回。最終大家商定,把白英雄留在一處有水源的地方,含淚向它告別,繼續趕路。“沒想到這是與白英雄的最後一面。”說起此情此景,劉宗鑫仍淚眼婆娑。但官兵沒有忘記白英雄,每次巡邏至此,都會在它犧牲的地方舉行儀式,放幾束鮮花與野草,敬一個軍禮,以此來懷念這位忠誠敦厚的“無言戰友”。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一人一犬一條江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在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十八連,有一條叫卡其的軍犬。在它服役的近10年間,它和官兵時常一起巡邏綿延數百里的怒江邊防線,一路上懸崖峭壁、急流險灘、滑坡和泥石流不斷,可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卡其總是緊跟在戰友們身邊。

巡邏途中,最讓人心驚肉跳的是溜索過江。曾經的怒江上,還沒有現在橫跨江面的座座吊橋。要想渡江,只能靠溜索。百米寬的江面上,生命完全託付給了一根鋼索和一個滑輪。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那一次,時任軍犬引導員劉思琪帶著卡其一起出發了。面對湍急的江水,劉思琪小心翼翼地用揹包繩把自己和卡其拴好,過江心時,沒人敢低頭看身下的江水,江風拍在人臉上,伴著滑輪吱吱的摩擦聲,考驗著人的心理素質。

當離岸還有3米時,滑輪突然從鋼纜上脫軌,劉思琪和卡其被甩了起來。看著在扭力下變形的螺絲,劉思琪來不及多想,迅速掏出匕首,割斷自己與卡其的揹包繩,順勢把卡其扔上了江岸。幸運的是,戰友們迅速把一根長杆遞給劉思琪,這才化險為夷。上岸的那一刻,卡其一頭奔向了劉思琪懷裡。

危險的巡邏路上,卡其和官兵一直互相守候。一天夜晚,巡邏隊在一片竹林空地宿營。凌晨2時,卡其突然聽到竹林裡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響,一個黑影在慢慢地向巡邏隊靠近。卡其立刻叫著衝過去,原來是一頭黑熊。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官兵聽到卡其的叫聲也隨之驚醒,一起將黑熊趕走。這時,大家才發現,搏鬥中卡其的頭部受傷,血流不止。衛生員楊瀟立刻拿出藥箱給卡其包紮,大家都說:“今晚幸好有卡其,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2017年,卡其退伍了,它的“養老”任務交給了司務員朱廣鵬。擁有近10年軍齡的卡其,算是朱廣鵬的“老班長”。對待這位“老班長”,朱廣鵬無微不至地照顧。卡其不能吃鹽,朱廣鵬就把飯菜用開水燙過後才端給它。卡其喜歡吃橘子,每天晚飯後,都能看到卡其跟在朱廣鵬身後,等著他剝下橘肉。夕陽下,一人一犬,一前一後,寧靜而美麗。


一騎絕塵踏雪來


踏雪2001年入伍,是第76集團軍某旅果洛騎兵連的一匹軍馬。因為它全身是棗紅色的皮毛,而四蹄潔白如雪,官兵故為其取名踏雪。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踏雪在連隊馬匹中絕對是佼佼者。越障、劈刺、臥倒等騎兵訓練課目,它無所不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它,中士景陸元對此深有體會。2013年,景陸元下連後,連隊把踏雪分配給他。因為景陸元家裡養過馬匹,所以他對駕馭踏雪自信滿滿。可沒想到第一天與踏雪接觸,他便遭遇了挫折。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第一個訓練課目是上下馬。當聽到“上馬”的口令時,景陸元左腳踩鐙,雙手抓鞍,還沒騎上馬背,踏雪便將頭左右擺動,把景陸元從馬背摔下,一點也不配合。

看到失落的景陸元,班長走過來對他說:“要想踏雪聽你的話,就要跟踏雪建立感情,訓練時才能做到人馬合一。”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景陸元把班長的話記在心裡,經常主動申請去馬廄,給踏雪喂草喂料,梳理毛髮,慢慢地跟踏雪建立了深厚感情。“踏雪一旦認同你了,就會真正把你當作戰友。”景陸元會心地說道。有一次,天下大雪,景陸元出門牧馬時忘戴手套,雙手被凍得通紅,踏雪見狀,跑到景陸元身邊,輕輕舔舐他那被凍得通紅的雙手,似乎在說:“兄弟,你辛苦了!”

這讓景陸元深受觸動,他相信踏雪有靈性,對踏雪更加愛護,無論走到哪裡,總是裝著踏雪愛吃的食物。

年終考核,景陸元牽著踏雪站在隊列裡。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眼看自己的同年兵一個個“敗走麥城”,景陸元不由得捏了把汗,他把踏雪的頭抱在懷裡親吻了一下,走上訓練場。“駕!”景陸元騎著踏雪出發了。考核中,最難的當屬乘馬跨越壕溝課目,稍有不慎,便會人仰馬翻。在順利通過獨木橋後,眼看前面還有近兩米的壕溝,景陸元雙腿夾緊馬肚,輕輕提韁,給踏雪發出信號。踏雪心領神會,順勢後腿發力,前蹄躍起,身體躍過壕溝,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

裁判員給出了優秀的成績,戰友們報以熱烈的掌聲。景陸元高興極了,從兜裡抓出一把玉米餵給踏雪,輕輕地拍著它說:“老夥計,好樣的!”

這些“忠實無言的夥伴”,生死衝鋒的好戰友

由於軍事訓練成績突出,景陸元第二年就當上班長。他知道,這裡面有一半功勞是踏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