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粗三目的浮漂,在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時有沒有什麼區別?

溫柔出去啦


答題只方式,交流才是目的,傳道?授業?不敢爾。


首先請允許我對這個題目進行一下評價。

1.很難,難到我第一眼看到這個題目竟然不能一下子從腦海裡彈出答案;

2.實用意義不大,對調釣要求精確的人基本不用加粗目,即便用了也不會去追求精調;

3.燒腦指數較高,對調釣理論的分析堪稱理科試卷的壓軸題,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理清,我試試。

“加粗三目的浮漂,在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時有沒有什麼區別?”

這裡強調一下,這個問題對於厭煩精細調漂的朋友,可能食之無味,所以,建議不要往下看。本人很少用加粗目,因為校正視力完全滿足要求,所以這個加粗目的具體調釣我只能基於理論分析。正確的理論是可以指導實踐的,就像我在漂筒裡驗正過未加粗目浮漂調釣下的鉤餌狀態,實際與理論是完全一致的,下面正片開始。

一、假如這裡沒有加粗目,只是普通的漂尾,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有什麼區別?

調釣的目的是為了控制鉤餌的狀態,而鉤餌的狀態是為了去迎合魚情,調釣的方式或說途徑是運用調釣目差(注:這裡的調目指的是無鉤調目,因為精調是要考慮鉤重餌重的)。這一系列的邏輯關係不可搞錯,否則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調。好!既然通過調釣目差就能控制鉤餌,那在沒有加粗目的情況下,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的調釣目差是一樣的。在這裡無論鉤重餌重是多少,只要是同一套線組(也就是鉤重餌重是一樣的),那兩種調釣方法,水下兩餌的姿態就是完全一樣的,這是兩者的相同點。

但是調一目的情形,鉛墜重了,因為只有加鉛才能從三目調到一目。所以調一目的漂墜平衡體總重量增加(不管是多少,反正增加了),增加了也就意味著靈敏度下降,魚拉動一個重的東西與一個輕的東西,肯定是重的難以拉動。當能拉動之後也就是信號能出得來,調一目的信號幅度大一點。另外釣一目的行程比釣三目的行程長一點,因為浮漂要降到一目才到位啊。以上三點的差別,不管差別多少,但是是有的。這是兩者的不同點。

二、加粗三目的浮漂,在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時有沒有什麼區別?

這裡又要分兩種情形來討論,因為上面說到了,鉤餌的狀態,主要取決於調釣目差,這裡漂尾末加粗了三目,當無鉤調目大於3目,而調釣目差中就會既有加粗目也包含未加粗目,那調一釣一時和調三釣三時的調釣目差會不會還是一樣的?如果不一樣,具體會是什麼樣的,我們來用數據分析。

1、雙鉤重量之和小於兩目加粗目

雙鉤重量之和小於兩目加粗目,也就意味著帶鉤調一目的時候,無鉤調目會小於或等於三目,調一釣一的整個調釣過程在加粗目內完成(這裡我們不要去管兩鉤能壓未加粗的漂尾多少目,不影響結論)。既然調釣是在加粗目內完成,我們就可以當成這支漂尾是通體加粗了,在加粗目上調一釣一與未加粗目的調三釣三鉤餌狀態就是一樣的。

舉個實例,假如加粗目的1目浮力是未加粗目(以下統稱細目)的3倍,兩個鉤子各壓加粗1目,壓細目3目,再假如單個餌團壓加粗目1.5目,那其壓細目就是4.5目。在細目的漂尾上帶鉤調3目,釣1.5目時上鉤餌離底,釣3目時,上鉤餌總的7.5目的重量當中由底托住了1.5目,子線的拉力上是6目,因為我們降低了1.5目。而加粗目上的帶鉤調1目,釣0.5目的時候上鉤餌離底,調1釣1時,上鉤餌有0.5目的重量由底承擔,子線上的拉力是2目,而加粗的2目浮力等於細目的6目(3倍)。所以兩種情況下,上鉤餌的子線上的拉力是一樣的,也就是鉤餌的狀態是一樣的。

這裡兩者的區別在於調1釣1時鉛墜加重比未加粗時更明顯,所以加粗目的調1釣1較上面所說的普通漂尾更遲鈍。但是漂相動作的大小與漂尾的粗細相關,上面分析未加粗漂尾的時候說到調1釣1漂相的幅度會更大,而這裡卻不一定了,有可能與重量增加運動慣性的作用完全抵消。行程上的區別同未加粗目是一樣的。

2、雙鉤的重量之和大於加粗目的兩目

這裡就顯得有點複雜,因為這裡涉及到的調釣目差將會既有加粗目也有細目。我們可能還需要參考鉤重與餌重的相對大小。

1)當鉤重與餌重相等的時候,調3釣3與在加粗上調1釣1鉤餌的狀態是一樣的,兩者的區別等同於上面的‘雙鉤重量之和小於兩目加粗目’,即調3釣3更靈敏,調1釣1行程長,漂相幅度依加粗目直徑而定。

2)當鉤重大於餌重的時候,我們還套用上面的實例,加粗目是細目浮力的3目,這裡比方說一個鉤子的重量是3目加粗目,一個餌的重量是2目加粗目。換算成細目就是一個鉤子重9目,一個餌重6目,調3釣3的時候,無鉤調目就是21目(假設漂目夠長),那使上鉤離底就是21減15目,等於6目,也就是調3釣6時上餌離底,那調3釣3時下餌也被提起了3目的細目浮力。再來分析調1釣1,調1釣1時,無鉤調目就應該是15目(兩鉤按細目是18目,其中6目換算成2目加粗目,另12目為細目,最終這12目加上末端的3目加粗目是15目),使上鉤離底則是調1釣2之時,那調1釣1的時候,下餌被提起了1目的加粗目浮力。而調3釣3時是被提起了3目的細目浮力,這兩者恰好相等,所以兩個鉤餌的狀態還是一樣。

3)當餌重大於鉤重的時候,我推算過了,不寫了,數字看得眼花,結論一樣。

寫到最後

通上以上枯燥、無聊、腦抽的浮力與重力的計算,我們得出結論:加粗3目的浮漂,在調1釣1時和調3釣3時無論鉤與餌的重量如何,鉤餌的狀態是一樣的(這裡有一個條件即加粗3目為均勻加粗且調目與釣目相同),調3釣3的情況因鉛墜輕更靈敏,調1釣1的行程長一點,兩者產生漂相的幅度原本應該是調1釣1更大,而這裡因末端漂目加粗的抵消而不確定(這個我實在沒有能力量化了……)


江釣人狂龍,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所寫內容都是自己多年的垂釣心得與實踐經驗,覺得回答對你有用可以關注一下狂龍,以後會有更多精彩內容。當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