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1854年,狄更斯以曼徹斯特為背景,寫下了一部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品:《艱難時世》,在書裡寫實了曼徹斯特的城市狀況和工人生活的窘迫。灰暗的天空、四處高聳的煙囪、無窮無盡長蛇似得濃煙、一臉灰暗粉塵的工人以及那密密麻麻宛若迷宮的貧民窟。在狄更斯筆下受盡無盡盤剝的勞工們,儘管生活窘迫,但依然樂觀,他們決定用足球來釋放自己的激情。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1878年元旦,牛頓希斯調車場的工人們,組建了一隻業餘球隊,並在1902年正式更名曼徹斯特聯隊。這隻球隊從成立之初就擁有工人堅韌的靈魂,越是逆境、越是堅韌,越是困難、越是樂觀,越是壓迫、越是抗爭。這隻成立之初僅僅是為了釋放激情的球隊,在1個世紀後,震驚了歐洲。正如曼聯官網所說:沒人知道,當時在破舊鐵道上成立的球隊,會對國際賽事乃至全球賽事產生怎樣的影響。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1994年,英超進入中國,珠三角地區開始直播英超聯賽,人民開始熟知遙遠的英吉利海峽球隊在球場上的快意恩仇。儘管在珠三角已經擁有了一批忠實的擁躉,但曼聯國內廣為喜愛還是發生在1999年,這一年曼聯是史無前例的三冠王。冠軍固然引人矚目,曼聯在奪冠過程所體現的特質才更吸引人心,哪怕身負重傷、哪怕奄奄一息,但只要哨聲沒有吹響,比賽就沒有結束。聯賽一度排名13名,卻奮起反擊,以一分微弱優勢奪冠;足總盃決賽複賽主力中前衛、球隊隊長被紅牌罰下,少賽一人的曼聯用頑強的意志將比賽拖入加時,從此有了吉格斯的千里走單騎,成就足總盃百年曆史上的最佳進球;歐冠半決賽面對面對已經連續三次打入決賽的將星雲集的尤文圖斯,首回合主場1:1戰平,此回合客場開場10分鐘0:2落後的不利局面下,吹起反攻的總號角,終於在84分鐘臨近比賽結束時打入第三球,淘汰尤文。至於決賽逆轉拜仁,老爵爺嘶喊出的“該死的足球”傳遍世界。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隨後,曼聯的歷史一頁一頁被媒體翻閱在國內報刊雜誌,我們知道了曼聯的是工人組建的球隊,我們知道慕尼黑空難,我們知道了巴斯比爵士和他的孩子們。這真的是一隻堅韌的球隊。慕尼黑空難沒有擊垮紅魔的脊樑,在拒絕了皇馬派遣球員協助重建球隊的提議後,曼聯人用自己的汗水一步一個腳印在廢墟中重建了老特拉福德的城牆,把永不服輸,逆境堅韌的精神鑄進了老特拉福德球場的每一塊草地上。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從此,曼聯的比賽是一種享受,落後?我們不擔心,我們總是如此堅韌,我們總是會反擊,哪怕倒下,也是倒在衝鋒的路上。於是,我們自豪地用“弗格森時間”來誇讚球隊,我們定心丸是:只要球隊在還球場上,金未鳴,決不放棄;鼓尚響,堅持衝鋒,用佈滿傷痕的雙手,把劍刺入敵人的胸膛,殺死比賽。這,就是曼聯,把堅韌刻在骨子裡,永不服輸的曼聯。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堅韌的曼聯人從來不是溫馴的,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特性。曼聯的球迷也同樣充滿的包容,酗酒的貝斯特、飛踹的坎通納、暴躁的基恩、雜耍的C羅、弟媳門的吉格斯,但那又如何,那是球員們的私生活,球迷們喜歡這隻球隊,就喜歡球員們在球場上的堅韌不拔,給球隊帶來一場場勝利。


曼聯,用堅韌鑄就老特拉福德的城牆

最近幾年曼聯似乎走在一條迷失的道路上,幸好,索爾斯克亞來了。他說,曼聯的DNA進攻,一直在進攻。但上任初索帥率先調整的是防守,新賽季引援也帶來即插即用的萬比薩卡、馬奎爾。是的,曼聯的DNA是進攻,一直在進攻。但進攻的發起點永遠是防守、搶下球權,曼聯輝煌的時代,從來都有可靠的防線和鐵血的中場。莫耶斯、穆尼里奧、範加爾都是世界級教頭,但他們的戰術體系太明顯,太過於期待改革曼聯的體系。索爾斯克亞是知道的,鐵血的防守、用速度衝擊防線、用大範圍的長傳調動防守、拉開進攻寬度中路跟進衝擊,不屑於糾纏、不屑於控制,我們需要只需要用速度一劍封喉。


我們從不喪失希望,堅韌、逆境反擊佈滿老特拉福德球場的每一寸草地,我們只需要靜靜的等待,因為比賽還沒有結束,倒下去的曼聯會重新站起來,向著對手的球門,衝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