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詩表達你已不再年輕?

姒莞萱


我不會作詩,但是想起小時候學到的幾首古詩,應該能代表年齡吧,因為這幾首詩早已經從課本刪除了。

一年級時,有一課共有兩首詩,分別是宋.張俞的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和宋代梅堯臣寫的"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那時不懂啥意思,只是機械地背誦,但已經過了這麼多年,還能張口就背出來,兒時的記憶力真強啊!


破繭成蝶飛啊飛


一個胖乎乎,超級可愛的小朋友追著我奶聲奶氣的說:"媽媽,媽媽,抱抱,抱抱,,,"於是我蹲下跟這個小朋友說:"乖乖,聽話,多走走,你就走的順當了[玫瑰]"不知不覺一天天過去了,一個胖乎乎,超級高大的小朋友,推門進來聲音洪亮的說:"媽媽,媽媽,我回來了,同時這個小朋友展開雙臂,一把就把我給抱住了,同時我腳尖點地",我揚起頭說:"孩子,你終於回來了,我好想你",,,,時光飛逝,不經意間,時間就悄無聲息的"棄你而去",,,,



嘴角上揚8281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閉著眼睛想想,有的事模糊了,好多事又清晰起來,甚至於當時的小細節都歷歷在目。有的人不知去向了,好多的QQ,微信好友,只在動態朋友圈知道,面目模糊。跟父母打電話,星期天要回家,老爸高興的對著手機說好啊好啊,閨女回來,做最愛吃的醬牛肉…放下電話,嘴角掛著笑進到廚房,擇菜刮鱗,鍋碗瓢盆,隨著那句“奶奶,你做的飯寶寶最愛吃了”,都蜜到骨子裡了。一輩兒一輩兒的,日子就得這樣過著,瑣瑣碎碎。悠悠歲月,忽焉已過知天命,就像是昨兒個的事情,又像是很久之前的了


有哪一件不是閒事


我用:“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這句詩表達我不再年輕。

這句詩是李白的秋浦歌裡的一句。原詩是:

秋浦歌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這首詩起句很有氣勢,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寫白髮之長,令人驚奇。起句不凡,特別吸引人一睹為快。“緣愁似個長,”原來白髮三千丈是因為愁而生的,如此寫愁讓人佩服。最後寫,不知明鏡裡面,是何處的秋霜落在我的頭上。這首詩藝術感染力極強。

李白的愁我沒有,我生活在新社會,生活的很幸福。

但是,時間是最公平的!它不管你這個人有沒有錢,也不管你這個人如何有本領,它都會一視同仁。

從牙牙學語,到無憂童年,從花樣年華到耄耋之年,它給了我們成長,也給了我們老去。

每當我對鏡的時候,心裡總是想起李白的這首詩,總是想,我頭上的銀霜從哪裡來?

不知不覺,老了。眼角爬上了細紋,兩鬢斑白了。曾經的那個小姑娘身影已經留在相冊裡。那曾經的纖細的身材,曾經的“花容月貌”,(請原諒我再自戀吹牛一回)都去哪了?

唯有對鏡自憐,心中念一念那句: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了。


用戶芳草心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一一黃櫱禪師《上堂開示頌》



瑪麗皇后峰


輪迴

太陽月亮星星,

冬季春季夏季。

去年今年明年,

前世今生相盼。



千年白雪狐


兒孫繞膝享天倫,白髮如雪龍頭杖。





麗春辰諾


人生七十古來稀


劉480909厚德載物


靜.....思.....曲

劉永玉

極盡寒冬一歲末,

春意漸濃滿東國

江城滋生驚天事

新冠瘟疫狂肆虐

封村封城禁往來

咫尺天涯遭阻隔

鬧市路闊車馬斷

深巷鎖樓關明月

暗思情郎不相見,

幽會仙姑無從說。

輕曲盈笛空有聲,

坐嘆南窗掛憂色。

安得偷閒憶舊事,

風雨紅塵離愁多。

醉臨古稀今初醒,

空是遺恨空蹉跎。

奔波飄搖六十載,

黃梁一枕夢南柯。

………………………………

寫作背景:新冠病毒由江城武漢爆發蔓延,波及國內外,為遏止傳染肆虐,引舉國封堵,嚴防死守。時值新春佳節,各地響應國家號令,封村封城,禁絕聚集交流。鬧市深港,也一改往日繁華喧鬧,紛紛鎖門關店,居家自守,嚴加防範。今瀏覽手機網絡,說是什麼《情人節》,出於好奇,搜索有關文化信息,得見有《唐.戴叔倫.相思曲》一首,讀罷感慨眼前,出入登記, 嚴查體溫;咫尺相望,不得交流;口罩遮面,阻絕往來;客居廣州如此千萬人口大都市卻也是萬馬齊喑,車斷人稀。況困守蝸居方寸小屋二十餘日,不免每每憶起舊事,如夢如幻,引出以上幾行拙句,一來聊以自慰,二來網傳親朋好友共娛共樂也不失美意。

………………………………

河南濟源劉永玉



玉宇孤軍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時光荏苒如水逝,鬢角華髮染銀絲。

春去秋來幾輪迴,人面桃花春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