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都沒了。”
這是知名編劇六六奔赴武漢後於3月10日凌晨寫下的一段話,被她放進了當天微信公號文的摘要裡。
的確,如六六所言,就在3月10日,曾經分佈武漢三鎮、收治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終於全部休艙。但這始終都不應該是她說出“幸虧我來了,再不來素材都沒了”的藉口。
“幸虧”和“素材”,兩個冰冷的詞語,可以在六六筆下輕輕地滑出,但卻刺痛了很多人的眼。
有網友說:“那些不是樣本,不是‘素材’,他們是一些人的所有,他們是自己的全部。”
有網友說:“沒有起碼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武漢的苦難只不過是六六的‘素材’。”
有網友說:“能不能不給創作抹黑,別在大家傷口上撒鹽啊。”
語言或許有些直接,但這樣的語境和氛圍之下,也不無道理。
當下,武漢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但傷痛仍在武漢人的頭頂,街上依舊冷冷清清,人們依舊困在家中,醫院依舊住著病患。
把這個“封城”一個多月的城市,一群身心遭受巨大創傷的市民當成筆下的“素材”,平心而論,本身看似沒錯,但此時此刻輕佻地說出來,實在有違一個創作者的身份。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武漢人,是躺在床上的病患,會是怎樣的心情?其實六六來或不來,這些故事都已經烙印在這座城市之中。
說實話,看到知名編劇進入武漢之初,心情還有些激動、有點期盼。作為一個湖北人,我也希望能通過她的記錄,看到武漢防疫以來的各種場景,聚焦這座城市的苦難與堅強。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稍微留心就會發現,對時代的關注、對社會現實的關切,這次早已有之。我們讀過了很多一線的新聞報道;看到了援助湖北醫護人員的一線日記;看到了雷神山醫護人員寫在牆上的豪言壯語……種種記錄,也為我們拼出了一個真實的武漢,反映了疫情之中、封城之下武漢的各種狀態。
不管如何,六六前往武漢採風,深入疫情第一線,依舊也是讓人敬佩的。只不過,文藝創作應該是自然而然的,多了其他動機,就失了本真、原味。創作者和創作對象,應該是“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的,情感在心裡被觸動必然就會表達為語言,這是一種天然的創作衝動。
從六六的個人公號文章可知,此次創作似乎是受某企業之託,六六拒絕兩次後,決定接下這個任務,態度的轉變,源於“黃皮膚的每一個普通人”“災難無情人有情。我是時代記錄者,我參與這場全民戰爭的方式,就是親臨一線,拍成作品”。
或許在企業介入之初,就為這次創作增加了商業元素,身處此間的創作者不可避免地拖入“投資與收益”的博弈中。商業的邏輯本身沒錯,但此時把武漢的人和事當“素材”就顯得沒有同理心。
一個月前,有人將部分“畫家”創作的鐘南山院士做了個簡單的彙集發佈出來,看著被塑造成“超級英雄”或是“鍾馗”形象的鐘南山院士,不免讓人心生疑竇,這畫的到底是誰?為何要畫?雖然不能僅憑主觀臆斷來說他們是為了“蹭熱度”,但實在無法從這些作品中看到“精氣神”。
我們素來推崇真善美,“真”始終放在第一位,這裡的真不僅是真實,也是真心、真誠之意。六六出發前就說,“我不能僅靠幾篇網絡文章就搞創作,我要有真情實感,我需要去一線找那個打動我的人和事”,而她親歷現場的行為也可以看出她是真誠地想寫好這個故事。可是,如果把一座城市,一個醫院,一個患者僅僅當成筆下的素材,應該始終也無法打動她自己的那顆心吧。
當六六在公號文章中敲下“素材”二字,並大張旗鼓地放到摘要中時,很多東西都正在變味。
願她能在武漢的故事裡,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裡,褪去“素材”的淡漠與無情。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黃秋荻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 紅星評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