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色之所以高级的理由是?

对艺术设计领域来说,没有人不想要如一些老艺术家那样的美感造诣,他们由于对色彩理解深刻,色感表达精准,作品往往能成功地引起观者对色彩表达的感性认知和记忆联想,从而使人沉浸在身心愉悦、充满高级感的氛围和情调之中。久而久之,他们所运用的这些色彩便被冠上了“高级色”的名头。

那么“高级色”到底是高级在了哪儿?下面简单地阐述一下高级色的概念和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并通过三个疑问来抛砖引玉式地让大家从根本上了解高级色,从而初步学会应用高级色彩的思路。


1、什么是高级色彩?


首先需要明确的概念是,高级色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的颜色或某一种色彩搭配。

就颜色本身而言,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也就是说,把相同的颜色运用在不同的场景,可能会产生高级的感觉,亦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感觉。因此,我们通常所谓的高级色彩并非一个可以量化的定义,也并没固定的带来高级感色号和色彩搭配公式,而是各种概念和元素相互影响引起人的色彩联想,最终带来“高级感”的结果。

高级色之所以高级的理由是?

拥有高级感的室内设计by Peter Marino


2、高级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既然刚才提到高级色彩并无唯一的定义与标准,那么它为何能给人带来满满的高级感?

高级色的“高级感”其实是在不同的人群看到特定的色彩和色彩搭配之后,根据观者不同的人文历史环境和个人经历产生一定的对以往认知的联想,引起了知觉和情感等方面的反应,进而产生了拥有“高级”属性的内心感受和共鸣。

所以我们认为的色彩高级感,其实就是因为某个颜色或者颜色搭配使我们联想到了一些认知范围内高级的环境和场景。

首先我们先例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高饱和度色彩组合——三原色案例进行对比。在对比之前希望大家先带着这样的疑问:饱和度最高的三原色,给人的感觉是高级的还是非高级的呢?


高级色之所以高级的理由是?

像这类以三原色为主的儿童玩具,如图所示的三原色彩泥以及三原色儿童插画设计,我想大家的感受应该更多的是满满的幼稚和童趣的一面,而非高级感。

那么,同样的三原色,经过艺术家之手通过特定的概念表达来呈现,会不会变高级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极简主义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无题》,虽然同样运用了高饱和的三原色,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变得高级了起来。


高级色之所以高级的理由是?

“Untitled” byPiet Mondrian

是什么原因导致相同的色彩组合却产出不同的结果感受?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创作作品本身动机和出发点完全不同所致。

具体来说,儿童玩具和读物之所以用三原色,是基于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视觉神经所考量。对色彩的敏感度还较弱的小朋友,采用高饱和三原色来设计玩具能更好地吸引儿童的兴趣,增加儿童的注意力。此外,作为工业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三原色染料可直接使用,免去了进一步地调配色彩的步骤,节约了制作时间和成本。

反观蒙德里安的画作,艺术家通过纯粹的直线和直角的表达以及高纯度的三原色搭配,目的是为了摆脱自然的外在形式,追求艺术的内在规律。这里三原色的运用其实反映出艺术家对内在精神的追求,通过最基础的元素编排组合来实现动势的平衡,试图揭示宇宙中最质朴、最纯粹的美。这种形而上的美的表达和追求,就是我们所追寻的高级感。

高级色之所以高级的理由是?

借鉴蒙德里安抽象几何元素的一些生活用品图案设计,具有当代感和高级感

综上所述,颜色及配色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对高级色的理解和认定都有差异。所以高级感除了颜色本身的应用之外,更多的是要对想要运用色彩进行相当程度的调研和确认后,在深刻理解特定色彩的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前提下,通过附加更多的内涵和信息,从而达到诱发观念思考的力量,实现色彩“高级化”。

3、如何调配出高级色彩?


由于色彩联想赋予了不同颜色特殊意义,才使色彩可以表现出不同层次的丰富情感。然而色彩情感的形成,随着时代和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也与个人的年龄、身份、生活阅历和知识涵养等密切相关。所以每个人对高级色彩的认知也各不相同,也正是不同的色彩审美才造就了艺术和设计的多样性,推动着艺术和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进化。

对于刚踏入艺术和设计的新手来说,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颜色,调配最恰当的比例,让颜色充满高级感成为了色彩运用领域的首要课题。

由于篇幅有限,以下从艺术史中挑选出几种最具有某一时代特征的高级配色,希望大家通过深入的调研,有效地借鉴这些经典配色,并应用于当代生活中,再次唤起特定色彩的高级感。

文艺复兴——红与蓝(圣母专用色)

巴洛克——金色

洛可可——粉色

现代主义——黑与白

当代都市流行高级色彩代表——莫兰迪的“高级灰调”


以上是对高级色彩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让大家明白所谓的高级色不是某种特定的颜色,而是符合观者感受,能营造出高级感的颜色搭配,因此搭配色彩时的思路更为重要。

如对色彩或是其他艺术知识还有疑问,可以私信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