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以前的我並沒有太推崇蘇軾,印象中對他的作品都停留在:大江東去浪淘盡、老發聊發少年狂、十年生死兩茫茫等經典詩句上。在看過蔣勳和餘秋雨的一些文章,對蘇軾都極為推薦,又發覺很多讀來直擊人心的句子,都出自蘇東坡筆下,不免懷疑是不是錯過了很多他的故事。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為了驗證,我還親自數了數從小一直看的《宋詞》,裡面選取蘇軾詞9首,的確沒有辛棄疾的15首多。重讀《蘇東坡詞傳》人間有味是清歡,看他唯美的筆調將蘇東坡一生娓娓道來,終於完整的把他的故事串了起來。

跟著書一起走一趟他的一衰煙雨任平生。坎坷仕途折射理想人格,經典詩詞詮釋自由心靈。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一、如水亦如火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蘇軾降生四川眉山鎮,父蘇洵,蘇軾降生時,他還是浪子,屢次落地,祖父蘇序個性鮮明豪爽,為人善良,不懼富貴豪強,據說他十分喜歡蘇軾這個孫子,而祖父的“蔽衣惡食處不恥”式的灑脫、熱情、勇敢、嫉惡如仇、決斷達觀,蘇軾全部繼承了。

蘇軾幼年,家境不錯,父蘇洵27歲開始攻讀詩書求取功名,母親程氏理家,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思想獨立,對蘇軾影響很深。他有快樂的童年,8歲到天慶觀讀書,弟弟蘇轍比他小4歲。從小也跟他一起讀書。

十歲之時,因看一隻老鼠被困寫了《黠鼠賦》:人生碎千金之壁,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與蜂蠆(chai),此不一之患。十歲就有如此思辨的能力,富有靈性,個性強烈,加上勤奮,成就了以後了不出世的蘇軾。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嘉祐元年1056年,21歲蘇軾參加開封府舉人考試,名列第二,次年貢試,主考官為翰林學士歐陽修,蘇軾仍然名列第二。據說歐陽修看過蘇軾文章大喜,視他為自己接班人,全心栽培。

次年22歲的蘇軾參加宋仁宗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此次共計錄取887人,蘇軾名列第六。宋仁宗讀到蘇軾兄弟的制策後,高興的說:朕為子孫得兩宰相。此言奠定了蘇軾在朝廷的地位,也為他以後的人生埋下伏筆。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二、飛鴻雪泥

嘉祐二年1061年,26歲蘇軾離開京城任鳳翔判官,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獨立與父親弟弟分別,帶著妻子王弗前往鳳翔,蘇軾建造觀邸,拜訪名跡,鳳翔久旱,蘇軾祈雨。為官是一絲不苟的父母,從政之餘,又是詩情叢生的孩童,為官三年,離開鳳翔。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

三、東京夢華

三十歲的蘇軾回到京都開封,本是躊躇滿志,按慣例他可入翰林,然而天才的命運總是詭異。宰相韓琦反對,後授官直史官,留在京都。也在這一年,妻子王弗去世,人生無常,而次年四月,蘇洵去世。蘇軾兄弟二人辭官,扶喪歸蜀。三年期滿後,蘇軾與蘇轍攜倦離開眉山,再回京城。自希風流雲雨散,關山有限情無限。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1069年,王安石參知政事,開始主張為期十年變法,整個國家陷入緊張的變法當中。蘇軾在政治關注點不是國家富,而是百姓,他反對急功近利的變法,發出第一個官方反對聲音,按他天生的悲天憫人性格,註定是保守派,自此之後,蘇軾開始旋入一次次誣陷和被排除異己當中。

四、瀲灩空濛

1070年,王安石拜相,蘇軾處境難堪,調任杭州通判,歷時三年,36到39歲的蘇軾,是活力與矛盾的三年,初到杭州的憤懣到開修蘇堤,為民盡人事,蘇軾雖無詞名,但其詩文已譽滿天下,世人無不欽其才望,他更寫下49首判杭詞,東風知我欲山行。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五、陰晴圓缺

1074蘇軾任密州知州,而王安石也兩度浮沉,罷相復相。苦困密州,蘇軾治蝗,祈雨、滅盜、活嬰,完成一個有良知官吏能做的一切,終是慢慢失去了朝廷的信任。知臣者謂臣愛君,不知臣者謂臣多事。

六、烏臺詩案

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又任湖州知府,按例寫份謝恩奏章,本是普通一段話被把持朝政的小人利用,說成對變法諷刺,發動了對蘇軾的迫害,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在湖州被捕,親朋好友門生牽連眾廣,酷吏之惡讓蘇軾畢生難忘,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烏臺黯淡的牢房裡,蘇軾被囚禁130天后出獄,而後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後半生。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七、人生如夢

1080年,孤舟出沒風浪裡,蘇軾生平第一次遭受貶謫黃州,政治處境依然險惡,形同囚犯,黃州偏僻貧瘠,蘇軾要為一日三餐憂慮,在這時,他開墾一塊荒地,東坡由此而來。落難黃州之際,寫下: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不過痛苦到了極致,就要涅槃重生,而後的蘇軾,又恢復了往日的達觀。

自笑平時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荀香。

次年三月那場春雨,一首定風波讓他的人格和才華呈現出純真和輝煌的狀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八、幾時歸去

1085年,神宗搖擺新舊兩黨與西夏國兩次戰敗,38歲的他,憂鬱而逝。

1086年,哲宗繼位元祐元年,蘇軾在高太后聖眷下召回,居京師,任翰林學士,離宰相一步之遙,是年王安石、司馬光相續病逝,回朝後蘇軾得到太皇太后眷顧,而政局對他並非友好,年輕的哲宗與他政治理念完全不同。自那以後,形勢急轉直下,後面的歲月,蘇軾一貶再貶,越貶越遠,再也沒有回到,他為之傾盡心血的朝廷。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九、飄零他鄉

白頭春睡的惠州,雖然蘇軾寫下“不辭長作嶺南人”,但那裡瘴疫橫流,痔疾纏身,生活囧困,靠人接濟。荒涼遠離中原的儋(dan)州。城人口不足300戶,麋鹿跑到縣衙,文明落後,一切繁華皆無,蘇軾在這裡度過三年。經歷了跌宕無數的人生,在痛苦的巔峰,他已然不惆悵了,雖以年老,但他親自開墾,把文明帶到了遙遠的儋州。

莫嫌瓊雷隔雲海,聖恩尚許遙相望。他年誰與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十、歸老常州

1101年,宋徽宗大赦,蘇東坡自海南歸,他乘一葉扁舟,入運河,常州萬人空巷,千萬人觀之,大喊:蘇學士,蘇學士。那年7月28日,蘇東坡閉上了雙眼,走完六十五年旅途,終老常州城內顧塘橋畔。也算了了他在熙寧1074年,掉錢公輔《哀詞》夙願: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出處窮達三十年,未嘗一日忘吾州。

《蘇東坡詞傳》|千古文豪的煙雨平生,你知道這樣的蘇東坡嗎?

蘇東坡是所有人的蘇東坡,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留給後世的是無論身在何處,生命的溫度幾何,內心似火,熱情永不磨滅,靈性如水,始終驚濤駭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