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寫盡男歡女愛,為何自己卻是傻白蠢的女子?

鈺眀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和解答!作家也是人。通常的大作家所撰寫的著名小說,其間的主要內容都明顯帶有作家本人的“理想”形象或做派。這就像通常的人看影視節目似的,對其吸引或刺激最強烈的,往往會是那種自己一輩子都無法去做到或“實現”的理想化場景或形象。

因此,一些名作家寫的著名場景、情節和形象,指不住恰恰正是作家本人在生活中根本無法做到的“短板”。


拙筆淡靜


張愛玲是個聰明的女子,但她在感情上確實有點“傻白甜”,她先後嫁的兩位丈夫,都是自己父輩的人,其實她或多或少,是有些“戀父情結”的,也有可能是個“大叔控”。張愛玲的兩段感情,就像是她生命中的蝨子,讓她華美的一生變得千瘡百孔。


張愛玲出身晚清貴族,同年卻是一片灰色。

張愛玲祖父是晚晴大臣,曾跟著李鴻章做事。張愛玲的父親張廷重雖然沒有父親厲害,是個典型的浪子,但是張家在當時也是十分富貴的人家。

張愛玲的母親黃逸梵是個比較進步的女性,看不慣丈夫遊手好閒,更忍受不了張廷重每天花天酒地,所以選擇了離開。

之後張廷重又娶了別的女人,不過這位後母對張愛玲一點也不友好。張愛玲從小就是一個倔強的女子,後來一次由於與後母吵架,張廷重拿著槍要殺了張愛玲,張愛玲離開了家。

張愛玲是富貴出身,但並不是千金小姐的命,她的同年是再苦難中度過的。






愛上大自己16歲的男人,卻不知人家是有婦之夫,更不知原來是個漢奸。

1944年,張愛玲由於一本小說,認識了當時小有才氣的胡蘭成。

此時的胡蘭成已經38歲,而張愛玲24歲。胡蘭成在19歲時,就按照故鄉的習俗娶了村裡的一位女子,而且有了孩子,而張愛玲卻什麼也不知道,以為這就是真愛。

張愛玲與胡蘭成保持了兩年沒有結婚的婚姻,後來胡蘭成一直與反動組織在一起,成了典型的漢奸,張愛玲這才與他劃清界限。

在這一段感情裡,張愛玲是無辜的,是受害者,也是個典型的“傻白甜”。




張愛玲中年,愛上大自己29歲的男人,卻成了後半生的拖油瓶。

1956年,張愛玲去了美國,在美國她又認識了當時文學界並不出名的作家賴雅。

這一年賴雅65歲,可以說是一個老頭。而張愛玲只有36歲,36歲的女人恰好有女性的成熟美,渾身散發著誘人的氣味。賴雅見到張愛玲後,喜歡上了張愛玲,在他的追求下,張愛玲答應了嫁給他。

後來賴雅中風,身體不好,一直是張愛玲照顧張愛玲為了維持兩個人的生活,被迫再次回到香港。離開美國的張愛玲也並沒有忘記自己還是賴雅的妻子,她陪伴賴雅走過了生命中剩餘的時光。

張愛玲原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結果卻一生沒有幸福的婚姻,在愛情的世界裡,張愛玲可以算是一個“傻白甜”。


斯幽說歷史


“它不是病死的,不是凍死的,它是孤獨死的”,這句蕭紅描寫死去的小狗的震撼人內心的獨白,就詮釋了寫作者的不同於常人的內心世界。

張愛玲是一個具有獨特情感視角的創作者,她一生寫盡了男歡女愛,從肉慾到情感,從人生到哲學。

我們熟知的作品《色.戒》,就深刻的描述了一個女人在情感深處的那一絲絲善意,往往就是最偉大的奉獻。原本為了偉大理想要去刺殺漢奸特務頭子,卻在情感與肉慾的交融中對被刺殺對象產生了一縷善意,就是這一縷善意,不但出賣了自己的理想、戰友、還有自己的青春與性命。

儘管自己愛的對象是如此的兇殘與無情,如此的可恥與可恨,但是在那絲女人天然的善意與奉獻精神下,她犧牲了自己,甚至是犧牲了善惡定義。

這段故事折射的是她與胡蘭成的故事,在她的是非觀裡,跟胡蘭成這樣一個漢奸苟且是很難面對的,但是當胡蘭成在街頭絕望時喊了一句“愛玲”,她就忘記了一切對錯,生命的全部意義就只是為了所謂的愛情。

不問胡蘭成是沒有未來的漢奸,也不問胡蘭成妻妾成群,更不問胡蘭成風流成性、放蕩不羈。也沒有可以對她付出忠貞的所謂愛情。

這可能就是大家認為張愛玲傻白蠢的原因吧。其實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對生命的不同立理解與詮釋,也有自己的獨特價值觀,這個世界並沒有唯一有意義的價值觀標準。一些人認為功名利祿是活著追求的全部意義;一些人卻認為寄情山水才是生命的全部歡愉;而還有一些人沒有來由的就是喜歡放縱自己的獸慾……

張愛玲認為愛情沒有對錯、吃虧與佔便宜,反正隨心所欲,自己喜歡就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去過度執著於一般世俗價值標準,這才是最精明的活法。

而且人生還有一個無法左右的東西,叫做命運。優雅知性的張愛玲,就算兜兜轉轉,最後去了美國,嫁給了大她二十九歲的賴雅,也依然沒有得以善終,一個人的病死在床榻前,無人問津,孤獨悽慘、落寞荒涼。

縱使你才情出眾、萬里挑一,卻也無法逃脫紅顏薄命的宿命。在命運跟前,你不傻白蠢又能如何?


謝金澎


寫盡男歡女愛,卻在實踐中翻了船,到底是誰造成的?從她成長環境,到她的感情經歷,再到她筆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不難看出她也是個善良且重情義的女子,只是造化弄人。



一、父母不負責任,從小缺失關愛

張愛玲家世顯赫,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是新式女性。她的人生有著衣食無憂的開端,卻過得異常的苦澀。

父母雖都出身名門,卻也是帶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沒有感情基礎。父母無愛,造就子女一生的不幸。

母親在她4歲那年,拋下了她和弟弟,和姑姑奔赴歐洲遊學,去尋找自己的新生活。父親也不是省油的燈,嫖妓、養姨太太、賭博、吸大煙,揮霍家財。父親雖在母親遠渡重洋遊學的那段日子,特別不要臉的把青樓出身的姨太太接回家去住,但和姨太太的關係並不好。

母親遊學回國後,和父親和好。但父親依舊死性不改,吃喝嫖賭抽,這也導致了母親心灰意冷,走到了離婚。離婚後,母親直接丟下了張愛玲和弟弟出國。母親為了自己的新生活,一次又一次狠心的拋下了她。難逃母親並不愛她的事實。

父親再娶後,張愛玲和弟弟的日子過得並不安生,忍受不下投奔母親,後弟弟投奔母親,卻慘遭母親拒絕。母親雖留過洋,但沒有自己的事業,沒有收入來源,但卻願意幫助張愛玲。儘管如此,母親並不愛張愛玲,對她來說,給張愛玲提供了住處,並承擔起她的教育費,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張愛玲就是在這樣缺失愛的環境中長大,她極度渴望父母的愛,卻又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父母,只能一步步的妥協。

缺愛這件事情,是長在骨髓裡的,並不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減少。

二、渴望被愛,但沒遇良人

23歲的張愛玲有了名氣之後,結識了胡蘭成。那時胡蘭成仰慕她的才情,幾番登門拜見,雖遭受到了張愛玲的冷漠,卻依然窮追不捨。未嘗情愛的張愛玲,第一次得到了來自異性的注目和追逐。

胡蘭成雖出身貧寒,卻口才、文采出眾,樣貌過人,同時也風流多情,在認識張愛玲之前,他已經結過兩次婚,他懂得如何討女孩子的歡心。從小缺愛,一直獨居的張愛玲,面對這樣狂熱的粉絲,自然而然的就淪陷了。儘管張愛玲有才情,有樣貌,也難阻擋多情的胡蘭成另覓佳人。張愛玲雖知道他的這些風流韻事,卻一再容忍。她對他的愛,低到塵埃。她一再放低了姿態,他一再挑戰她的極限。胡蘭成除了是情感上的背叛者,還是文化漢奸,把張愛玲拖下水,背上罵名,事業受到了衝擊。

心灰意冷的張愛玲和胡蘭成提出了分手,闊綽的給了胡蘭成分手費30萬。她的深情全部餵了狗。


遇到渣男,其實也不能怪她傻白蠢,父母是那樣冷淡的感情,一生都在為自己而活,她沒有辦法從父母的情感中學到半分情愛,現實中,一旦感受要溫暖,如快要溺死的人那般拼命的抓住這翹首以盼來之不易的溫情。

後來邂逅了劇作家桑弧,這段感情草草了之,沒有了後文。

三十六歲的張愛玲,隻身去了美國,遇到了美國作家賴雅。雖與張愛玲有著29歲的年齡差,但志趣相投,有共同語言,同時在生活上,對張愛玲多加關愛,讓她感受到了久違的愛。

如此,不難看出,為什麼在賴雅中風後,她對他悉心照料。當時他們的經濟非常的拮据,為了籌醫藥費,張愛玲拼命的寫作。她如此重情,卻都沒有好結果。歸根結底,造化弄人。

三、筆下的主人公有著自己的影子,卻命運各不相同

《茉莉香片》裡,主人公是精神病態年輕人聶傳慶,父母因媒妁之言成婚,沒有感情基礎,母親離世後,父親對他態度粗暴。後來發現同學言丹朱的父親是母親昔日戀人,他無數次想象,如果母親當初勇敢一點,他也許就是言丹朱。他羨慕言丹朱,甚至覺得是她剝奪了本該屬於他的父愛。



極致渴望理想父愛的聶傳慶,是張愛玲的化身。現實中她從沒有得到過父愛,憎恨父親從沒給過她關愛,她對父親的感情愛恨交織,但又無法逃脫開這樣的命運。

《傾城之戀》裡,一座城市因戰火而顛覆,卻成全了一對有情人。白流蘇為了逃避家裡的寒酸刻薄的言論的攻擊,雖不清楚未來到底如何,義無反顧的和範柳原有了牽扯。索性,最後她得到了她想要的。白流蘇曾對範柳原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定會原諒現在的我。”過去她委屈求全,但現在她已經足夠勇敢的來到他的身邊,不管是為了什麼。



張愛玲何曾不是如此。只是胡蘭成不是範柳原,戰爭沒有成全她的感情。賴雅最像範柳原,但有了美好的開頭,卻有著悲劇的結尾。

《半生緣》裡,顧曼楨和許世均愛情,因為姐姐和姐夫陰謀而耽誤了半生,最後誰都回不去了。許世均想要和曼楨重溫舊夢,但她對榮寶的責任致使她放棄,不能因為上一代的不幸,而再讓下一代重蹈覆轍。她始終覺得不能因為個人情愛,而不顧為人父母的責任,這是她的理智,也是對父母的批評。“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大體如此吧。

“如果你問我愛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筆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有著她的影子,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著她的心聲。我們可能不明白,她寫盡了男歡女愛,卻在現實中翻了船。也許就是分析別人頭頭是道,到自己這裡卻迷糊不清。

我們在追劇的時候,男女主虐到深處,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許就是給編劇寄刀片。事實往往如此,筆下的男歡女愛,任作者給她安排怎樣的經歷,有著怎樣的結果。張愛玲說到底是個作者,主人公的命運可以任由她掌控,只是人生不如戲,現實往往人心難測,生死難料,老天給到你的不可能是正合你意。現實不受人為的控制,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縱使她通透情愛,卻也無法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縱然寫盡悲歡離合,男歡女愛,始終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

她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女子,少時無法擁有愛,長大後,極力的抓住一直渴求的溫情,這也沒有什麼錯。再者,她在每一段感情中都帶著足夠的熱情,卻總是遇到一瓢又一瓢的冷水,當頭澆。她真的很堅強,但最後孤獨終老,去世七天後才被發現,足以說明,這一生她承受了足夠多的苦痛,乃至到了生無可戀的地步。

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深情如她,重情如她,善良如她,才女如她,惟願有來世,一生溫暖。

不再是這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


除非明月


好多讀者一直為張愛玲喜歡胡蘭成這個選擇,忿忿不平,覺得張愛玲很傻很蠢,為張愛玲不值得。

張愛玲的生平

一出生

張愛玲,原名張瑛,生於上海。

(張愛玲)

喜歡寫文章的人,一般都有一顆敏銳、敏感的心,特別期望得到精神反面的愛和重視。而張愛玲的家庭環境,使她自幼感覺缺少一份愛。

1、張愛玲4歲的時候,母親黃素瓊和姑姑遊學歐洲,張愛玲由姨奶奶照管。

2、張愛玲7歲的時候,開始嘗試寫小說。曾經嘗試寫章回小說,不過只寫了一個開頭,就放棄了。同年,她寫一篇關於家庭悲劇的小說,和一篇女郎因失戀自殺的小說。(這時候的張愛玲,年齡尚小,當然不懂得愛情。不過在現實的生活中,她會聽到親戚和鄰居之間發生的有關的事)。

3、張愛玲10歲時,父母離婚。父親天天吸鴉片,叫條子。寧願把錢換一輛又一輛汽車,也不捨得給孩子在學習上投入。

4、父親再婚,後母對張愛玲並不好,以至於最後父親把張愛玲打暈過去,張愛玲是從家裡逃出來的,投奔她餓姑姑。姑姑雖然收養她,對她親情並不多深,尤其是在金錢上,即使打破一塊玻璃,張愛玲趕緊買一塊補上。

5、張愛玲在香港大學讀書時,因成績優異得了800塊錢的獎學金,母親打麻將一夜輸光。她母親當時住香港最豪華的淺水灣賓館,一住好多天,張愛玲連生活費都成問題。這樣自私自利的母親,怎麼會薰陶活潑大方的孩子?在張愛玲和胡蘭成談戀愛期間,胡給他一提箱的錢,讓她換她母親養育之恩。單說這一點,張愛玲愛胡蘭成也算沒愛錯。

(《色·戒》劇照)

二張愛玲的文風

中國現代女作家中,引起反響較大,比較受歡迎的作家。張愛玲7歲開始寫小說,12歲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代表作有《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傾城之戀》、《半生緣》等。

張愛玲的作品涉及小說、散文、劇本、評論以及晚年對《紅樓夢》有很深的研究,著有《紅樓夢魘》。

她的文筆理性,在選材和立意上,在人物塑造和敘事結構上,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和味道。張愛玲寫小說,更喜歡寫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的小人物的心理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關係,觀點深邃,直達骨髓,讓人震動。多數作者寫人性,總容易些溫情溫暖的一面,一是為了傷害現實中的感情,二是對人性抱有幻想。只有張愛玲不,偏偏用筆描寫出人性自私、自利、無情的真實的一面。

對於自己筆下女性,張愛玲有時充滿悲憫的同情之心,她說,好多女人永遠在談論男人,同時對女性內心深處的陰暗一面,進行深刻的批判,批判的同時又留著情面。

張愛玲說:女人總有千般不是,女人的精神裡面卻有一點“地母”的根芽。

(一)

使她對女性的描寫中,有理性的思考。比如《半生緣》中的姐姐顧曼璐為了家庭中一家人的生存問題,付出自己的青春,去作交際花。因姐姐曼璐是舞女,二妹曼楨在男朋友世鈞面前很自卑。曼璐認識有錢人祝鴻才以後,為了留住祝鴻才的心,把二妹曼楨騙到家裡,被祝鴻才假裝醉酒而失身。直到曼楨去醫院生下兒子,才被一個朋友偷偷救出來。不久,曼璐死後,祝鴻才就破產了,。為了照顧兒子,曼楨答應嫁給祝鴻才,兩個人關係非常惡劣,幾乎沒有一點溫情而言。曼楨終於和祝鴻才離婚。曼楨與世鈞偶然遇到,兩個人都恍如隔世:

(《半生緣》劇照)

曼楨道:世鈞。她的聲音也在顫抖。世鈞沒作聲,等著她說下去,自己根本哽咽住了沒法開口。曼楨半晌方道:“世鈞,我們回不起了”。他知道這是真話,聽見了也還是一樣震動。她的頭已經在他肩膀上。他抱著她。

這就是典型的張愛玲語言,說得那麼樸實,沒有特別修飾的字眼,一樣有韻味,讓讀者回味無窮。

(二)

張愛玲寫男歡女愛,文筆辛辣,似乎清楚男女之間的感情,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即便有一點真情,也是很吝嗇,耍盡心思。

比如範柳原對白流蘇,範柳原對白流蘇起碼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才放棄未出閣的寶絡而向白流蘇進攻,起碼範柳原是真心在乎白流蘇的。不要說在民國時期,社會上的人把離婚女子與未婚女子無法相提並論,就是當下也是這樣。女人一旦結婚,再離婚或者喪夫,身價就立刻下降了,除非特別漂亮特別出色的之外。這是客觀現實存在的現象,並不是個人偏激。白流蘇呢,正因為自己是寡婦,經不起失敗,所以保持一份戒心,恐怕範柳原只是玩玩,因而兩個人都相互欣賞,相互試探,想得到愛卻又不想付出太多。

張愛玲天生就是寫文章的人,即便她生活的領域狹隘,也不影響她天生的聰慧。張愛玲寫愛情,是從書本和生活中感悟到的,正是“旁觀者清”。愛情,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初對愛情都充滿“羅曼蒂克”的幻想,覺得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提問者說張愛玲對愛情是傻白蠢,是因為特殊時代和處境造成的。

(張愛玲)

也許是張愛玲自小得到的愛很少,母親常年出國遊學,對兒女都沒有特別深的母愛,父親除了吸鴉片就是娶姨太太,自幼特殊的生活經歷,讓她形成與一般人不同的感受。

張愛玲的文字,充滿女性觀點和出發點,從女人的角度體會婚姻、家庭、愛情和女人的處境和心理。

三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

張愛玲道:我從諸暨麗水來,路上想著這裡是你走過的路。及在船上望得見溫州城了,想你就在著那裡,這溫州城就像含有寶珠在放光”

胡蘭成因為逃難,已經與範秀美結婚。胡蘭成對範秀美主要是利用,胡蘭成即便是利用,也不是純粹的,甚至連弄假成真也不是,而是一開始就假戲真作。在胡蘭成心中,只有男歡女愛,沒有責任和擔當。

《一個人的繁華 兩個人的寂寞》作者王一心在文中寫到:張愛玲悟性很高,故而常能不經滄海知水,不登巫山也識雲。可是有時候的反應又是極為遲鈍的。

對胡蘭成來說,張愛玲是藝術的,相談甚歡可以,相知相惜,而其他女人是飲食男女,胡蘭成骨子裡還是要平實、舒適的婚姻生活。在生活的細節上,最起碼的飲食和社交上,張愛玲滿足不了。同時,胡蘭成骨子裡風流成性,對任何女人也不會付出全部感情,也不會一心一意的對對方。即便不是張愛玲遇到胡蘭成,那些跟胡蘭成的女子,哪一個獨善其身的?

並不是張愛玲的錯,其實是胡蘭成是情場老手,當時的張愛玲缺少父母之愛,加上涉世未深,胡蘭成又有才華,人又聰明。懂得張愛玲的小說寫得好,一下子張愛玲的心成俘虜了。

大家都知道張愛玲說得一句熟爛的話:

看到他,她變得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張愛玲在愛情面前真的是傻白蠢嗎?不,只不過是她愛的歡喜。

張愛玲最初遇到胡蘭成是,還是個涉世不深的青年女子。而胡蘭成,當時已經有了好幾個女人,包括雜誌社的主編蘇青。蘇青在《續結婚十年裡》寫胡蘭成,熱情、剛毅、口才好,有風度。不止這些,胡蘭成很有才華,知識淵博,又有藝術趣味。這樣成熟的男人,就像一隻經驗豐富的狼,對待像張愛玲這種羊羔似的女人,還不到手到就拿。

(《色·戒》劇照)

張愛玲在小說《色·戒》裡還有一句比較讓人震驚的話,這裡不好引用了。只引用張愛玲自傳性的小說《小團圓》中的一段:

每天晚上他走後她累得發抖,整個的人淘虛了一樣,坐在三姑房裡俯身向著小電爐,抱著胳膊望著紅紅的火。

《小團圓》中的九莉後來想躲著他,她打算出去旅遊逃避,因聽說一個老同學被日本兵打了一嘴巴子,打消了旅遊的想法。而張愛玲終於和蘇青一樣,說出崇拜他的話。愛情本來就是莫名其妙的來,莫名其妙的就不愛了。當時的張愛玲很少有機會多瞭解其他的男人,心靈上又缺少愛,胡蘭成對她天天獻殷勤,女孩子很難抵抗的住。

張愛玲與胡蘭成結婚,在現在看來一張婚約,寫著“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就沉沉地放在櫃子裡,是最靠不住的。由於張愛玲開始對愛情有了幻想,就忘記自己文章中情感的理性和明白,開始糊塗起來。

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經很瀟灑地說:“不論在藝術裡還是人生裡,最難得的就是知道什麼時候應當歇手”。

張愛玲為胡蘭成的負心,傷心好一陣子。等有一天她自己下定決心結束這一切時,與胡蘭成再也沒有一絲聯繫。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感情,最初是心懷感激,胡蘭成懂得欣賞張愛玲的才華,讓張愛玲有種知遇之恩。還有一點,在金錢上胡蘭成對一向吝嗇的張愛玲非常大方,曾經送給張一提箱的錢。讓張愛玲有種價值存在感。相比自己父母對自己在金錢上的吝嗇,張愛玲不能不感動。這也是後來胡蘭成逃難時,張愛玲把劇本稿費全部給他後,寫了分手信的原因。

愛情中,金錢不是絕對重要的,但絕對能衡量一個人對一個人的好。《色·戒》中女主角本來要刺殺他,在男人身體上,金錢上對他付出時,她產生了一善念的想法,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這也是張愛玲自己對情愛最好的解釋吧。

(張愛玲)

結語:當好多人為張愛玲愛胡蘭成不值時,用張愛玲自己的話說,愛就不問值不值得。不愛過,怎麼知道值不值得呢?與胡蘭成戀愛,畢竟是張愛玲第一次全心全身的投入,胡蘭成給她從沒有過的震動和感動,怎麼可能說忘記就會忘記呢。在《小團圓》的結尾,張愛玲還寫九莉做夢夢見邵之雍,骨子裡放不下這個人。說到底,張愛玲愛的是喜歡上一個人的自己。


一串七珠讀雜書


張爰玲寫盡男歡女愛,為什麼自己卻是傻白蠢的女子?

飛花《作娟悟語》謝邀。張爰玲並非是傻白蠢的女子。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首的人怎麼會蠢哪?你看到哪個蠢人能寫出那樣故事情節曲折,扣人心絃的愛情小說。

張爰玲是即高傲孤僻,又自卑多情,即聰惠又敏感的女子。為什麼給大家傻白蠢的印象呢?都是和胡蘭成戀愛背的鍋,童年缺愛惹的禍!她不應該背這個鍋。

一、缺乏爰的童年。

張愛玲出身高貴勿庸置疑,前文(我也爰八卦一一我眼中的張爰玲)已經介紹過,在此不再重複。由於她父母的婚姻失敗,從小到大缺乏家庭的溫暖。尤其是母親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由於母親黃逸梵追求個性的獨立和解放,是一個思想前衛的女性,選擇把很小的爰玲仍到家中和小姑子到法國留學。使張愛玲小小的年紀吃盡苦頭,嚐盡辛酸,深感人間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而失去童真早熟!父親冷酷,冷若冰霜,後母刁蠻挑撥離間,四歲生母遠走高飛,那是一個有淚無處流的童年。

二、低到塵埃的戀愛。

胡蘭成在汪偽政府任宣傳部付部長,一天看到張爰玲寫的文章《封鎖》文筆渾灑天成,雋永清麗,大加讚賞,就有拜訪之意。兩次接觸之後,互有好感。張愛玲有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之相見恨晚之感。兩人相談甚歡,靈魂和思想擦出了爰情的火花,燒得倆人如醉如痴。於是那低到塵埃裡的名句就出爐了,那是女作家有感而發的心靈寄語。也是發自內心的愛情宣言。然而低到塵埃裡的愛情,有點卑微的愛情是抓不到花心大羅卜,情埸老手,見異思遷的胡蘭成的心的。她初涉情場,雖靠愛情起家的,但小說是不能當做愛情的飯來吃的,現實是現實,小說是小說,會寫愛情小說,不見得會談戀愛,不見得能抓住男人的心。況且男人是視覺動物,當見到年青漂亮的十七歲的小周,就把不那麼漂亮的張愛玲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三,終究明白,及時止損。

當張愛玲知道胡蘭成背叛自己,由於愛的深刻,所以懂得,所以慈悲。也沒提出分手,出軌小周之後又與範秀美相好,吃著鍋裡的,佔著盆裡的,望著大鍋裡的,這就是民國第一渣男的貪婪嘴臉。張愛玲如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就這樣經不起歲月的打磨,被平凡的日子斷送。後來在胡蘭成逃亡的日子裡又與朋友的老婆有染。張愛玲千里迢迢趕到溫州,也沒有一句肯定的答覆,在大雨滂沱中,帶著一顆受傷的心自行離開。當範秀美拿著胡蘭成的親筆信向張爰玲討要流產的費用時,張愛玲忍無可忍,隨寫了一封絕交信,從此再也不見胡蘭成。可見胡蘭成無恥到了極點。但張愛玲終於醒悟,及時止損。只是對胡蘭成一往情深,用自己《太太萬歲》的稿費養活胡蘭成,怕自己深愛的人生活拮据而受苦,三千弱水只取胡蘭成一瓢飲,真是一個痴情的女子,卻碰上薄情的負心漢,悲哀呀!

四,看透生活本真,平淡才是福。

和胡蘭成分手十年後,雖然受胡蘭成漢奸惡名的影響,揹著漢奸的老婆的名聲。但又遇到了懂她的青年才俊桑弧,他是南華日報的主筆,和張愛玲年令相仿,兩人很般配,也許張爰玲從愛護桑孤的角度出發,兩人終失之交臂。在兩人還沒分手的情況下,桑弧與他人結婚,張爰玲一句話也沒說就悄悄的離開了。命裡註定張愛玲的愛情一波三折!後在美國與文人賴雅成婚,倆人在文學上有共同語言,又互相懂得,算是過了一段相依為命的平淡生活,也許這段時間才是她生命中

歲月靜好,現實安穩的日子。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張愛玲並不是傻白蠢,她只是缺愛。一個從小缺愛的孩子,你不知道她的內心對愛有多強烈的嚮往。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張愛玲就是那個不幸的人。

出生於名門望族,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這樣顯赫的家世卻沒能給她一個溫暖的童年。

因為她遇上了一對極其自私冷漠的父母,父親張廷重是個標準的封建遺少,紈絝子弟的惡習,抽大煙、賭博、逛窯子,一樣不落。

而母親黃逸梵則是一位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的新時代女性,因為無法忍受張延重的生活方式,兩人經常吵架。在張愛玲4歲時,為了追求自由和夢想,黃逸梵丟下了一雙兒女,陪同小姑子遠赴歐洲遊歷。

沒有父親的關愛,缺乏母親的呵護,成長於這樣一個家庭關係冷漠的環境裡,註定了張愛玲孤寂、清冷的性格。

一個缺愛的孩子,她內心對愛的渴望是極其強烈的。所以,當她長大成人後遇到一點點甜都會視若珍寶。

明知胡蘭成有家室,明知這樣的愛情是個錯誤,她還是如飛蛾撲火般,用盡極大的氣力去愛。即便孤傲如她,也會“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

這樣的張愛玲是讓人心疼的,生活總是對她過於殘酷,兩段愛情兩段婚姻,漣豔紅塵,終究沒有給予她想要的現世安穩。


魔眼睛


正因為張愛玲經歷過渣男胡蘭成的背叛,才明白愛的真諦,才能寫出美好的男歡女愛,那是張愛玲心中的嚮往,她把自己當成了女主,可惜遇人不淑。時也命也。



憑欄迎風瘦


張愛玲這位民國時代的臨水照花人,她有著華麗極致的人生同時也是極度孤寂的人生。她文字的基調是蒼涼的,哪怕是華麗的描繪也透著隱隱的蒼涼。她的文字總能觸及你內心最為柔軟的部分,讓你透過文字看到繁華喧鬧背後的世事滄桑。


她真正愛過同樣也是結過婚的男人只有兩個。第一個是胡蘭成,第二個便是美國的一位作家賴雅。

張愛玲在自己二十四歲那年,與大自己十四歲的胡蘭成結婚。胡蘭成是當時汪精衛政府的“漢奸”,儘管門不當戶不對,但從小缺少父愛的張愛玲,還是毅然決然的愛上了胡蘭成。胡蘭成許諾張愛玲: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然而在日本戰敗之後,由於身份的特殊性,胡蘭成不得不過著東躲西藏與張愛玲分居的生活。在分居的過程中,胡蘭成在醫院與一位名叫周訓德的護士發生了關係,並揹著張愛玲結了婚。不久之後,胡蘭成又與一個名叫範秀美的寡婦做了夫妻,他已經全然忘記了曾經的諾言。張愛玲在這段愛情中,卑微地付出所有,依然傷到了骨子裡。她遠走美國,獨自療傷。


直到三十六歲的時候,張愛玲的第二段愛情故事才開始。與美國人賴雅結婚後,他經常中風昏迷,窮困潦倒的生活,為了給丈夫治病,張愛玲每天幾乎都在忙碌工作中度過。可以說,張愛玲的這段愛情故事是以給丈夫治病,掙錢為主題的,同樣更多的還是充滿了勞累和辛酸。賴雅去世後,張愛玲孤苦一人,晚景淒涼,最後悄悄離世。

張愛玲的一生是孤苦的,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嚮往自由,親情淡漠,就如她筆下的女主角,內心極度渴望愛情,卻又愛而不得。

越是如張愛玲這樣內心敏感的女子,越是渴望在這涼薄的人世間獲得一抹暖意,她不是傻白蠢,她只是一個渴望愛的女人罷了。


如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