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威力巨大,但為何史進卻棄之不用?

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這是一件什麼兵器?為何水滸開場時,九紋龍史進要用它來對敵?

在水滸原著第2回中,少華山跳澗虎陳達,來史家莊戰九紋龍史進。史進“手裡拿一把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來應戰。這是整部水滸中首次出現這種奇門兵器。

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名字怪長,看上去挺唬人。那麼,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兵器?有何威力?史進為何要用它對敵呢?

水滸中,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威力巨大,但為何史進卻棄之不用?

說起三尖兩刃刀,可能大家並不陌生。在《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大名鼎鼎的二郎神楊戩,用的就是這種另類的刀具。這種刀有三個尖頭,呈三叉狀,刀身較厚,能挑能劈能刺,攻擊範圍較大,兼具刀和劍的優點。說完了“三尖兩刃”,那“四竅八環”又是什麼東西呢?

所謂“四竅八環”,是在三尖兩刃的刀身上,鑽四個孔,每個孔裝上兩個環。

這樣精巧設計的奇門兵器,與人對陣時揮舞起來雄渾威武、鏗鏘作響,可謂威風八面。

除史進外,水滸中也不乏使用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的高手。如節度使梅展、遼國副統帥賀重寶、河北田虎麾下樞密使鈕文忠、淮西王慶麾下滕戣等。

然而,這樣一件兵器,史進用起來真的順手嗎?

水滸中,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威力巨大,但為何史進卻棄之不用?

在水滸原著第2回中,史進輸給王進後,“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史進學的是哪十八般武藝?水滸裡說得清清楚楚:“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這十八般武藝中沒有“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

也就是說,王進並沒有教史進這種刀的用法。史進的三尖兩刃刀法很可能是其他師父所授。

史進這種二十上下的年輕後生,習武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更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虛榮,九條龍的花繡紋身就是最好的明證。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使起來威力巨大、噹噹作響,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也許,這才是史進要用這種奇門刀具的真實原因。

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這麼受史進的追捧,難道它就真的沒有弱點嗎?

水滸中,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威力巨大,但為何史進卻棄之不用?

眾所周知,每件兵器都有弱點。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也不例外。

它三尖兩刃的特殊構造,使其在刺殺的攻擊力分散,缺少長槍一擊致命的凌厲;刀身過於精巧,不適合揮砍,缺少大刀勢大力沉的勁道。

更致命的弱點是,它製造工藝繁瑣,製作成本較高,無法批量生產,遠不如長槍大刀簡潔、實用、廉價,不適合大規模裝備。

正因為如此,史進在與陳達一戰後,發現這把兵器正如師父王進所說,“上不得陣,贏不得真好漢”,所以,他在之後的江湖生涯中,基本上放棄使用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這種花架子兵器。他在迎戰童貫麾下吳秉彝,遼國楚明玉、曹明濟、瓊妖納延,方臘麾下沈剛時,用的都是最實用最簡潔的朴刀,而且都是力斬對手。

也許,兵器的小小改變,對史進而言,算得上是一種大大的成長和成熟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