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同在一座城市打拼,你是漂流過客、還是主人翁?關鍵看兩樣證件:

一是戶口本,二是房產證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如果沒有自己的房子,租房也能過活。如果沒有該城市的戶口,想要長期紮根幾乎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就業、醫療、社保,尤其是子女教育,都與戶口緊密相連。

上一輩人更瞭解戶口的重要。在那個年代,糧油供應、招工就業、異地調動,沒有戶口指標萬萬不行。想從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想從小城鎮遷入大城市,比登天還難。

一個戶口本,凝結了太多家庭的悲歡離合。

時代劇情正在變,城市戶口“鬆口”了

2018年以來,武漢、鄭州、南京、合肥、成都、西安等城市,競相發佈吸引人才落戶的優惠政策。

一年之內,西安等城市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年輕新市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坐不住了,積極出臺政策,吸引高端人才。

“搶人大戰”風起雲湧,地方性政策力度空前:精英人才自不必說,就連本科生、專科生,甚至在校大學生都成了香餑餑。只要你來投奔,不僅能享受“快捷落戶”與“購房優惠”,還給路費和住宿補貼。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有關戶籍制度的內容備受矚目。

文件要點是: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

關鍵詞很醒目:“放開、放寬、增加落戶規模”。有人據此作出樂觀預期:限制自由遷徙的戶籍制度將要成為歷史了。

如果真是這樣,它的意義絕不亞於 “全面取消農業稅”和“全面放開二胎”。因為這是真正的“數千年未有之大事”。

戶籍制度由來已久,幾乎貫穿了整部中國史。

歷史資料顯示: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的人口登記制度,甲骨文記載為“登人”。從商代到西周,再到春秋戰國,人口登記終於演化為嚴密的戶籍管理。

說到戶籍,必須提到一個人,就是主持秦國變法的商鞅。他雖不是戶籍的發明者,卻是構建戶籍管理制度的祖師爺。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大家知道,商鞅變法有三項重點內容。

第一是強化農業。官府獎勵墾荒與耕織,強制推行小家庭制度(子女成年後必須分家),對商人課以重稅。以此擴大稅源和兵源。

第二是社會嚴管。商鞅推行“連坐“之法,讓百姓相互監督與檢舉。譬如有一個人犯法,隱匿不報的鄰居要以同罪論處,舉報者則會獲得獎勵。

第三是獎勵軍功。即“以殺敵數量論軍功,按軍功獎勵土地與爵位”。目的是:讓打仗殺敵成為秦人博取富貴的途徑,且是最主要的途徑。

要實現上述三個重點目標,戶籍管理是基礎。於是,秦國在商鞅主持下,建立了一套相當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秦法規定:老百姓要按居住地登記戶口,五家編為“一伍”,十家編為“一什”。官府按戶口徵收田賦和人頭稅、徵調兵役和徭役。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進一步強化了戶籍管理。記載戶口的秦簡上,不僅有一個家庭的詳細住址(某郡某縣某鄉某亭某裡)、人口情況,還標明瞭成年男子的年齡。

秦朝覆滅,漢承秦制

出土的“居延漢簡”¹顯示:漢朝的戶口冊,不僅有姓名、籍貫、年齡等內容,還標註了身高與膚色。譬如“身長七尺三寸,面青黑”。記載可謂詳盡,就差照片和身份證號了。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而且,漢朝的戶籍管控十分嚴格。想把戶口從鄉下遷到城市、從地方遷到京城,別說一般百姓,就連官員也很難辦到。

漢元帝時期有一位名叫陳湯的官員,本是山陽瑕丘人(今山東兗州北);他年輕時投奔長安,做了“京漂”。後來幾經打拼,當上了西域都護府副校尉。

時值匈奴的郅支單于與漢朝對抗,陳湯矯詔出兵,大破北匈奴,斬殺了郅支單于報捷長安,並留下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豪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就是這麼一位建功封侯的名將,到死也沒有獲得長安戶口。陳湯臨終前上表朝廷,希望把家小的戶籍留在長安,朝廷不準。陳湯一死,他的妻兒便不得不離開京城、遷往從未居住過的原籍。可見漢代戶籍管控之嚴。

古代的戶籍管理也有荒廢、瓦解的時候,那便是戰亂年代或分裂時代。一旦天下統一,社會迴歸穩定,王朝便會重建戶籍制度,並視為重要國策。

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負責京城保安工作的靖安司,可以隨意調閱戶籍資料,甚至可以追蹤到個人的住址搬遷。

這雖有文學誇張,但有其歷史的真實性。因為唐帝國建立了嚴密的戶籍制度。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其後的宋、元、明、清各朝,戶籍制度雖有演變,但一直是朝廷管理社會的基本手段。除了有登記人口的“黃冊“,還有登記土地、房屋的“魚鱗冊”。

當然,古代的戶籍管理,主要是為朝廷徵稅、徵糧、徵兵服務。百姓為了自我保護,地方官為了完成任務,謊報、瞞報的情況也十分多見。

譬如:某人考中了進士,他的親友們會想方設法將人口、土地掛靠在他家名下。為啥呢?就是為了享受賦稅減免政策。地方官在上報本地戶籍人口時,也常會留出餘地,就怕完不成朝廷下達的稅賦徭役。

古代戶籍更體現著身份、等級、權利、義務的差別。

大家知道,古代社會“編戶齊民”,是把社會民眾進行了階層與職業劃分,即通常所講的“士農工商”。

在很多朝代,如果某家被編入“匠籍“,那他只有世代做工匠,不得改行。如果某家被編為“商戶“,他的社會地位便居於末流,參加科舉亦受限制。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相反,如果一個人生在官宦之家、或博取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他便可以獲得賦稅減免的特權,住宅、車馬、服飾也可以享受相應級別待遇。

在滿清時代,漢人與旗人的區別更大。有時並非族別差異,而是“籍”別之差。清朝除了“滿八旗”,還有“蒙八旗”與“漢八旗”。你有了“旗籍”,就可以享受一份“鐵桿莊稼(旗人不事農工,只許當兵當差,按月領取糧餉)。

活在清朝,最大的恩賜莫過於“抬籍”。譬如康熙朝的佟國綱,便是受到皇帝恩寵,由漢軍旗“抬籍”入滿洲鑲黃旗;佟佳氏由此飛黃騰達。

雍正在位時,對河南巡撫田文鏡頗為賞識,便將他從漢籍抬入滿洲正黃旗。從此以後,田文鏡在上朝奏對之時,就可以自稱“奴才”了。這算是天大的恩賜!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戶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動,但古代就有“漂一族”

唐代詩人陳子昂與李白,俱是才高八頭,可惜都是四川“戶口”。為了謀取功名,他們不得不穿越“難於上青天”的蜀道,漂到首都長安。幸而他們都是富家子弟,否則只會老死山林無人知。

白居易年輕時,也跑到長安求發展。文壇老前輩顧況一看他名字便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其實,帝都長安何止米貴,房價更貴!但是想來的人還是擠破頭。這與今天的情形何其相似。

說到底,正因為存在顯著的城鄉差別與地區差別,才會出現那麼多“漂一族”。但以農為本的王朝絕不希望看到這種情形。

你們不老老老實實守著土地,誰來種田納糧?你們想四處遊走做生意,誰來當兵服役?你們都想擠到京城,帝都如何能承受?

這時候,戶籍管理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所以,絕大多數王朝不容許百姓自由遷徙,連和尚、道士都要登記在冊。譬如在宋朝,一個人若要出門遠行,須取得當地官吏開具的“路引”(相當於“通信證”或“介紹信”)。若投奔到城裡的親友家,也須到官府登記(相當於申報“臨時戶口”)。

你若沒有戶口或“路引”,就會被官府當作流民或逃奴抓捕,待遇很慘。因為官府對流民一貫警惕。流民四起、百姓脫籍,意味著一個王朝出現了大危機。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人口流動與地區差距有關,統治者也會意識到這一點,偶爾會出臺調節措施。

以科舉考試為例,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相差甚大。同為讀書人,生在貴州與蘇州大不一樣。兩地產生的舉人、進士數量十分懸殊。

雍正皇帝就對此產生過警覺:大量的京官都操一口江浙方言,這不太正常!其實他未必知道,官府衙門的師爺們,十有七八都操一口紹興話,因為“紹興師爺遍天下”。這放映出地區發展的嚴重不平衡。

如何調節平衡呢?古代王朝在科舉錄取時,會在名額上適當照顧落後地區。就像現在,西藏、海南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一定比浙江、湖北低很多。

有傾斜政策,就有人鑽空子,最典型的就是“高考移民”。其實這種情況在古代就有。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人口要流動,戶籍是“閘門”,根源在於“水位差”。

從秦漢直到民國,農民一直是中國社會的大多數,農業稅賦也一直是政府的主要稅源。安土重遷、把人口束縛在土地上,最有利於王朝統治的穩定。

戶籍制度像一道“閘門”,限制人口流動;又像一個“篩子”,把不同地位、不同職業的人們篩分為三六九等,讓他們安於“身份社會”。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歷代王朝大多采取“重農抑商”的國策;為什麼戶籍制度會在中國長興不衰。

直到1949年以後,中國才開啟了追趕式的工業化進程。

缺少積累、又要優先發展工業。怎麼辦?只好讓廣大農村與農民做出犧牲。於是乎,工農業“剪刀差”、城鄉差別、戶口壁壘,便成為特定時代的必然產物。

上年紀的人都熟悉三樣東西:戶口本、糧票、介紹信

。無論從鄉下進城,還是跨地區出差,這三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寸步難行。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改革開放以後,商品經濟大發展,糧票、布票逐漸淡出了歷史。介紹信也越來越少用了,因為市場主體多元化了,自帶名片就行,不必凡事都申請批准。

只有城市戶口,很長時期都像一堵高牆:牆外的人想進去,牆裡的人不想出來。為什麼?就是因為戶口背後的福利差別。

子女讀書、醫療社保、以及大城市的購房資質,都與城市戶口緊密相連。而且,不同城市的就業機會、創業條件、公共服務、人居環境也存在著顯著差別。

因此我們看到:一線發達城市,人口流入壓力大;三四五線不發達城市,人口流出現象嚴重。

市場經濟在深化,人流、物流、信息流日趨加大。財稅來源、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變化;城鄉之間的“水位差”、城市之間的“水位差”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戶口這道”閘門”,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從“閘門”變成“濾網”,戶口隨時代而進步。

對比而言,改革之前的城市戶口,像一道嚴密的“閘門”;而今天的城市戶口,更像一道“濾網”。雖然門檻還在,但個人的選擇機會明顯增加了。

在最近兩年發生的城市“搶人大戰”中,高端人才很搶手,有學歷、有技術的年輕人也成了香餑餑。更多人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

但我們也面對這樣的現實:一些基礎差、負債高、產業弱的欠發達城市,即使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也乏人問津。一二線大城市雖好,但其高昂的房價與生活成本,也會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另一個隱憂是:許多年輕人到二線城市落戶,並非是衝著就業、創業而來,而是看中其相對較低、且給予優惠的“房票“。他們未必會成為常住人口。而另一些常年在城市打拼的人,卻因學歷、年齡、收入等原因,很難在城市落戶。

有人認為,正因為資源不平衡、發展不平衡,設置戶口門檻很有必要。殊不知,正是戶口門檻固化了這種不平衡。就像一所學校設置了重點班,其實並沒有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反而使學生出現分化。

戶口“鬆口”了,從“閘門”變成了“濾網”,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但我們應該清醒:地區發展不平衡、公共資源供給不足是客觀現實;全面放開戶籍,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一篇文章讀懂“戶口”的前世今生,它會退出歷史舞臺嗎?

把戶口本換個名稱很容易,但要實現公共服務的充足化、均衡化尚需時日,絕非一紙文件就能辦到的。

中國的戶籍制度已延續了兩千多年。伴隨著農業文明向工商業文明轉型、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我們終於看到了戶口鬆動、走向消解的趨勢。

當“戶口”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時,我們該用什麼方式來慶賀呢?也許,應該建一座“中國戶口博物館“。

我們期待這一天到來。


注1:“居延漢簡”,是指在內蒙古額濟納旗的居延地區、及甘肅省嘉峪關以東地區發掘出土的大批漢代簡牘。對研究漢朝的文書檔案制度、政治制度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