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迷茫,請跳出瞎忙的“怪圈”

一夜成名的故事聽多了,只能讓自己活在幻想中,自欺欺人,最終成為“瞎忙”一族。

“最近幹什麼呢?”

“咳,瞎忙唄!”

“瞎忙”,是人之間常見的口頭禪。而它也確實反映了一類人的生活狀態,他們一直在忙碌,但忙得沒有方向,忙得不夠堅持,忙得不分主次……其結果,是一直沒閒著,卻也沒忙出什麼成果。

別用虛假的勤奮掩蓋你懶惰的事實!

1、拼命乾的不一定是好員工

公司曾經招過一個產品經理。他在眾多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待過,來到我們這裡後開始接手一個產品。

他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啊,別人下班他加班,別人週末放假他還會自己去公司,有時候忙到連頭髮都沒有時間洗。

3個月後,被勸退了。

主要的原因是他做不出來產品,我們一直強調先想清楚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再開始工作。

不,他一來就埋頭幹活,做原型,出設計,找開發。恨不得一週就要把事情做完,自我感覺良好,成就感滿滿的。

但每每做到一半就發現不對勁,做不下去了,推翻重來。

那好歹總結一下經驗啊,不,他又埋頭幹活,做原型,出設計,找開發。後來我發現不對勁啊。

原來團隊裡有個瞎忙的人比有個懶惰的人還可怕!

2、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小喬是我們公司公認的拼命三娘。每天分秒必爭,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的,晚上總是熬夜加班,有時候甚至到十一二點才離開,就連週六週日休日時間,她也總是主動來到公司忙工作。

然而這樣敬業辛苦的小喬在公司待了整整3年,卻始終沒有得到老闆賞識,依舊是個小職員。小喬覺得老闆對她有意見,故意無視她的辛苦付出,帶著委屈和不滿辭職了,逢人便說這個公司和老闆“欺負人”“壓榨勞動力”“無視她的努力”.....

後來老闆跟我們說:雖然小喬很努力,但是她的努力並沒有提高她的能力。明明可以2個小時做完的工作,卻要拖成6個小時;明明可以藉助科技進行數據分析,她卻不願意學習利用;客戶對策劃不滿意,她永遠都是著急地重新再寫一份,而不是花點時間和客戶好好溝通。

瞎忙的人會打亂團隊中其他人的工作節奏,他的存在還會讓同事們有種莫名的壓力,認為加班到越晚,就證明我們越努力。

就像小米創始人雷布斯說的:“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加班幹活只是戰術,搞清楚為了什麼加班才是戰略。

連為什麼加班都不知道,覺得努力了就應該有回報,你努力的樣子很可恥啊。

3、每天累得要死,你真的在努力嗎?

“我每天早上到公司打開電腦,例行登錄QQ、刷微博、看淘寶,常常是一邊整理工作用的資料,一邊買衣服、看新聞、聊天,要說手底下一直也沒閒著,但經常一晃半天就過去了,一看工作做了還不到一半”。朋友昨天跟我抱怨自己浪費太多時間,老是瞎忙個不停。

相信你也是這樣,上班前,每天早晨打開電腦,騰訊自動彈出新聞網頁,忍不住瀏覽下,挑有興趣的打開看看;網頁上卻又自動彈出一款棉麻披肩,正好是自己喜歡的風格,打開鏈接,一發不可收拾,就這樣,又上了淘寶。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溜走了。

等開始幹正事兒的時候,一看錶,已經十點多了。寫材料需要百度查點資料,又在那份資料中看到某本書自己沒看過,又去噹噹查那本書。那本書很好,忍不住告訴群裡的朋友,於是又在群裡和大家閒扯半天……

有沒有發現,我們的時間就是這樣浪費掉的。

最終發現,“瞎忙族”比較崇尚“碎片化節奏”,他們抵制誘惑的能力較差,容易被新來的東西吸引,於是經常同時做很多事,成了事務的奴隸。最終,“瞎忙族”雖忙碌疲勞,但做事拖沓、低效,難以出彩。

別再迷茫,請跳出瞎忙的“怪圈”

4、允許一部分人先高效起來

如何在才能在工作中,保持高效的產出,告別瞎忙?

選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讓軟件機器人幫你去做,這是目前短時間內就能達到自我提升、變身高效一族的最佳捷徑之一。

別再迷茫,請跳出瞎忙的“怪圈”

●RPA非常重視你的時間。

它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在實體電腦和虛擬環境中模擬人類手動操作,處理大量重複並基於規則的工作,實現工作流程中的自動化。有效提高辦公效率,節省企業和員工的時間。

●RPA是一種顛覆以往的工作方式。

1.更少的失誤:RPA機器人操作精準,可以有效降低人為錯誤。

2.更多的正確:RPA機器人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準確服務,增加現有工作中的高價值活動。

3.更快、更省:RPA機器人可以7×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運行,降低成本並釋放員工的能力,更有效率地完成現有的工作活動。

4.五星級評價:RPA機器人將員工從重複、機械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現有工作的品質。

5.更多讓人驚呼的工作:RPA替代人類從事低端的工作,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人們去提升個人技能,創造新的更高價值活動。

所以,眼界要放寬,選擇正確的工具,瞎忙族立馬變身高效族,畢竟,機器人的手速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