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之前有篇文章刷屏,題目叫《別做被大公司毀掉的年輕人》。

看完感覺作者的屁股有點歪。

因為那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個新媒體小公司的老闆。所以他總不能說小公司的不好,這樣他的員工看了,不是就要跑完了嗎......

儘管那文章,寫到結論的時候,又強行圓了回來,屁股一扭,說能去大公司還是要去,但這仍然掩飾不住,作者通篇存在的對大公司的偏見。

如果有一些社會經驗不足的人,尤其是應屆生,看了文章,搞不好就會對大公司產生偏見,進而錯失進大廠的機會。

這是什麼,這是誤導年輕人啊。

所以這篇文章,我就從反面來寫一篇,以正視聽。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職場最大謊言

認識一個HR,女生,畢業後在小公司待了4年,在公司努力做出了很好的成績,今年想跳槽,本以為以自己的4年經驗,在求職市場很搶手,誰知道根本入不了大公司HR的法眼。

她很後悔,跟我說,她當時剛畢業的時候,本來收到一個800人左右的互聯網公司的「人事專員」Offer的,但不小心信了小公司老闆的鬼話,說什麼「大公司只能當螺絲釘,小公司學的全面鍛鍊人」,還有什麼「給你原始股,公司上市你就財務自由了」云云。

“感覺自己現在連應屆生都不如了。”她無奈的說。

我跟她講了兩點:

1)作為職場人來說,比起所謂的“原始股,期權”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你應該關注點更靠譜的東西,比如“下份工作能漲多少薪水”。

因為絕大多數的創業公司,都融不到B輪,更別說上市了,所以這種東西,基本上是小公司老闆用來忽悠人的,這餅畫的,想想有點黑心。

為什麼說從大公司出來,薪水要比從小公司出來,漲得更多呢?

簡單來說,主要有3點:

第一是「光環效應」。

大公司的工作經歷,就跟名校學歷一樣,從大公司出來的人,是個HR都會高看兩眼,很多巨頭都喜歡從競爭對手那挖人。

第二是「履歷可靠度」。

首先,能進大公司,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背書」。其次,比起求職者的項目經歷、專業能力這些,較容易作假偽裝的「私有信息」來說,大公司的工作經歷屬於「公有信息」,更不容易作假。

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有「風險意識」的HR,一般更傾向於招收,有大公司工作經歷的人,因為求職者的信息更「可靠」。

第三是「能力提升度」。

大公司一般有完善的「培訓機制」,並且會有人帶你,給你一套科學的「做事模板和方法」,因此你的能力提升會很快,小公司則很難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公司,喜歡招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生,而小公司傾向於招熟練工的原因。

2)職場最大謊言,就是“大公司只能當螺絲釘,小公司工作全面鍛鍊人。”

你去了那個小公司,工作內容是挺全面的,可是都幹了些什麼活呢?都是一些雜事,什麼都會一點,什麼都不精。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大公司分工細,可是能讓你在這個細分領域,把專業能力提升到力所能及的極致。

所謂百招全不如一招鮮,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要太怕當螺絲釘。因為以很多人的能力,連當螺絲釘的資格都沒有。

認識一個畢業生,數據分析崗,去了小公司後發現:

第一沒有人帶,全部都得自己來。

第二,沒有BI系統,從報表,專題分析到埋點、ETL一個人全包了,每天2000行sql,加班到吐血,老闆整天還忽悠他:“你看,你有機會獨立建立大數據系統,是不是能力得到了很強的鍛鍊呢?”

後來他受不了了,想跳槽,結果被HR各種嫌棄不專業。

在這個社會上,不斷磨鍊自己的專業技能,成為一個專業的人,是絕大多數職場人的最優選擇。

那什麼叫專業呢?就是刻苦鑽研一個細分領域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極致,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去學一點。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圖為日本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壽司第一人”

事實上,不管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95%以上的職場人,都是一顆可以替換的螺絲釘,螺絲釘要有螺絲釘的覺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沒有你公司照轉。

但是,即使是螺絲釘,我們也要成為一顆優秀的,大廠出來的名牌螺絲釘。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大公司:風險會更小

1)大公司比小公司穩定

開頭的那篇文章還說,大公司也不是絕對穩定的,也有可能倒閉。

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大公司你都嫌不穩定了,更何況小公司?

很多小公司,完全是朝不保夕,不僅產生不了正現金流,還經常連按時發工資的錢,都拿不出來。

上次就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20人的小公司,倒閉前老闆被人催債,工資也發不出來了,完了老闆掏出一個pos機,拿出20多張信用卡開始套現。

2)大公司不太容易亂搞

這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大公司的社保公積金,一般會給你交齊,有些小公司則喜歡扣減甚至不交。

第二,前段時間,大公司暴力裁員的新聞,刷爆了朋友圈,很多人就以為,大公司更容易暴力裁員了。事實上並非如此,所謂“狗咬人不算新聞,人咬狗才算新聞”,其實小公司暴力裁員的事件更多,只是因為發生得太多,所以根本算不上新聞。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大公司:遇到奇葩同事/老闆的概率會降低

大公司就是個篩選器,由於要求高,能進去的人都很優秀,基本上很少有太奇葩的。
近朱者赤,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越來越優秀。

因為你可以觀察身邊牛逼的人的做事方式,還可以向他們討教經驗。

小公司就不同了,很多完全是小作坊模式,老闆任人唯親,可能你的領導是老闆的小姨子、小舅子什麼的......相信我,這完全是一場災難。
另外,在大公司,你的領導也是打工的,原則上你們是統一陣地,因此他也能設身處地的,體會到你的難處。
而許多小公司的老闆,總是喜歡諷刺打工者,或者給員工洗腦。

例如,他們會在朋友圈發一些,類似於下面這樣的毒雞湯,配上幾個明晃晃的感嘆號:
“因為你害怕改變,甘願平庸,所以只能一輩子為人打工!”
“要求底薪是無能的標誌,有能力的人就要提成!”
“想雙休的,吃不了苦,想朝九晚五,老覺得自己產品太貴的員工,不適合做銷售!”
還有些小公司老闆,喜歡把打工者當牛當馬使喚。
認識一個在小公司做助理的朋友,有天他突然離職了,問其原因,他告訴我,前兩天,有朋友拜訪老闆,老闆吩咐他去洗水果,結果他把水果洗淨切好端進去後,被老闆一頓教訓:


“一看你就沒什麼文化和教養,你不知道蘋果要去核?”
蘋果去不去核,和文化教養有什麼關係呢?
他忍受不了這樣的XX老闆,第二天就提出了離職。

在小公司,你的領導萬一XX,那可能就真的沒辦法了。但是在大公司,由於領導還得被他的領導管著,所以這樣的領導是很難呆下去的。
並且,由於大公司晉升渠道明確,說不定哪天還會出現,你因為業績好,被提到和領導同級這種事。所以在大公司,你和領導在人格上會平等得多。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在小公司待了4年,我廢了

總結

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好?
這個問題的問法,非常靠譜,又非常扯淡。
靠譜之處在於,如果按照統計學概率來說,那當然是去大公司好得多,畢竟平臺大,機會多,人脈牛,福利好。


而扯淡之處在於,這個問題,如果具體到某個人和職位的話,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我這篇文章,也不是把小公司一棍子打死,而是覺得,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在小公司,老闆的上限決定了你的上限。

如果你慧眼識珠,能選對牛X的老闆,吃掉小公司高速發展的紅利,那你的前途也會很好,很多大公司也是從創業小公司發展起來的。
但是,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不討論特例,只討論一般情況,我給出的結論是:
對於社招來說,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大公司好。
對於應屆生來說,沒有特殊情況,一定是大公司好。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除了應屆生外,對於其他社招員工,不管你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件什麼事”,和“你每天學到了什麼”,以及“你賺了多少錢”。


如果你的工作非常鍛鍊你的能力,並且很賺錢,那即便你現在在小公司,你將來也有機會進到大公司。
如果你的工作,是那種不用動腦子,沒有創造力,能力增長的天花板非常低的工作,那不管你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遲早都會被淘汰掉。
保持危機感很重要。

共勉。

— END —

*作者丨Jer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